戰爭中兩種人不能殺,日本卻照殺不誤引眾怒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流傳下來的戰場規定。

使者,揹負上級期望,傳達雙方協商談判事宜,“彭城相會”的典故更是被人們視為戰場佳話。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卻發生了使者被日本殺害的情況。

戰爭中兩種人不能殺,日本卻照殺不誤引眾怒

原來,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初,就派出使者到達日本,一方面是要讓日本作為大明的附屬國,二是要求日本國王把倭寇清理乾淨。但因朱元璋遞交的國書威脅性太濃,日本人竟殺了5個使者。這氣得朱元璋火冒三丈,但最終鑑於元朝遠征日本顆粒無收,朱元璋也只能服軟。可見,日本人雖然和我們學了幾百年文化,終究也沒把“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句話學會。

除了使者,戰場上不能殺的還有醫務人員。

戰爭中兩種人不能殺,日本卻照殺不誤引眾怒

在《日內瓦公約》中,規定了軍隊醫院和醫務人員的中立地位,也就是說醫務人員是不能殺的。

然而,這條連德國納粹都遵守的條約,到了日本這裡又不起作用了。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在攻陷新加坡時,就殺死了二十幾名澳大利亞的護士。

這徹底就把澳大利亞惹毛了,在戰場上,不接受日本軍人的投降,能殺就殺,就這樣,19萬日軍死在澳大利亞軍人手下,也算是為死去的女護士出了口惡氣。

戰爭中兩種人不能殺,日本卻照殺不誤引眾怒

而且,在日本投降後,澳大利亞頂著國際壓力,就是不接受日本的賠償款項,要求處死日本戰犯240多人。可見,澳大利亞對於日軍殺護士這事真的是恨到骨頭裡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