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萬的人,如何做職業規劃?

01

關於職業的選擇

總的來說,職業範疇有以下選擇:

市場:品牌、廣告、公關、商務合作等;銷售:直銷、分銷、電銷、代理等;研發:研究、開發、設計等;生產:生產、製作、寫代碼等;服務:客服、諮詢服務、知識服務等;投融資和法務:併購和重組的法律事務;公共關係:政府關係、公司事務等;以及支持部門,人力資源,財務和行政。

財務、研發、生產的專業性要求比較高,需要專業的學歷或者證書。

市場、銷售、服務、人力和行政,更多都是專業知識加上綜合能力的體現,經過一段時間的在職學習,完全可以跨行業跨公司就職。

選擇職業的核心點是加入核心部門。

每個行業的核心部門都不一樣。谷歌是研發部門的工程師為核心,所以工程師在谷歌最有話語權;諮詢公司的顧問為業務核心,顧問的工資自然高,而零售行業的採購是業務核心,汽車中心的銷售團隊是核心......

以上的選擇方法是從職業向上發展的角度,市場高價值和稀缺角度的建議。

但是選擇什麼樣的職業?還是要看你要什麼樣的人生。

有的人不希望做核心崗位,也不想成為中心,不願意在工作上投入過多精力和時間,只是希望有一定穩定收入的工作,能按時回家,陪伴家人,或者有自己獨處的時間。這類人就不適合做那些銷售,諮詢等高強度的工作。

還有一些人喜歡成為焦點,喜歡和人打交道,那這樣的人,就不適合做數據分析,財務等曝光度低的工作。因為自己的價值感沒有辦法在工作中得到體現,也是很苦悶的。

所以,在做職業規劃之前,先想好自己要過怎樣的人生,再決定要找什麼樣的職業。

有很多的不快樂是因為自己沒有被滿足,而不滿足是因為從事的職業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或者不知道自己期待什麼,就有會迷茫,就不快樂。

通常來說,我會建議你先問自己:

如果所有工作賺錢都一樣,你想做什麼工作?如果你的生命只有10年了,你想做什麼工作?如果你有小孩,你希望ta以後做什麼?

寫下你的答案,也許能擺脫眼前的迷茫,找到內心的方向。

2018年我最大的感悟,我們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工作,生活如果不美好,那麼工作就變得索然無味,失去了它的意義。

生活包括家庭和睦,自己和家人身體健康,有時間社交,有自己愛好等等。工作不過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在我看來,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讓自己開心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抽出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欣賞自己,才能走出苦悶的怪圈。

月薪3萬的人,如何做職業規劃?


02

關於辭職和轉行

在初入職場的時候,遇到不順心,第一反應就是辭職,我也不例外,但是現在這個年紀,再看辭職,跳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想要離開的時候,肯定是出了問題。問題來了,先想想怎麼解決問題,如果僅僅是人際關係處理不好,開會被批評,討厭某個同事或客戶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這種問題在目前公司解決不了,到其他地方還是一樣。

而且每個公司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職業發展初期,能通過突破自己,解決初期的問題,如果確實不是自己能改變的,那麼可以選擇跳槽。

沒有問題的公司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每家公司同樣類型相似內容的工作都做一段時間,或者每家公司不同類型同級別的工作都做幾年,你再去換工作的時候,就會很難。

我之前一個做招聘的朋友,就是如此,她有十幾年招聘經驗,2-3年就辭職換一份工作,工作內容都差不多,辭職原因也都一樣,業務線的人太難搞了。

前陣子獵頭介紹去面一家國際公司招聘總監的職位,結果HRD第一個問題,她就知道自己完蛋了。

“為什麼你前面三次跳槽,每一份工作內容都差不多,職位都差不多?”

如果辭職不過是換個環境,你在前一家是怎麼死的,下一家基本也是一個死法,連換個死法的機會都沒有。

我就勸她,不如就在目前這家就跟業務線死磕,這次就把這一關過了,你就進階了。

跳槽之前,不妨想想,換個工作能解決我的問題嗎?因為有些自身的問題不是換個環境就能解決的。

還有那些被老闆拉這出去創業的, 很多人跟著領導去創業,都是因為“光環效應”, 覺得老闆在公司特別厲害,以為創業也會很厲害。

要避開“光環效應”,領導在公司做你的領導或許很厲害,一旦創業,生死未卜,誰知道結局。

所有老闆口頭答應的入股分紅都要落於紙上,聽了太多竹籃子打水一場空的例子。

要跟隨老闆,先要考察老闆的人品和能力,業務的價值,以及你個人加入後的發展等。而且是老闆創業,也不是你創業,到哪裡打工都一樣。

要去創業公司,先看看,你適合創業公司嗎?項目靠譜嗎?領導層/團隊靠譜嗎領導人品靠譜嗎?有股權/期權嗎?能兌現嗎?可能性多大?......

自己要考察調研楚了,再辭職。

總之,一旦有了辭職的想法。先想想為什麼要辭職?目前的環境是否還能提升自己?卡在哪裡?有什麼方法可以克服障礙?換個環境能解決問題嗎?

