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絕地求生》外掛案被破:金額超5000萬,抓獲嫌疑人141人

特大《絕地求生》外掛案被破:金額超5000萬,抓獲嫌疑人141人

屢禁不止的遊戲外掛,在今年可能會迎來“涼涼”結局?

近日,南京警方偵破一起特大《絕地求生》遊戲外掛製作及銷售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41名,涉案金額逾5000萬元。

《絕地求生》的大成功讓許多遊戲廠商看到了“吃雞”這塊大肥肉,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外掛行業的暴利和猖狂。氾濫的外掛對於一款遊戲特別是競技類遊戲無疑是致命的,可以說自網遊誕生開始,遊戲廠商和玩家對外掛的抗爭就從未停止。

在國內市場,除了遊戲廠商和玩家的自行反擊,國家也在持續加大力度打擊、查處遊戲外掛案件。“反外掛”是一場漫長的戰爭。不過在監管部門、遊戲廠商、玩家三方的持續圍剿下,這場戰爭似乎會在今年迎來勝利的曙光。

一、近年來最大的外掛案件:三級經銷商利潤近300%,涉案金額5000多萬元

據法制網報道,早在今年2月,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駐建鄴大隊在日常工作中發現,該市鼓樓區存在兩個出售《絕地求生》遊戲外掛的團隊。警方循線偵查後發現,這其中還存在著一條犯罪產業鏈,涉嫌非法提供遊戲外掛工具的人員,涉及全國2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發現該遊戲外掛黑色產業鏈從外掛開發作者到總代理,二級、三級經銷商等環節層級分明、參與人數眾多。該黑色產業鏈涉及全國範圍內有微信群116個,群成員約2.2萬人。其中銷售代理線索1548條、售卡平臺線索250條、作者線索24條。據警方消息,三級經銷商出售的利潤就接近300%,可謂相當暴利。

4月20日,南京警方對嫌疑人統一收網,共抓獲涉案的犯罪嫌疑人141名,其中作者3人,總代理20餘人。二級、三級銷售代理120多人,查扣售卡平臺涉案資金數百萬,打擊相關外掛軟件20多種,關閉相關出售外掛的QQ、微信群近1000個,總涉案金額5000多萬元。

據瞭解,這也是近一年來涉案金額最高、規模最大的遊戲外掛案件。

特大《絕地求生》外掛案被破:金額超5000萬,抓獲嫌疑人141人

二、“反外掛”從未停止,監管部門不斷加強對遊戲外掛的打擊力度

早在2003年,監管部門就開始嚴厲打擊遊戲外掛。在2017年《絕地求生》大火之後,監管部門對外掛的打擊力度更是加強了不少。據不完全統計,進入2018年以來已經有多起遊戲外掛偵破案件。

1月27日,《荒野行動》外掛的兩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入網。而早在去年11月遊戲上線初,網易遊戲就聯手警方抓捕了多位製售《荒野行動》外掛腳本的非法外掛製作者。

5月15日,湖北襄陽市公安局襄州區分局通報,偵破一起特大遊戲外掛案,跨越吉林、河北等六省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初步查明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凍結涉案資金1200餘萬元。

7月3日,四川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通報稱,雁江城區一名23歲的男子建立網絡平臺,提供《絕地求生》等遊戲的非法外掛,註冊商家15000個,僅5個月便成交了65萬單,涉案金額達到2300萬元,每天營業額達到20萬元左右。

10月,浙江武義縣警方破獲一起《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遊戲外掛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據瞭解,犯罪嫌疑人通過租售遊戲外掛程序,一個月內非法獲利50多萬元。

……

利字當頭,遊戲外掛的暴利使得這個黑色產業鏈多年來都屢禁不止。再加上游戲外掛製作的門檻並不高,隨著技術的提升隱蔽性也在加強,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是有著大批的人不斷湧入這個行業中。外掛與反外掛之間的抗爭,是一場持久戰。

三、2018年,遊戲外掛最終要走向“涼涼”了?

20多年的網絡遊戲發展史,同樣也是一部外掛鬥爭史。盛極一時的《傳奇》外掛一度猖獗,《DNF》也曾與外掛共舞,《奇蹟MU》、《石器時代》等諸多網遊都曾與外掛打過交道,不乏多款受其影響最終走向衰落的遊戲。

直到現在,外掛也從來沒有斷絕過。有遊戲的地方就有外掛,這一產物的生命力可謂是極其頑強,而且越是爆款遊戲越會成為外掛的聚集地。僅一款《絕地求生》端遊便牽涉出多起特大外掛案,累計涉案金額更數以億計。

不過今年以來,遊戲外掛這一產業可謂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去年由《絕地求生》引發的各種逆天掛一度成為網絡上熱度不減的談資,更有甚者公開舉辦“諸神之戰”外掛比賽,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絕地求生》外掛黑色產業鏈被查處”佔滿了新聞頭條。

自文化部2010年年底下發通知稱,“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文化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其中網絡遊戲‘私服’、‘外掛’成此次專項行動整治重點”,到現在無論是遊戲公司,還是相關部門,對於遊戲外掛這一行走在違法地帶的產物進行了更為嚴厲的打擊,外掛喧囂聲已經開始有所減弱。在各方進一步的整治升級下,遊戲外掛最終的結局要走向“涼涼”了?

特大《絕地求生》外掛案被破:金額超5000萬,抓獲嫌疑人141人

具體來看,今年2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為期一年的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淨網2018”專項行動,諸多遊戲外掛製作及銷售案被各地警方偵破,通過法律手段從外掛源頭上給出了當頭一擊。

而在遊戲公司方面,以騰訊、網易為首的行業巨頭的“反外掛之戰”也隨之跟進。

僅2017年,騰訊就協助警方破獲各類外掛案件3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0餘人;去年12月26日,騰訊還公佈了“《絕地求生》五大反外掛計劃”,改善遊戲生態;此外,騰訊旗下各大遊戲都開始對外掛進行嚴打,除了封號處理之外,比如《堡壘之夜》國服還將對多次違規作弊的機器(設備)進行永久封停。

網易自《荒野行動》、《終結者2》上線以來,已經密集開展了相關的外掛打擊行動,通過多重反外掛體系,進一步拉高外掛交易成本。例如,對設備封停處理、聯手警方抓捕掛製作者和銷售者等等。

不難發現,外掛對於遊戲的平衡以及生態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十多年前的《傳奇》如此,如今的《絕地求生》同樣如此。用戶的流失、遊戲活躍度下降都在警醒著各大遊戲公司需要加強“反外掛”能力,進一步提升遊戲反外掛機制。

對於如今的遊戲外掛而言,想要存活下來必然要冒著更大風險,這種風險對於外掛製作者、外掛銷售者可能都難以承受。需要強調的是,這一犯罪行為需要承受一定的刑事責任,比如此前《王者榮耀》首例遊戲外掛入刑案件的一審判決中,兩名遊戲外掛製作者被處以一年至一年零三個月有期徒刑。

換句話說,隨著違法成本的上升,究竟是通過外掛牟利的慾望更甚一籌,還是法律的高牆更難以逾越?外掛之於遊戲,就好比跗骨之蛆,難以短時間內清除,暴力營收是其存在的根本,雙方仍然處於博弈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