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這幾天只要是在足球媒體上,你都會看到大巴黎“被翻盤的家史”。當然在這些盤點中也捎帶著會有其他的豪門俱樂部被翻盤的那些“血淚史”。就像球迷說得,淘汰賽走得越遠翻盤的痛就越深。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媒體到處都能看到大巴黎的“悲慘身影”

儘管對很多豪門來說“被翻盤”也是成為豪門俱樂部的一部分經歷,但像今年這樣豪門握有領先優勢最後都被集體翻盤的情況,確實也有些“誇張”。再翻翻過往歐冠歷史,你會發現“翻盤”這個詞已經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歐冠賽場,皇馬、巴薩、巴黎、羅馬……這幾個賽季他們各自扮演這“翻盤者”和“被翻盤者”的角色,究竟是為什麼讓“翻盤奇蹟”變得越來越常見呢?

理由一:多線作戰消耗太大,但最後依然要拼意志力

其實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自從歐足聯以及國際足聯在各項賽事都大幅度擴軍的情況下,尤其是豪門球隊的很多球員要經歷一週雙賽甚至一週三賽。不得不承認球員的來回奔波疲勞與場上的表現是有關係的。就像之前孫興慜幾乎在熱刺和韓國隊兩邊奔跑,場場不落,又或者像莫德里奇和保利尼奧幾乎一整年都沒有好好休息幾天,這確實影響了球員在比賽中的發揮。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孫興慜前不久就承認在熱刺和韓國隊兩邊跑確實非常吃力

像今年皇馬這樣一週連續碰到兩次國家德比,再加上歐冠淘汰賽,且不論球隊更衣室是否真有不愉快的事情或者球員對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有怎樣的心理陰影。單就體能消耗來說,克羅斯、卡塞米羅、莫德里奇、本澤馬、瓦拉內、卡瓦哈爾這些場場比賽首發的球員,在體能上絕對很難調整到最佳狀態。而在對陣阿賈克斯的比賽上巴斯克斯、維尼修斯、卡瓦哈爾的連續受傷確實也是皇馬多線作戰消耗過大的最好證明。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在對陣阿賈克斯之前這哥幾個在皇馬幾乎是全勤

觀阿賈克斯的賽程,首先必須要說荷甲的激烈程度確實與西甲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在迎戰皇馬之前,對阿賈克斯最有威脅的對手也只是在荷蘭杯上目前荷甲積分榜排名第三的費耶諾德(而荷甲排名第二阿賈克斯早已甩開費耶諾德10分)。其他兩場荷甲聯賽阿賈克斯的對手分別是中下游的海牙隊和基本上已經鐵定降級的佈雷達隊。阿賈克斯又是以“青年軍”著稱,在體能狀態上阿賈克斯球員無疑調整得會比皇馬要更好更快。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無論從賽程密集和激烈程度還是球員平均年齡、消耗體力來說,阿賈克斯都算是“以逸待勞”

上賽季羅馬翻盤巴薩的情況也有相似之處,羅馬在上賽季早早退出了意甲冠軍之爭,雖然在對陣巴薩翻盤之戰以前,羅馬幾乎以全主力陣容輸掉了與佛羅倫薩的聯賽。但相比起巴薩的頭牌梅西在與羅馬歐冠淘汰賽之前,對陣塞維利亞和萊加內斯一個人掙扎打出開掛局的情況下,羅馬在體力上的優勢在客觀上也確實存在。最後在巴薩對陣羅馬的比賽時,巴薩全隊狀態散漫,有意無意在踢著養生足球,也是他們真的追不上羅馬滿場“高位壓迫”的最好證明。

同樣這麼輸掉比賽被翻盤的還有當年的曼城,那年曼城彼時老邁的防線哪裡經得起姆巴佩等這些“跑不死”的年輕人不斷衝擊,從第一個回合曼城艱難的5-3贏得比賽已經看出曼城的防守是力不從心,所以最後被摩納哥翻盤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當年曼城被摩納哥翻盤同樣是這個問題,後防老化加上多線作戰,摩納哥“青年軍”稍微一衝就崩了

很多人自然會拿巴薩翻盤巴黎,曼聯翻盤巴黎來做例子,覺得同樣是兩次翻盤,巴黎在法甲這樣的體力儲備,球員儲備,並在握有大好的局面下竟然一再被翻盤,絕不是單純體力消耗問題。