當你能力變強,話語權變大的時候,當你辭職理由不是“與領導不和,同事不和,工作能力不行”,而是“清楚為來方向,為了個人發展”的時候,你真正的成熟了,真正的是在為了自己的發展而辭職,而不是為了別人辭職.

無論生活還是工作,我們的發展曲線都不是一路向上的。遇到挫折就從頭再來,經歷了幾次,你依然還在起點,而且年紀還一大把。所以,沒有必要遇到一點困難就甩手不幹了。

從職業發展的規律上來說,市場認可的是你的相關工作經驗,重點是相關二字,不是經驗。

你在A公司有6個月銷售經驗,在B公司有8個月運營經驗,在C公司有1年客服經驗,但ABC公司都是不同行業。到頭來,你就是沒有相關工作經驗。

每份工作都有蜜月期,開始新鮮,過了一短時間,自然會遇到不順,彷彿有一個看不到的天花板,或者因為缺乏新意,感到倦怠,你就會想辭職,甚至換個行業。如果可以再多一點耐心,能熬過去,克服不順,才會進步很多。

突破自己的點很多,也許你的溝通更主動了,會開會吵架了,能主動要資源了......職場發展就猶如升級打怪,如果不升級,總是平移賽道,那麼你的段位就一直保持低水平。

每個人都會不斷經歷瓶頸,能挺過去,輕鬆一段,還會遇到第二個瓶頸,好處是在某個領域具有了更紮實的相關經驗,能堅持突破幾次,也就突出重圍,升級了,那是積累的資本也夠自己在市場上游走了。

最後說一下,轉行的關鍵就是,行業,平臺,職業,每次有一個要素保持不動,動其他兩個,那麼你的職業生涯還保持一定的持續性,如果有兩次都是是那個要素全都變了,基本就廢掉了。

月薪3萬的人,如何做職業規劃?


03

關於跟對的人

工作中的好領導無外乎是工作能力強、正直、愛分享、能扛事,還能夠給你爭取升職、加薪。

以上這幾條都具備,在公司的層級還夠高,那麼就值得長期跟隨。

有一些人特別能忽悠,承諾的事情總是不能兌現,或者特別懂得視而不見,裝聾作啞;遇到事情自己先躲起來,扔手下人出去背鍋,生怕弄髒了自己的小羽毛。

這類領導,即便在公司有些權力,也不會給手下什麼紅利。自私自利,除了利己,絕不利他。要是跟著這種人,學學工作皮毛也就罷了,心中有數。

還有一些領導什麼都好,就是貪心太重。當然,人很難在權利面前克服自己的貪念,所以,如果你的領導就是貪心太重,那你最好不要成為ta的左膀右臂,幫助ta暗度陳倉。

從過往的經歷來看,貪獲得的各種紅利都是一時的,跌倒的那一刻,一直都在倒計時。

要麼堅守自己的底線,要麼趁早遠離。

還有一些人有點權利,當個小領導就沒方向了,好像自己掌控了全球,頤指氣使,動不動就要開除誰誰誰。說白了,在公司我們敬你是個領導,出去你算個屁?屁都不是。

遇到這種人呢,也有好的一面,就當是修煉自己的時候,可以刷新自己的下限。

在職場發展的初期,在一個不錯的平臺,跟隨一個肯帶著你升級打怪的好領導,其實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情。有的人能遇到,有的人很多年都跟著很渣的領導瞎混,還全然不知。

我們在職業生涯的剛開始,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做對的事情跟對的人,不要讓自己今後幾十年的人生總是提心吊膽,更不值得為了一份工作賠上自己的信譽。

除了提高自己的識人的能力,同時也好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不出3-5年,你也會走到一個管理崗位,慢慢成長成為一個小領導。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一個值得跟隨的人。


月薪3萬的人,如何做職業規劃?


04

關於運氣和失敗

以往的無數次選擇,決定了現在的我們。

和你一樣,我也相信有運氣的存在。因為公司好不好,老闆好不好,行業是不是有發展前景,作為普通人,我們是無法提前準確預判的。

比如,A畢業的時候運氣好,正好加入一個有上升期的行業,不錯的平臺和老闆,事業發展順利;B的運氣不好,剛剛畢業被公司裁掉,沒有積累什麼經驗。

但是10年後,B也不一定就比A差。

B在初期受到打擊,會更珍惜工作機會,心態更好;A因為開始都比較順利,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很強,而中年失業,讓ta倍受打擊,一蹶不振。

人的一生沒有一帆風順的,可怕的不是遇到困難和挫折,而是遇到困難和挫折後選擇逃避和放棄。

職場猶如馬拉松,說句難聽的,我們老了都要工作到六七十歲,再早點退休也要五十歲左右吧,剛剛畢業也就二十出頭,前幾年遇到點挫折,試錯時間長點,都很正常。

未來至少還有二十年等著你去改變,經歷了痛苦,做出更積極的選擇,才會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月薪3萬的人,如何做職業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