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否了!盤點英國“脫歐”協議經歷的那些“坎兒”

中新網3月13日電(陳爽 孔慶玲) 當地時間12日晚(北京時間13日凌晨),英國議會再次投票否決了特蕾莎•梅政府的“脫歐”協議。在距離英國脫歐期限僅剩不到20天之際,協議仍未成功闖關,“脫歐”努力也遭遇挫敗。

近兩年來,這份“脫歐”協議從艱難定版到闖關頻頻失敗,經歷了太多“坎兒”。自英國和歐盟展開磋商以來,雙方為達成“脫歐”協議“費了多少口舌”?這份協議又遭遇過哪些波折,為何頻頻引起爭議?

一切都要從2016的那場“鬧劇”說起。

又被否了!盘点英国“脱欧”协议经历的那些“坎儿”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

“脫歐路線圖”亮相: 意外之後 艱難抉擇

2016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為兌現競選首相時的承諾,宣佈於當年6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結果“脫歐”派意外取勝,卡梅倫黯然下臺,英國也不得不踏上艱難的“脫歐”之路。

關於怎麼“脫”,英國國內吵得難解難分,主要分為“軟脫歐”與“硬脫歐”兩個陣營。

“硬脫歐”指與歐盟共同市場作一刀兩斷的切割,結束與歐盟間人員的自由流通,英國可以自行掌控移民政策。“軟脫歐”則計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共同市場的准入,同時在移民問題上做出妥協,以與歐盟繼續保持緊密聯繫。

經過數月調整,2017年1月17日,新任特蕾莎•梅首相首次公佈“脫歐路線圖”,聲明英國不會留在歐洲共同市場,但會與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即尋求“硬脫歐”。

這是公投之後的英國政府,首次就“脫歐”問題作出明確表態,意味著英方終於有了“脫歐”指導方案,“脫歐”談判拉開序幕。

又被否了!盘点英国“脱欧”协议经历的那些“坎儿”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7年3月29日,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收到英國政府的信函後表示,英國啟動“脫歐”程序,對於歐盟來說,這是“不愉快的一天”。

“脫歐”協議出爐:反覆拉鋸 無奈妥協

2017年3月29日,英國正式向歐盟遞交“分手信”,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脫歐”談判正式開始。但因為起初雙方立場皆十分強硬,談判陷入反覆拉鋸。

不過,因為急於同歐盟協商未來關係,尤其是英歐貿易協定,英國方面後來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2017年底,英歐終於在“分手費”、愛爾蘭邊界以及歐盟公民權等三個核心議題上取得了初步共識。

2018年後,“脫歐”談判進入更加複雜的第二階段。從表面上,英歐雙方的談判取得了多項實質性成果。然而,隨著談判越來越深入,英國國內在“脫歐”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多。

2018年7月,特蕾莎•梅提出了“契克斯計劃”。該計劃提議英國“脫歐”後繼續與歐盟保持密切關係、成立英歐自貿區並遵守“共同規範”。

然而,該計劃卻遭到了英國保守黨內部的強烈抵制。時任“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和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等政府要員相繼辭職,特蕾莎•梅政府陷入內外交困局面。

隨著脫歐期限臨近,為儘快達成“離婚”協議,英政府不得不做出更多讓步,而歐盟在意識到特蕾莎•梅在國內面對的政治困境後,也做出相應妥協。

最終,雙方於2018年11月,就“脫歐”協議草案達成共識,歐盟27個成員國也投票通過了協議草案。協議草案涵蓋了邊境、關稅、“脫歐”過渡期等三大核心議題。

又被否了!盘点英国“脱欧”协议经历的那些“坎儿”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1月15日晚,英國議會下院以432票對202票,投票否決了此前英國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協議被否後,反對黨工黨立即對政府發起不信任動議。

協議難過議會關:眾口難調 英政府遭遇歷史性挫敗

雖然歐盟通過了“脫歐”協議,但這份協議還需要英國議會投票通過才能生效。然而,議會內部“眾口難調”。

2019年1月15日,英國議會以432票反對,202票支持的巨大差距否決了“脫歐”協議。這在現代議會時代是前所未有的,也是95年來英國政府在議會遭遇的最大挫敗。

為何梅的“脫歐”協議難過議會關?有分析認為, 除了對天價“分手費”極其不滿外,關於北愛爾蘭地區的“備份安排”(backstop)是其遭到否決的主要癥結所在。

“備份安排”規定,在英國脫歐後的“過渡期”內,若英歐之間的貿易談判沒有達成一致或沒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北愛爾蘭地區將無限期受到歐盟規則制約,以避免和愛爾蘭之間出現“硬邊界”。

但許多英國人擔心,若是“更好的解決辦法”永遠也找不到,不僅英國的主權會遭到侵犯,擺脫歐盟的掌控也將成為“天方夜譚”。

另一方面,英國的“留歐派”也不希望該協議通過。他們期待能推動實行第二次“脫歐”公投,以便留在歐盟。

又被否了!盘点英国“脱欧”协议经历的那些“坎儿”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7年5月7日,英國多佛,一名街頭藝術家班克西創作了一幅畫,畫面中一名工人正從歐盟12星旗幟上抹掉一顆星,寓意著英國將脫離歐盟。

協議再度被否: 努力受挫 “脫歐”路在何方?

1月份“脫歐”協議的慘敗並沒有擊垮梅政府,挺過不信任投票的梅首相繼續推動艱難的“脫歐”談判。

為了尋求與歐盟重新磋商,2019年1月29日晚,英國議會通過了兩項“脫歐”協議的修正案。其中,由保守黨議員布雷迪(Graham Brady)提出的以“替代安排”(alternative arrangements)取代“備份安排”的修正案得到了廣泛支持。

又被否了!盘点英国“脱欧”协议经历的那些“坎儿”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10月20日,67萬英國民眾彙集在倫敦議會廣場舉行示威遊行活動,呼籲對英國脫歐最終協議舉行全民投票。圖為示威遊行隊伍拉著橫幅、舉著標語牌,呼籲“人民投票”。中新社記者 張平 攝

但歐盟一直拒絕就“脫歐”協議重新談判,英歐談判再陷僵局。在“大限”來臨之際,特蕾莎•梅決定放手一搏。

2月26日,她提出連環投票的計劃。3月12日,議會就“脫歐”協議進行第二次表決,若未能通過,則在13日繼續表決是否同意“無協議脫歐”,若不同意,14日再表決是否延遲脫歐。

12日晚的最新投票結果顯示,英議會再度否決了修改版的“脫歐”協議。由此可見,英國與歐盟在最後一刻達成的對“脫歐”協議有“有法律約束力”的修改,並未能說服議員們投下足夠的贊成票。

現在,英國“脫歐”再次面臨一個複雜的關口:協議被否後,無協議“脫歐”的隱憂會否變成現實?又或者,英國離開歐盟需要更多地時間?下一步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