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大西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人遺忘了的戰鬥最為激烈的戰區之一。德國U型潛艇是二戰中最可怕的武器之一,戰爭開始後,德國潛艇攻擊英國和加拿大的補給船隊,4500公里的海洋隔開了英國和加拿大,對德國U型潛艇來說這裡是絕佳的狩獵場地。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回憶錄中寫道:在戰爭中唯一真正令我恐懼的就是德國潛艇。沒有了至關重要的補給,英國必輸無疑,希特勒將贏得歐洲戰場的勝利。大西洋戰役不僅是一場策略戰,更是一場以發展技術為重的競賽。

一、二戰初期德國U型潛艇的攻擊

德國潛艇指揮官卡爾·鄧尼茨是一個完美的潛艇設計大師,他潛心研究潛艇三十幾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鄧尼茨就負責指揮U型潛艇,當時被英國擊沉並俘獲。一戰以後,德國被禁止建造潛艇,但德國仍秘密建造潛艇,很快卡爾·鄧尼茨就建起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潛艇力量,該艦隊主力是Ⅶ型潛艇,1936年首次投產,長66.5米,寬6米,可載有45名船員,雙柴油發動機使其在海面的速度達到了16節,這速度快到足夠跟上大多數貨船了,並且124組電池允許潛艇在海下停留時間長達24小時,該潛艇配備了88毫米高射炮,但是殺傷力最大的武器是其14枚魚雷。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卡爾·鄧尼茨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德國U型潛艇

距戰爭開始不到兩週的時間內,英國的三艘航母和四艘驅逐艦被派遣上戰場對抗德國戰艦。其中一艘航母被稱為“勇敢號”,航母上有48架飛機,其最快速度為31節,是皇家海軍最重要的航母之一。1939年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戰爭開始兩週後,“勇敢號”在愛爾蘭西南海岸巡邏,同行的還有四艘驅逐艦,這是一個戰鬥力非常強的組合。在其探測區外潛伏著德國第29號U型潛艇,該潛艇指揮官為奧托·舒哈特,他發現“勇敢號”為了飛機降落轉向了,於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朝著“勇敢號”發射了三枚魚雷,魚雷在“勇敢號”上炸出了兩個巨大的洞,最後“勇敢號”航空母艦沉沒了。事實上,隨航的“伊凡霍號”驅逐艦一直利用水下聲納對奧托·舒哈特窮追不捨,驅逐艦探測到了從U-29號潛艇反射回來的特殊信號,但奧托·舒哈特在攻擊後立刻下潛到他能下潛的最大深度,攻擊持續了好幾個小時,直到兩艘驅逐艦都耗盡了電量,使得U-29潛艇能夠逃脫。航母上有1260名船員,最後518名船員下落不明。僅用兩枚魚雷和一條潛艇就摧毀了英國的一支艦隊,皇家海軍嚴重低估了德國潛艇的威力。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勇敢號”航空母艦

為了避免造成更多損失,整個英國艦隊的6艘航母都被限制在沒有德國潛艇攻擊威脅的地方。“勇敢號”沉沒四周後,德國又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大膽進攻,德國潛艇指揮官岡瑟·普林溜進了皇家海軍在斯卡帕灣戒備森嚴的大本營,操作他的潛艇U-47穿過了反潛防禦,他用魚雷攻擊了“皇家橡樹號”戰列艦,一艘裝備著380毫米火炮的榮譽戰艦,是皇家海軍中最大的一艘戰艦,在冰冷的海水中,戰艦在十分鐘內就沉到了海底,800多名船員喪生,許多船員在試圖通過舷窗逃生的時候被淹死,對英國來說,皇家橡樹號的沉沒是一場全國性的災難,即使丘吉爾也認為這次突襲是非凡的專業技能和膽量的大爆發,僅憑一艘小小的潛艇就使一艘戰艦沉沒海底,這就是所謂的英雄事蹟,在德國普林成為了英雄,希特勒授予了他德國最高榮譽的勳章之一騎士十字勳章,對鄧尼茨來說這是德國潛艇能為德國贏得戰爭勝利的最好佐證,但對英國來說無疑敲響了警鐘。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皇家橡樹號”戰列艦

