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企業,“日子蠻好過的”?

睡前聊兩會,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跑兩會的黨報評論君。

有人說,“生命在於綠色,希望在於綠色。”今天是植樹節,我們種下的每一株綠色樹苗,都將是祖國的美好未來。可是,如何看待未來呢?尤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景而言,人們有關注、有期待,也有疑惑、有想法。

拿經濟形勢來說吧,在今年兩會期間,“現狀什麼樣”“未來怎麼樣”等話題,在海內外都備受關注,當然也引來代表委員們的熱議。我們不妨先聽一聽委員們的聲音——

林毅夫委員“為中國經濟投上信心一票”;

楊偉民委員說,“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李稻葵委員認為,“中國經濟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

什么样的企业,“日子蛮好过的”?| 睡前聊两会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雖然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但是經濟學家們一致看好的,是中國發展的時與勢,是中國經濟的底氣與自信。

為啥這麼有自信、有底氣?一位政協委員在討論時,一語道出了其中答案,“觀眾永遠拿不到金牌,只有參賽者才有可能獲得回報”。可以說,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不俗成績、不凡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大家始終葆有一顆奮進的心。從高速增長階段到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要的“高質量發展”不是被動調適的過程,關鍵要主動有為。

經濟發展如此,企業發展也是這樣。正如南存輝委員說的,“凡是那些能夠跟上時代步伐、堅持創新的企業,日子都蠻好過的”。好過,因為理念在變;好過,也因為順勢而為。

什么样的企业,“日子蛮好过的”?| 睡前聊两会

跟上時代,順勢而為,不意味著一哄而上。以培育新興產業為例,什麼都想做,往往是貪多嚼不爛;只有立足本地產業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佈局,才能佔領制高點。丁時勇委員在討論時一針見血地指出,“要聚不要散”。的確,高質量發展在一定意義上是產業聚合、創新升級的過程,倘若跟風扎進新興產業後便漫天散花,不過蜻蜓點水而已,往往做不大、做不好、做不強。

“聚”,也要聚集人才。有數據顯示,我國技術工人求人倍率超過1.5,高級技工求人倍率高達2.0。十多年前就出現的“技工荒”問題,如今仍待解決。這樣的短板需要填補,這樣的關口需要打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9年要對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並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有委員就在採訪中提出,這是要變“羊腸小道”為“陽光大道”。的確,“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人才,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讓渴望成才的人皆可成才,高質量發展才能集聚並釋放出創新型人才這一資源能量。

去年,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燕-10000”米級水下滑翔機,刷新了深海觀測的世界紀錄。這一技術的實驗室負責人吳立新代表說,經略海洋,關鍵技術要靠我們自主研發,前途無量。高質量發展是跨越與突破,立足中國實際、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國經濟的藍海也必將更廣闊。

這正是:時與勢皆備於我,高質量滿懷信心。

大家晚安!

(文 | 李洪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