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衛頭條兒」戰鬥集體溫暖家

「津卫头条儿」战斗集体温暖家

「津卫头条儿」战斗集体温暖家

高冷、高智慧;

西裝革履,出入中央電腦控制室;

頂尖的分析能力、嚴密的邏輯推理、超強的執行力……

這群牛人就是好萊塢電影中的情報人員。

然而電影畢竟是電影,當記者走進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情報技術支隊二大隊,真實感受到這支市級青年文明號團隊的認真,細緻,愛崗敬業,甘於奉獻的工作狀態,才發現無需任何矯揉造作的刻意演繹,真情流露就已足夠……

「津卫头条儿」战斗集体温暖家

幕後英雄

“科技達人”是記者對他們的第一印象,辦公區域內大家各自對著屏幕忙碌,與電腦“溝通”。科技的發展促進了他們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但是對於現有的科技他們並不滿足。

在實踐的過程中他們與科研人員每日積極溝通,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更好的思路及時反饋給技術人員。用李克明李教導的一句話來說:“科技引領警務,警務助推科技。”如今,這群愛思考的警察小哥已經成了半個科研人員,這讓記者佩服不已。

你以為他們的工作只是坐在屋裡“搞科研”嗎?錯!其實除去部分在屋內“看監控”的時間,更多的時間他們都在與時間賽跑,分析案件、或是走在“路上”調取沿路監控視頻。

在他們好友的步數排行榜裡,這群人永遠都是步數排行榜的首位。下圖是記者出稿當日下午五點李錚警官的微信步數(53164步),記者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

「津卫头条儿」战斗集体温暖家

每日步數排行榜第一位永遠是這個支隊

不久前,他們剛破獲的一個案子,這名嫌疑人早晨五點開車到達西青區,在某一小區門口下車。下車時他已經換裝完畢,在該小區內偷盜一輛自行車。

然後他騎著自行車到紅橋區轉了一圈後,轉到河北區某小區內進行入室盜竊,盜竊後他還是騎著偷盜來的自行車兜圈子,從河北區到天津站再到和平區,然後把自行車放在某小區內,本來以為他這就到家了。

沒想到他從這裡打車先到河東,從河東又打車到紅橋,再從紅橋打車到達他最初放車的西青區,最後才開車離開天津回到石家莊。

“你們看這一天嫌疑人為了偷盜都輾轉這麼多地方,更別說我們了。我們不但要一路跟著他調取沿路的視頻錄像,而且要進行他的作案分析。”李錚解釋道。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大隊成員的步數永遠在步數排行榜的首位。

原來都是“套路”

想要帶好這個年輕的團隊,這個團隊的負責人汪德才大隊長、李克明教導可沒少費心。李教導說:“只有把工作當成興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

循序善誘將圖偵這個枯燥無味的工作,當作闖關類遊戲,每一個案子就好比一個新的關卡,每一位狡猾的嫌疑人都是每個關卡不同的“黑暗Boss”,等待著他們去破解。

「津卫头条儿」战斗集体温暖家「津卫头条儿」战斗集体温暖家

為了激起大家的興趣,情報技術支隊二大隊還做出一個創新的板塊“比一比,賽一賽”。在這個屏幕上,會把大家每日的工作內容和進度展示出來,這樣對大家也是一個激勵。

「津卫头条儿」战斗集体温暖家

在這種積極的工作氛圍中,每個人對於自己負責的案子,都有著各自的執著。在一次成功完成任務後,大夥兒如釋重負,此時隊員李世喜卻默默哭了。

原來在抓捕之前,李世喜已經收到了奶奶去世的消息,但是為了不影響工作,李世喜沒有告知任何人,默默承受著這一切。終於在抓獲嫌疑人後,李世喜再也控制不住眼角的淚水,沒有見到奶奶最後一面成了李世喜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we are family

在這個像家一樣的團隊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

李錚是這個大家庭的老大哥,工作上李錚總是衝在前線。隊員們告訴記者:“有老大哥在,弟兄們出去就會更加安心。”去年李錚警官在沿路調取錄像的時候,不慎從平房上摔了下來,周圍的碎石將李錚的後背上的肉都颳了下來,簡單的處理過後李錚就又投入到了工作崗位。

「津卫头条儿」战斗集体温暖家

劉懿華是隊裡的知心大姐,在隊裡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哪個同事遇到些困難,劉懿華總會及時的幫大家解決,大家有什麼心裡話也都願意跟這位知心姐姐聊聊。

「津卫头条儿」战斗集体温暖家

“常忠勝是我們這兒的工作狂,我們都說他就喜歡上班,恨不得‘天天長在這’。”汪德才汪隊笑著告訴記者。

晚上加班是常態,而且一到節假日小常就主動請纓:“領導,放假期間大夥回老家的比較多,您讓我多在單位上幾天班吧。”這樣的加班理由,讓領導哭笑不得。

「津卫头条儿」战斗集体温暖家

張馳宇是這個團隊的“團寵”,身為這個隊伍裡最小的弟弟,自然也受到了各位哥哥姐姐的照顧。天馬行空的“團寵”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用即興說唱帶給大家無限的歡樂。

這個溫暖的團隊,大家親如一家。李教導說:“無論隊員們執行任務到幾點,我都會等大家平安歸來,因為這兒就是家。”

招募“新聞線人”

條件

  1. 不可提供虛假內容。如果查證為虛假內容,將不予採納,並對其進行“拉黑”處理。

  2. 新聞線索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要描述清楚(涉及案件或者不方便實名的可以用化名代替)。含糊其詞的新聞線索將不予採納。

  3. 如果有照片、音頻、視頻提供,過於模糊將不予採納。

  4. 突發事件、有情懷、有故事、有淚點、有特點、有趣味的新聞線索將優先採納。

聯繫方式

獎勵

故事線索一經採納,均會獲得一本書。

如果您有自己獨特的思路以及新聞敏感度,

“津衛青年”將會邀請您參與選題策劃。

▼大家都在看

【津衛新青年】可鹽可甜的警察小哥

【津衛新火花】夜空中那抹最亮眼的警察藍

【津衛新青年】DNA實驗室的技術宅

【津衛新火花】有你們在才是真的平安!

【津衛新漫遊】案發20年後……

【津衛新漫遊】師徒系列之法醫篇(上)

【津衛新漫遊】師徒系列之法醫篇(下·解謎篇)

【津衛頭條兒】14位鐵血教官: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津衛頭條兒】請查收,您的一封表白信

【津衛新青年】能文能武的小樹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