二、英加的護航艇戰略

為了應對德國的威脅,英國採用了一個在一戰中成功對抗了德國潛艇的戰略,即護航艇戰略。在該戰略中,商船進行了嚴密的編隊,由小數量的武裝森嚴護衛,這種戰術的優勢巨大,獨行的船隻不能一一得到保護,但是在該戰略中大量的船可以由小數量戰艦保護,數百艘商船被編入到護航艇的護衛中,在海上所有人都團結一致,將重要的燃料、機械和食品風雨無阻地運到英國。到了1939年聖誕節的時候,該戰略已初見成效,U型潛艇襲擊了110艘獨自航行的船隻,但是在該戰略保護下的接近6000艘船隻只有4艘被潛艇所毀。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艦船團隊出行示意圖

戰前發展的聲納技術演示給丘吉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聲稱:這項技術將會使我們從巨大的危險中解放出來。因此,在英國軍艦上以及護航艇上安裝了聲納,對於追擊潛艇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聲納定向技術

由於英加的護航艇戰略使德軍的U型潛艇失利,卡爾·鄧尼茨越來越沮喪,他向希特勒申請要300艘潛艇,但是他只得到不到60艘,卡爾·鄧尼茨面臨的另一障礙,那就是英國控制著北海還有英吉利海峽,要到達大西洋,他的潛艇必須繞過英國北部航行,這樣一來航行時間會增加一週,並將其操作的範圍嚴重限制到愛爾蘭海岸幾百公里遠的範圍內。

三、德國的狼群戰術

法國投降的第二天,卡爾·鄧尼茨到了法國南岸的布列塔尼地區,鄧尼茨在洛里昂港建了一個U型潛艇基地,在這裡可以為潛艇進行修復和加油,並把他的總部建在了一個可以俯瞰海港的公館裡。現在他的潛艇可以直接進入大西洋了,北大西洋所有的船隻都在德國潛艇的攻擊範圍內了,而且他們早就得到了柏林的許可,可以進行無限制的潛艇戰。

大西洋戰役進入到了最關鍵的階段,而英加的護航艇戰略仍然有效果,卡爾·鄧尼茨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戰術來對抗,那就是狼群戰術。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狼群戰術

卡爾·鄧尼茨召集了更多潛艇到大西洋海域,為了阻止被英國識破無線電訊息,卡爾·鄧尼茨使用了德國的頂尖編碼器—恩尼格密碼機。狼群戰術的第一步就是將U型潛艇排成一行清理大西洋海域,卡爾·鄧尼茨與各艘潛艇都保持無線電聯繫,想象成由無線電連在一起的狼群或者是獵狗群,每艘潛艇都必須每天彙報,因為實際上負責追蹤和定位的人在潛艇總部,總部需要知道潛艇所在的位置;接下來潛艇一旦發現商隊就向基地彙報情況,卡爾·鄧尼茨下命令的時候潛艇就會進行攻擊,不是在水下,而是在水面上,這樣潛艇的速度更快,動作更靈活,而且在水面上不會被聲納探測到,最後的高招是在晚上攻擊,因為晚上他們只是一個個小的光影輪廓。1940年整個秋天,潛艇狼隊毫不留情地攻擊補給船隊,英國補給已經下降到了戰爭以來的最低水平。戰爭開始15個月,德國潛艇擊沉了250萬噸船。狼群戰術驚人的成功,希特勒被說服給他更多潛艇。每月有29艘新潛艇。

