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靜待花開"!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我想很多家長都一定看過這樣兩句話:慢養孩子,靜待花開。

窮養、富養,都不如給孩子慢養。

就連聖經裡也說,世間萬物皆有定數——播種有時,成長有時,花開有時,凋零有時。

於是,“慢養”便成了很多父母的教育聖經。

這樣的教育雞湯很多家長還在喝:

“孩子現在不懂事,長大就好了。”

“孩子還小不用學,長大自然而然就會了。”

“孩子還小,快樂最重要。”

......

“快樂教育”、“慢養” 這些坑害很多家庭的毒雞湯,很多家長還在一直給孩子喝!

推崇這樣的教育的家長其實不是在推崇快樂教養,而是給自己沒有時間陪伴和教育孩子找的理由,你所偷過的懶,未來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孩子優秀,必須要有父母高質量的陪伴


這幾天,一個4歲小孩的英語教學視頻火爆網絡,引起大規模轉發。

只見視頻裡,小男孩面對鏡頭鎮定自若,拿起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對著鏡頭做英語單詞教學,一點也不怯場,並且條理清晰,甚至有一股名師範兒~

才4歲的孩子,就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讓我們這些離開學校就把英語忘光,張嘴就啞巴的大人受到一萬點暴擊,直呼自愧不如。

有網友懷疑,一個4歲的小孩如此熟練掌握英語,要麼他是美籍華人,要麼就是天才,普通孩子根本做不到。

但是孩子的家長現身說法,我們才知道,一個4歲的小孩,是如何成為一個“天才”

孩子的媽媽表示,他們一家都是正宗中國人,和外國人根本不沾邊,孩子之所以英語這麼好,是一直都在自學,在英語app裡聽英語兒歌做自己的啟蒙,三歲多的時候詞彙量就達到了1000,到現在四歲五個月,詞彙量達到了2000。

2000的詞彙量已經是一個初中生應該達到的詞彙量,而這個小孩4歲就做到了,這樣的孩子能不能給我來一打?

在我們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鬥爭,為他如何乖乖寫作業愁眉苦臉時,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起飛了!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父母上輩子絕對拯救了地球!

但是,當我們看完視頻,聽完孩子媽媽的教育之道後,才瞭然,並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別人家的父母”。

孩子媽媽主要說了三點:

"每天儘量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做到高質量的陪伴。”"角色要分得特別清楚,我們並不是要教小孩,因為我們不是老師,更重要的是一個陪伴者和他的學習同伴。”"我們是以學生的身份跟他一起學習,你樹立起來的榜樣,他是看得見的。”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陪伴孩子學習,是我們現如今很多家長無法做到的。

  • 一是因為勞累;
  • 二是因為沒有耐心。


覺得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沒必要參與,只要給他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就好了,但很多家長似乎忘了,我們生孩子,不只是為了讓他長大成人,而是讓他好好長大。

長大與好好長大,這中間的差別,大概就是父母的陪伴與教育。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好的父母,從來不當甩手掌櫃


孩子學習跟不上,寫作文的時候半天憋不出一個字,解題的時候題目半天看不懂,一問吧,很多孩子除了在學校學習外,回家家長根本不輔導孩子,沒有培養孩子自學習慣。

有人會說,輔導孩子難道不是老師的責任嗎?家長每天上班已經夠累了。

但我們試想,老師負責教會孩子聽課、學習,家長要做的卻是孩子的學習習慣,習慣不會一天養成,家長耐心的陪伴才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寫不出作文,沒有詞彙積累,說明孩子沒有課外閱讀量,而課外閱讀習慣要家長從小幫孩子養成,一問家長都是:

太慢了,沒時間;

長大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自己學習了;

要家長培養還要學校幹嘛?

這樣的家長理論上說是沒錯的,但造成的結果卻是直觀的,孩子不是學校和老師一個人的,不做撒手掌櫃,為孩子讀睡前故事,和孩子一起看名著,幫助孩子理解的同時還能培養讀書的習慣,這也是家長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細小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家長的培養,沒有好的習慣做輔助,那麼孩子去學校學習就好比士兵上戰場卻沒有帶槍。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別隻看到“人前悠閒”,而忽略“背後心酸”


沒有孩子天生就什麼都會,就像沒有小鳥天生會飛。從爬行到走再到跑,每個過程都不可或缺。

你只看到了人家孩子怎麼才這麼幾天就會跑了,卻看不到背後父母每天的用心良苦,用“人家孩子天生聰明”來自我矇蔽。

這些天,高考成績是大家最關注的事,而江西省文科女孩劉夢以674的好成績成為江西省文科第一名,採訪中她表示:“整理東西的時候,試卷堆起來,估計差不多,我覺得應該是可以達到我這麼高了。”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當我們看到這個令人目瞪口呆又羨慕的分數時,會以為這只是一個簡簡單單勤奮苦學的勵志故事,可是接下來對劉夢媽媽的採訪,才讓我們看到高分背後的真相:

劉夢媽媽對記者說:“她平時考試錯的題目,我幫她收集起來了,然後分類貼好,每天就花上幾個小時幫她整理,我跟朋友說我幫女兒整理錯題,他們還說你都可以參加高考了,你女兒考清華,你就考北大。”

媽媽的一番話讓人汗顏,艱苦的陪讀路,其他家長陪生活,劉夢媽媽陪學習。

沒有記者的採訪,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這位母親在背後付出了什麼,我們會以為這一切都是孩子拼來的,卻不知道這位媽媽至少讓第一之路成功了一半。

所以,當你還在“靜待花開”的時候,人家媽媽已經在“背後耕耘”了!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 你羨慕別人家孩子口齒伶俐,口語表達能力滿分的時候,卻不知道,人家孩子每天都要大聲朗讀。
  • 你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詞彙量豐富,作文尤其拿手,卻不知道人家父母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保證孩子的閱讀量,博覽群書。
  • 你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見多識廣,思維靈活,卻不知道人家父母一有空就帶孩子出去見識大好河山,做親子互動。
  • 你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異,全面發展,卻不知道人家父母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時下了多少功夫。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靜待花開"


孩子的黃金時期,就是從花苞到綻放的過程,這個時候,孩子沒有方向,會迷茫,沒有父母的護航孩子可能會被風雨擊打,尋找不到綻放的章法,這個時候最需要的不是老師,不是朋友,而是最親密的父母。

就像龍應臺說的:

在黃金時期內幫助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珍惜老天爺賜給我的這份甜蜜禮物,並希望我在將來不要面對嘆氣、搖頭與後悔!而那時,孩子會因我充分利用了“有效期限”而成長為人。

別在該管孩子的黃金時期裡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