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業餘視頻生產者的思考:短視頻的未來在哪裡?

一個業餘視頻生產者的思考:短視頻的未來在哪裡?

十三慶幸自己所在的,雖然是個二本高校,但是很多優秀的學長們在視頻圖片等媒介行業,早已踏出了一條條路供我思考。

從學校老師那裡學到了基本的剪輯後,當時就覺得很好玩,原來視頻是這麼生產出現的,原來電視上那些每天播的,不是那麼玄奧神秘。從那以後,十三分別在洛陽廣播電視臺、廣州邢帥教育視頻班、北京時間、杭州樂舞商業服務公司進行短期的視頻訓練學習和工作。

在杭州樂舞做視頻時,更多感受到的是濃厚的商業氣息,絢麗多彩的動畫往往能抓住人們的眼球,後續便進行了AE、C4D的學習。因為剪輯視頻,一分鐘大約50元,而二維特效,則是一分鐘200-1000元,三維達到了每秒近千元的價格。

然而,在北京時間的工作中,跟老師學到了新聞,便喜歡上了新聞。

當十三切實感受到,自己在做的事情,從一個或細微、或尖銳、或溫和、或猛烈的角度,在影響和改變著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時,十三是興奮和惶恐的。當十三與被採訪人交流,並體會著另一種悲喜、另一種衝突時,也體驗著遊走於不同生命、觀察不同命運的複雜起伏中。

從那時,我真正認識到,短視頻不只是靠技術、設備撐起來的絢麗多彩的特效和動畫,而且是精妙的構思,是可以通過結構的安排與排列,來直擊心靈的東西。

在這方面,短視頻才真正展現了它足以抗衡文字圖片的力量。

短視頻能替代文字圖片麼?

十三認為,這個問題可以用另一句話來回答:文字圖片在很多方面是無法替代短視頻的。

但是值得給目前的廣大政企單位警醒的是,短視頻的未來,不只是令人目眩的特效動畫,還是一種最基礎的表達。

短視頻在形式上的現在和未來是表達,一種表達的方式卻不同於文字圖片的表達。

並非航拍就一定高級,並非複雜的後期就一定精妙,並非高超的拍攝就一定能做出好視頻。

視頻是一種表達方式,不是高深精妙複雜的東西。

費心一年做的一個視頻,可能和市井民眾花一分鐘拍的一個視頻點擊量不相上下,為什麼?不是自欺欺人的陽春白雪曲高和寡,而是差在了不會表達。

什麼可以直擊人心?

舉個例子,如果想宣傳一個公司,如何做呢?

是複雜的動畫?還是優美的構圖,亦或技術極高的拍攝?

都不是。

是工作人員加班好久臉上落下的汗珠,是工作人員為了顧客不放棄的焦慮和堅持的表情,是一通打了五六次被掛斷然後繼續打的電話,這些鏡頭,如果真實,遠比一秒三四百元的特效或三維動畫難能可貴。

短視頻的未來在構思,在內容。

一篇文字,會通過什麼方式來吸引你?是好看的字體,是優美的排版,是適合的字體大小,是優美的辭藻?

都不是,是文中所說的故事。

作為一種表達方式,視頻和文字一樣。

誠然,圖片是有著美感與藝術的審美原則,視頻作為每秒25張左右圖片的組合,也難免如此。

但是,十三認為,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視頻很難再像圖片一樣,是不得不配上文字才得以表達清晰的。

視頻可以獨立表達,更巧的是,人們喜歡只將注意力放在會動的東西上,放在單一的東西上。

這為視頻帶來了強大的競爭力,也為視頻帶來了更高的要求。

這才是視頻的未來。

綜上,十三認為,優質的內容,才是短視頻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