四、英國首次應用雷達探測潛艇

1941年春天,德國潛艇狼隊繼續在晚上發起海面進攻,由於U型潛艇最高的部分是瞭望塔,超出海面3到4米,在夜間的海浪間並不算高,聲納無法探測到,並且護航艇也很難看到潛艇。,它們的影子很小,但是卡爾·鄧尼茨不知道,英國使用了最近秘密研製的新型武器—雷達,英國科學家花費了將近10年的時間研製出了這個機密的技術,最開始是用於偵測敵機的預警系統,英國人現在做了個適合放在海軍驅逐艦上的更小的版本,它可以定位海面的德國船隻,其探測範圍可達16公里,此刻雷達的突破給英國帶來了重大優勢,英軍現在有電子夜視能力,而德軍只有望遠鏡。英國以壓倒性的優勢對德國潛艇狼隊進行了反擊。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第一批安裝了雷達的英國戰艦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當時使用的雷達天線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雷達回波信號

五、德國俾斯麥戰艦的曇花一現

1941年4月,希特勒的心肝寶貝戰艦俾斯麥終於準備就緒要向位於北大西洋的英國與加拿大艦隊發動進攻了。俾斯麥戰艦是史上最先進的軍艦,其艦載機炮就有770千克重的射彈,射程可達40千米,就算英國人使用他們的雷達和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情報能找到它,德國人都認為俾斯麥是堅不可摧的。1941年5月19日俾斯麥離開波羅的海,繞過冰島頂端,直接開往船運航道而去。英國知道這艘戰艦會毀掉整個戰爭,肯定會有一場大殲滅行動,因此丘吉爾下令全部海軍將精力都放在一個目標上,那就是擊沉俾斯麥戰艦。俾斯麥在出海5天后,這艘巨大的德國戰艦擊沉了英國海軍的驕傲,即胡德號戰列巡洋艦,1415名英國水手犧牲,但是在與胡德號戰列艦對戰時,俾斯麥也受到了損害,它的2個油箱被擊中了,漏油的俾斯麥直接向法國駛去,英國奮力追擊俾斯麥,在3天后終於追上了,從皇家方舟航母上起飛的一架劍魚雙翼飛機投下了魚雷,給其方向舵帶來了致命的傷害,無法操控的俾斯麥就只能坐以待斃,在最終的決戰中,俾斯麥面對著4艘英國軍艦。5月27日,超過300發的英國炮彈打入了俾斯麥號,在被攻入3枚魚雷後,俾斯麥戰艦下沉。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俾斯麥戰艦

六、英國護航航空母艦與狼群艦隊的對抗

儘管俾斯麥戰艦被英國擊沉,但德國潛艇的攻擊依然在大西洋上佔據主導地位。英國絕望地希望能找到新方法為船隊保駕護航,所以他們又動用了老一套戰術,就是利用潛艇的死穴,那個時候的潛艇在水下不能行駛很長時間,露出水面的潛艇是你能想象得到的最脆弱的狀態,只要一顆炮彈,不管是機槍還是子彈碎片之類的,都足以讓其癱瘓。英國人的解決方法非常簡單且激進,他們擒獲了德國的商船,即漢諾威號,去掉頂端,並在上面安裝了飛機甲板,進行了為期5個月的改裝作業,改造成了一艘能承載6架飛機的迷你航空母艦,英國將其重新命名為“大膽號”,這是世界上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降落在上面460英尺的甲板上這對飛行員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1941年12月14日,“大膽號”與32艘船組成的船隊離開直布羅陀海峽,每天日出時分都有2架飛機升空,飛機離艦後會分散尋找有潛在活動的U型潛艇,最終摧毀了3艘潛艇,但是到了第8天,有一艘潛艇看到了“大膽號”,發射魚雷擊沉了“大膽號”。大膽號在戰略上完全改變了海軍空戰面貌。英國開始建造更多的一次性航空母艦來保護船隊。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大膽號”護航航空母艦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大膽號”甲板上的飛機