這是自然的。密集賽程,球員損耗,很多豪門球隊都要面對這些客觀問題。儘管在歷史上歐冠淘汰賽的比賽中,體力槽更滿的球隊能夠完成逆轉也是常有的事情(這裡甚至不侷限於足球比賽,其他體育項目比賽也存在這個問題),但這些佔有體能優勢的球隊也需要有翻盤的信心和勇氣。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這張圖雖然誇張,但也陳述了一個事實——作為一個豪門在多線作戰的情況下,想要逆轉比賽就需要有強大

除了客觀條件,也是球隊和球員存在主觀能動性的。哪怕有些球隊在紙面上、客觀條件上都佔優勢,也有可能因為主觀上準備不夠充分,而一次又一次在同一個地方摔跤。如果大家客觀條件上都達到體能極限時,比拼得就是球員的意志力和球隊精神層面的戰鬥欲了。一場戰爭當雙方都彈盡糧絕,要到拼刺刀的時候只能看誰更有血性了。

顯然從這幾個賽季的比賽來看,我們都知道,金錢是堆不出來一支戰鬥力爆棚的隊伍。畢竟克魯伊夫說過,“沒有見過一袋子錢能夠進球。”

理由二:現代足球攻防節奏轉換快,稍不留神就要翻車

如果說在體能上大家都有瓶頸,還不能作為最有力的普適性觀點,那麼第二條理由就更好的解釋了歐冠翻盤的戲碼為什麼近幾個賽季屢次發生。

早在2004年,泰晤士報曾經刊登過一篇專欄文章,作者集中筆墨分析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今後的世界足壇,像瓜迪奧拉這樣身體素質並不出眾且肩負著駕馭全局使命的球星是否還有用武之地?文章談到三十三歲的黃金年齡本應將瓜迪奧拉推向他的競技巔峰。然而現實是他竟已淪落到在邊緣聯賽踢“養生足球”的地步。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傳奇如瓜迪奧拉也在職業生本該是巔峰的三十歲左右就已經提前進入了“養生足球期”

這一切都要歸於二十一世紀初,已經開始風靡整個歐洲的戰術組合——鏟截兇悍的獸腰搭檔經典的十號組織者。絕大多數豪門球隊都會這麼搭檔,比如馬克萊萊+齊達內,加圖索+皮爾洛,基恩+斯科爾斯等。這樣的改變使得瓜迪奧拉這樣的組織後腰,甚至後來的古典前腰幾乎絕跡。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現代足球的思潮變換,二十一世紀初攔截型後腰+組織型後腰是標配,而如今的B2B中場也是在這個基礎

瓜迪奧拉曾不無感慨地說,“我還是那個我,我的技術依然完美。只可惜時間改變了足球世界的容顏。比賽的速率得到了提升,身體對抗也大大的加強了。現在的戰術和我們當年那一套已經很難同日而語,你必須去爭奪球權,必須要練就一身鏟截功夫,就像維埃拉或者戴維斯那樣。如果你的傳球也不錯,很好,但那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事實上,中場中路球員的技術重心已經完全落在了防守端,而我這樣的老傢伙也就只好接受瀕臨滅絕的命運。”

這段話也並不是全對,只是瓜迪奧拉這番自怨自艾的話語裡確實透露了一個事實:現代足球攔截加組織能更好地保證了球隊更快地攻防轉換節奏。而這一效應隨著穆里尼奧的橫空出世達到巔峰,不管是他帶隊的波爾圖還是切爾西,甚至是後來的皇馬穆里尼奧都是保持著這個思路。以至於皇馬的歐冠三連冠功臣齊達內“齊玄宗”派出的皇馬“典禮陣容”某種程度上也是遵循如今現代足球的發展潮流。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儘管現在看來穆里尼奧有些固執不知變通,但他的確把現代足球的攻防轉換節奏帶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瓜迪奧拉也隨著技戰術的變革不斷地在改變自己當年作為球員的想法。“夢三王朝”最巔峰的時候,哈維+伊涅斯塔的背後有布斯克茨做保障;拜仁時期哈維-馬丁內斯+比達爾+蒂亞戈在攻守轉換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到了曼城費爾南迪奧也幾乎是雷打不動的主力。瓜迪奧拉在看似高舉傳控大旗的同時,也不斷革新自己的戰術理念,向現代足球高速化攻防轉換節奏的戰術潮流靠攏。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瓜迪奧拉向高速化攻防轉換潮流不斷變革

