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或者称为蜂窝通信,始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1968年的发明。它类似六边形的蜂窝状小区(Cell)结构:这些小区环环相扣,构成连续覆盖的大范围网络。由于小区之间可以复用相同的频谱资源,所以,整个网络的容量得到极大的提升。基于这一原理,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于1973年在其实验系统中实现了上述移动通信系统,成为业界的先驱。在之后的近40年中,移动通信以其随身、灵活、方便等的特点,得到迅猛发展。移动通信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在全球许多国家中的渗透率已超过90%,其技术已经历了四代的演进。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的多址技术是频分多址(FDMA),主要支持语音服务。每个用户的物理层资源是固定的频率划分,采用模拟幅度调制(AM,Amplitude Modulation),与传统的铜线电话或调幅广播电台(AM)类似。模拟的语音信号没有经过信息压缩,语音信息没有信道编码的纠错保护,发射功率也无有效的控制。这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通信质量差(如,有串音—一个有时候能听到其他用户的通话)。由于当时的模拟器件难以集成,终端(俗称“大哥大”)的硬件成本高、体积重量大、价格昂贵,从而使得其普及程度很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的多址技术以时分多址(TDMA)为主(FDMA+TDMA),其基本业务是语音。使用得最广泛的2G制式是欧盟主导制定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在GSM中,无线资源被划分成若干个200kHz带宽的窄带(FDMA),每个窄带中多个用户按照时隙(Time Slot)复用资源(TDMA)。GSM中的模拟语音信号经过信源压缩变成数字信号,数字化语音信号进入信道编码环节进行防错保护。然后,编码之后的语音数据采用数字调制,调制后的信号在发射时使用功率控制技术。这些技术使得传输效率大为提高,系统容量和通信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GSM 的信道编码主要采用分组码和卷积码,算法复杂度较低,性能中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广泛采用码分多址技术(CDMA)。这使得信道的抗干扰能力大为增强。相邻小区可以完全复用相同的频率,从而提升了系统容量。码分多址2000系列(cdma2000、cdma2000EV-DO、cdma2000EV-DV)和宽带码分多址(WCDMA)是3G的两大标准。cdma2000系列主要在北美、韩国和中国等使用,其载波频带宽度为1.25 MHz,相应的国际标准组织是3GPP2。WCDMA的国际标准组织是3GPP,其中,欧洲的厂商和运营商起着重要作用。WCDMA已经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其载波频带宽度为5MHz。为适应更高速率的要求(3G的初期目标为2Mbit/s),cdma2000和WCDMA各自都有演进版,分别是Evolution Data Optimized(EV-DO)和(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3G还有一套标准: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主要由中国公司和一些欧洲公司制定,属于3GPP标准的一部分。TD-SCDMA 在中国有大规模部署。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最标志性的技术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这也体现了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用户期望能有更高的数据速率。根据香农容量公式C=B·log2(1+SNR),提高带宽可以迅速地提高数据速率(容量)。这迫使4G使用更大的带宽(20MHz)。相对CDMA 系统,OFDM/OFDMA 系统能更灵活地使用更大的带宽。
在4G标准制定的初期,世界范围内存在三大标准:超宽带移动通信(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基于IEEE802.16)和长期演进(LTE)。UMB 于2007年年底已基本完成标准制定。但由于运营商缺乏兴趣,UMB目前没有应用。WiMAX早在2007年就形成标准。但由于产业联盟过于松散、商业模式不够健全,WiMAX的应用较少。
LTE的第一个的版本号是Release 8(Rel-8),于2007年9月完成。由于运营商的广泛兴趣,LTE逐渐成为全球最主流的4G移动通信标准。版本8LTE 还不是严格意义的4G标准(俗称为“3.9G”;HSDPA 俗称为“3.5G”;4G的目标为100 Mbit/s;Rel-8 的LTE在20 MHz单载波、单天线下的峰值速率为75 Mbit/s)。所以,从2009年起,3GPP开始了对LTE-Advanced的标准化。作为一个重大的技术迈进,LTE-Advanced 标准的版本编号是Release 10,其性能指标完全达到IMT-Advanced 的要求(Rel-10的LTE在5个20MHz的带宽、单天线下的峰值速率为375 Mbit/s)。
2010年12月,LTE通过载波聚合和更多的天线等技术增强为LTE-Advanced。2012年,LTE-Advanced进一步增强了高阶调制等技术。这时候,3GPP在考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了。经过多年的酝酿,3GPP在2016年3月通过了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新空口(NR)的研究立项(SI),该项目于2017年3月进入协议标准化阶段。经过各公司和研究团体的辛勤工作,3GPP在2017年12月RAN#78次会议上完成了5G-NR的第一个版本(eMBB部分)。
相对4G-LTE,5G-NR引进了较多的新技术(LDPC码、Polar码、大规模MIMO、非正交多址NOMA等)。众所周知,为达到运营商的要求,3GPP对各种技术的选取相当严格,甚至近乎苛刻。1993年发明的Turbo码,在速率较低的3G-WCDMA和4G-LTE尚可使用,但在大带宽、高速率应用中(如20Gbit/s 或更高,这是5G-NR的目标)明显逊于LDPC码。1955年发明的卷积码,已历经三代蜂窝通信(2G、3G、4G)。但其解码性能不具有竞争力,也只好让位于新近提出的Polar码。在将来(如6G),移动通信技术还会进一步发展,这可能会引进其他的编码技术。
书号:978-7-115-47960-0
定价:¥98.00元
鉴于此,本书描述了这些编码方案的原理、应用、复杂度、性能等。本书的特色是,首先,书的内容不仅有对5G-NR协议的解读,也有学术理论介绍;不仅面向无线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可供科研院所的老师和学生作参考。其次,本书有丰富的理论性能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再次,本书涵盖的面较广,包括工业界主流的信道编码方式以及学术界比较关注的新型编码5G-NR信道编码方式。考虑LDPC码和Polar码在NR中的广泛应用,本书对这两类信道编码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閱讀更多 信通傳媒圖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