七、德國的反聲納裝置和美國的自由輪

1942年9月6日,由13艘船組成的QS33船團,從魁北克市航行至新斯科細亞省的悉尼,兩艘德軍潛艇發起了攻擊,潛艇先攻擊了一艘載滿數千噸鋼鐵和木材的商船,隨行的加拿大巡邏艦立刻用聲納對潛艇進行探測,在沒有探測到的情況下,潛艇又擊沉了三艘商船,巡邏艦一直用聲納追蹤著潛艇,當鎖定潛艇位置時潛艇突然之間憑空消失了,之後瞭解到這是因為德國發明瞭用來阻撓盟軍聲納探測技術的反聲納裝置,反聲納裝置丟入海水中後會冒出很多泡泡,從而在潛艇周圍形成一個泡泡屏障,讓迴音測距偏向,因此聲納就無法探測到潛艇。1942年這一年,德國潛艇造成的盟軍商船損失突飛猛漲。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反聲納裝置形成的泡泡屏障

與此同時,美國工業正以飛快速度製造著艦船,其中許多新船是自由輪,1941年面世時,首艘輪船花了245天才完成,現在只要8周就能建成一艘,每一個浮動倉庫都能運載數百輛坦克或是50萬人,以及1周的食物儲量。同盟國的計劃很簡單,讓大西洋上的自由輪多到潛艇忙不過來,但德國人也在忙碌中,德軍所有潛艇的壓力船艙連起來長度等於從波爾多到紐約的距離。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美國的自由輪

八、德國的音響自導魚雷和盟軍的刺蝟彈

1943年,卡爾·鄧尼茨構思了一個新的戰略,他讓潛艇去攻擊有武裝的護航艦,然後再攻擊商船,傳統魚雷是用於攻擊那些吃水深的商船用的,但是驅逐艦的船身吃水淺,所以傳統的德國魚雷會從驅逐艦船底滑過而失手,此時德國科學家在魚雷技術上獲得突破,製造出了音響自導魚雷,它可將螺旋槳的聲音作為捕捉目標。升級的U型潛艇不僅載有音響自導魚雷,船體也更為堅固,能潛得更深,可以潛到200米深,這樣就能避開深水炸彈。1943年9月,卡爾·鄧尼茨將升級後的U型潛艇派回了北大西洋,3艘護航艦和6艘商船都被潛艇擊沉。

加拿大海軍在發現音響自導魚雷幾個小時後就想出了辦法,方法非常高明又便宜,在船尾拖一個浮標,然後在浮標上綁一個發生器,這樣音響自導魚雷就會去攻擊這個成本很低的浮標。為了攻擊能潛到200米深的德國潛艇,盟軍研製出了新型深水炸彈,即刺蝟彈,24枚炸彈與13千克的爆炸物一起發射,它能攻擊到比以前更深的地方。1944年2月開始的100天內,36艘德軍潛艇被擊沉。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刺蝟彈攻擊潛艇

九、德國的通氣管潛艇和美國的遠程轟炸機

1944年春天,卡爾·鄧尼茨決定用新技術改變潛艇,以前潛艇僅能潛水幾小時,且電池很快就耗光,現在他引進了一個新方法,即通氣管,通氣管是一個有著2根管子的桅杆,一根排出柴油引擎的廢氣,另一根汲入新鮮空氣,用以柴油引擎運轉,同時也給系統充電。有了這個通氣管,潛艇能持續在水下航行,這對雷達和飛機而言幾乎是隱形的。1945年,卡爾·鄧尼茨發表了二戰中最先進的新型潛艇-21型潛艇,這是第一個真正的潛艇,它的設計達到了最佳的水下性能,在海面上行進比潛水時還慢。1945年4月,2艘原型下水加入戰鬥,但已經太遲了。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德軍的新型通氣管潛艇

1943年,美國研製出了b-24長程轟炸機,它的續航能力超過3200公里。1943年5月,在冰島、紐芬蘭和愛爾蘭大約有50架解放者轟炸機,足以使北大西洋的德軍潛艇無所遁形。在22天之內就使德軍失去31艘潛艇。

大西洋戰役—一場戰術和技術上的慘烈博弈

美國的b-24長程轟炸機

大西洋戰役在短短的六年內造成了數以萬計生命的消失,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也讓世人見證了一場艦船與潛艇在戰術和技術上進行對抗的博弈,這場博弈中促進了聲納技術、雷達技術、深水炸彈技術、魚雷技術、潛艇技術、遠程轟炸機技術、艦船技術等領域的快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