而在去年世界盃賽上,更加證明在盃賽上有掃蕩能力的中場和組織核心的加持,就能走得更遠,法國的坎特+博格巴便是如此。對陣阿根廷,法國隊全員大反擊的進球就是現代足球精髓所在。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坎特+博格巴,從2016年歐洲盃起就成為法國獲得優秀成績的保障,更是現代足球頂級攻防轉換的典型

這樣的攻防轉換節奏造就了現在球員集身體素質、速度衝刺、出腳高效於一身的能力,綜合化掌握技能已經成為現代球員必須學會的事情,但這裡就有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不是所有球員都是“六邊形”全能球員,也不是所有的球員都能保證比賽每分每秒專注度都在最高點,一旦稍有不慎,攻防轉換就是一眨眼的功夫。當你可能還沒想明白這個球怎麼丟的時候,對方可能已經在慶祝進球了。這樣的場面歐冠近幾年層出不窮,於是自然吹響反擊號角,進而完成翻盤的事也就越來越多。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就像這種回傳球失誤,對任何球隊來說都是致命的,更何況是在豪門的強強對話中

理由三:球員個人能力平均水平增強,人人都有機會衝擊

當球權在高速攻防轉換對抗中來回轉換時,就會有稍縱即逝的反擊機會。當然這個機會也不是所有球隊和所有球員都能抓得住的,還是需要依靠球員出色的個人能力,以及教練在戰術上有針對性的部署。尤其是球員的個人能力,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成為翻盤的關鍵鑰匙。就像阿賈克斯翻盤皇馬的關鍵人物塔迪奇,看似不出名,但在歐冠賽場上6球4助攻,已經是阿賈克斯絕對的核心。一個南安普頓的舊將在歐冠賽場上尚有如此發揮,可見現代職業球員經過選拔、訓練、球場再教育之後,平均實力差距已經沒有那麼大。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助力阿賈克斯翻盤的英雄塔迪奇也能在伯納烏打出這樣的數據,這位阿賈克斯核心實力不俗

這裡說得是球員個人能力平均水平,不能在這裡拿那些身價已經飆升的幾億的球星來進行比較,已經在各項賽事證明過自己的球星代表的是職業足球的最高水平。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如今職業足球球員的平均水平。

儘管豪門年年在屯頂級球星,這些頂級球星與普通職業球員也存在實力上的差距,但這個差距也正通過職業聯賽的規範化、信息和科技的發展、每支球隊各個職能單位的完善以及球員的個人努力在不斷縮小,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看看如今的射手榜,英超的草根射手代表瓦爾迪能夠並列排在第七,西甲的斯圖亞尼和海梅-馬塔也能在前十榜上有名,德甲法蘭克福兩將阿萊和約維奇同樣不甘落後,意甲則是老將誇利亞雷拉和新神槍手皮揚特克與C羅三分天下,而在歐冠上除了塔迪奇光芒四射,其實波爾圖的馬雷加也在悶聲發大財。由此可見,球員個人能力平均水平不再落差千萬丈,更強調整體性和綜合能力的現代足球也給了更多球員登上更大舞臺的機會,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衝擊很多前輩們想到不敢想的事情。

歐冠賽場上“翻盤奇蹟”越來越多,究竟為哪般?

(圖)在凱恩拿到200球紀錄的時候,草根射手代表瓦爾迪也拿到了100球紀錄,而這邊意甲更是三個人同時

競技體育就是這樣,不放棄就還有希望,哨聲沒響比賽就沒結束,一切皆有可能。

寫在最後:

球員的平均能力值差距在縮小,歐洲聯賽也在不斷擴張,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俱樂部有這個衝擊豪門的願望,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豪門俱樂部自然有豪門俱樂部的榮光和壓力,但其他俱樂部也各自有各自的野望。豪門俱樂部可能為了一本“勝利經”而打得保守,而“挑戰者聯盟”們則不惜一切代價,希望一戰成名,主客場優勢也在球員個人能力和精神屬性的比拼之下顯得沒有那麼重要。

更何況既然有摩納哥、波爾圖、阿賈克斯等這些球隊上演歐冠奇蹟,為什麼其他球隊就不能在歐冠這個舞臺上有更多的主角光彩呢?而且按照足壇十年一改朝換代的規律或許未來豪門俱樂部將進行新的一輪“洗牌”,歐冠的故事就是因為有翻盤,有黑馬,才總是十分刺激而令人充滿期待,這就是歐冠的魅力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