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不能問婦女婚育情況,特大喜訊!?

九部門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在招聘時,

不得以性別為由限制婦女求職就業、拒絕錄用婦女,
不得詢問婦女婚育情況,不得將妊娠測試作為入職體檢項目,不得將限制生育作為錄用條件,不得差別化地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招聘不得限定性別——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

當然此次通知還有配套機制!

包括監管機制、約談機制和司法救濟機制。

發現違反企業和機構依法責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處1萬-5萬元罰款;

從機制上看此次保障十分全面。

01

我有一個36歲的女性好友,已婚未育。

去年求職中遇到最大的困惑就是,

如何回答,“你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

她是丁克,但是沒人信!

我問她,“這個政策出來,有啥看法?

至少以後沒人問你了?”

她說,“那要看還有人給我面試機會嗎?”

企業管理人員或者HR會怎麼應對?

我問好朋友老薩的意見,她是知名諮詢招聘負責人,

“老薩,新政策出來,你們招聘團隊有什麼安排?

老薩說,“我們以前確實會問候選人是不是有生育計劃,

因為前幾年我們招的幾個女同事,入職半年就懷孕了 ,

業務團隊找我們算賬,讓我給頂回去了,

之後我們儘量不找已婚未育女候選人了,

新政策出來,我們內部會統一口徑,

有風險的女候選人簡歷就不看了唄。

要看就看生好二胎的。

省的搞出一堆事情來!”

我不僅長嘆一口氣,果然是這個思路!

招聘人員面臨“業務團隊”和“政府部門”雙重壓力和風險。

那索性就直接招男的。

目測以後職場中漂亮妹子越來越少了,

好消息是老阿姨就業機會肯定增多。


02

企業也不容易,

我國民企的平均壽命只有3-4年。

企業雖然有社會責任,但並非慈善機構。

倘若企業自身難保,如何杜絕性別歧視?

咱們的政策不能只打巴掌,不給甜棗啊。

消除歧視,總要給企業一些讓利。

本次九部門的政策都是懲罰性質的——

做不好,就要受到懲罰。

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再次倡導正向鼓勵企業招募女性,

建議以後無論是降低生育保險,還是企業稅負——不要一刀切,即所有企業都執行一個比例,享受同樣優惠。

那樣企業負擔減輕了,但是不會對女性就業有改變。

可根據女性職工比例或生育女性人數等給企業優惠政策。

目前企業一直把女性生育看作是擼企業羊毛,是負擔!

誰願意要?

現在咱國家鼓勵生二胎,給予女性各種保護政策,

但對於女性的保護越強,

女性失去的機會越多。

歧視女性就業者的風氣越來越重

作為平衡,何不給企業一些優惠:

比如:

一胎,企業減稅××萬

二胎,企業減稅××萬

正向鼓勵企業僱傭女性!

孕育生命本來是很偉大和神聖的事情,

不是企業和女性的雙重負擔。

只有企業能開心的接納女性,

女性才能安心享受作為母親身份的快樂,

企業也以僱傭更多職場媽媽為驕傲。

03

我再次呼籲增加男性產假。

大家都知道臉書2015年就宣佈:

男性員工(初為人父)將擁有為期四個月的帶薪陪產假。

小扎身體力行,他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休息了2個月。

有研究表明,在職父母多花些時間陪伴他們的新生兒,對孩子以及整個家庭都有益。

臉書的HR副總裁說,

“長期以來,只有負責生育的母親可享受帶薪育兒假。

我們認為,不管怎樣定義一個家庭,

在這個家庭的組建和成長過程中,

父親都應該與母親享有同等的照顧。”

再分享一個父親休假的典範——瑞典。

瑞典是第一個提出要讓爸爸和媽媽一同休產假的國家。

目前實行480天的父母共享產假政策,

平均每個瑞典爸爸會休4個月的產假。

政府會通過津貼來補助僱主,瑞典政府總支出的1.8%。

瑞典是為了鼓勵女性追求職業發展,而不僅侷限於傳統的帶娃。

丹麥駐滬總領事普勵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傳統的模式是由男性主導,

而一項有趣的調查顯示,

女性會為此變得更加不自信,

男性變得過於自信。

缺少自信可能會使女性失去一些機會,

我相信我們的社會致力並鼓勵女性變得更加自信,去發揮自己的潛力。”

男性較長的陪產假並不是特例,很多歐洲國家都有政策。

我們國家處在發展中,我們深深的知道,不可能有那麼好的福利。

但是可以借鑑好的方案,比如考慮適當減少女性產假,增加男性產假,

或者夫妻雙方共同分享產假的方式來平衡。

打破目前福利(歧視)全都給女性現況。

04

女性產假越多,企業的壓力越大,女性就業歧視越嚴重。

其實受害者也是男性。

女性工作機會少,

男性必然要承擔更多賺錢養家的“使命”!

顯然,只有女性工作機會更多,男性才活的更輕鬆。

目前,男性產假的缺位固化了男性就該出去工作,賺錢養家,不帶孩子是正常的觀念——不利於家庭穩固,喪偶式家庭的風氣越來越重。

我採訪很多生育的女性,都會分享類似的經驗:

生完孩子,夫妻就要過一道坎,

感情危機——所謂“感情危機”,

也就是女性要接受男性不帶孩子,

一個女孩從公主變成老媽子的過程......

接受了就順利度過“感情危機”,

不接受那就不斷爆發家庭戰爭。

如果男女都要休產假,對於企業來說就無差別對待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期待未來男性有更多生娃休假的權利和機會,

共同照顧家庭,這樣男女就越能得到相同的就業機會。

05

女性是該政策的直接受害者。

婚姻法目前偏向經濟強勢的一方(通常是男性),

以後工作機會也都是男性的,

那麼女性的日子越來越難。

女性如果家裡沒背景,沒啥賺錢的技能,

婚姻一旦失敗,必然跌落人生低谷。

女性就是多了一個子宮,就要承擔加倍的壓力和風險。

網上有一段話,很到位:

“民國那些女性先驅奮鬥來的女性平等基礎,解放後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平權思想,

我們父母那一輩女生拼命讀書考大學翻三班認真工作的平權機會,

在這十幾年裡統統被消耗殆盡了。”

——完——

特別感謝婦女平權成員花花和丫丫的熱烈討論

菲凡,方得諮詢創始人,十年職場技能和提升經驗,「菲凡說」職場自媒體主理人(ID:cgffwh)。個人微信:34714035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