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觀感憾

隨著社會價值觀念的裂變,促使所有人向金錢、享樂、物慾看齊。婚姻不再以追求幸福的愛情為前提和歸宿,女性為了享樂可以拋棄自己應該擁有的幸福愛情,轉而追求華麗的、奢華的、虛無的生活,甘願委身物慾。而男性只要有金錢基礎,可以用金錢揮霍自己貪婪的慾望,不需要任何純真的愛情來支配自己。當今,很少再有陝北民歌《一對對鴛鴦水上漂》裡描述的情景了,感情在房子、車子、票子、工作和家庭地位等跟前被擊打的支離破碎。

婚戀觀感憾

在縣城,擇偶標準切實的體現了當地的價值觀。優先級是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商人,最後是自由職業。在縣城,男孩找女孩一般會問幹什麼工作的、長相如何、父母是幹什麼的等幾個硬件問題。一般女孩子如果工作在體制內,找對象的成功率是大大的提高,如果再長的漂亮,那就是香餑餑了。女孩找男孩一般會問幹什麼工作的、人怎麼樣、長相如何、個子高低、家庭情況等幾個硬件問題。一般男孩子如果在體制內有工作,而且有房有車,那就好找的多了。

婚戀觀感憾

在縣城,條件好的女孩比條件好的男孩難找對象很多。女孩有體制內工作而且貌美的,單著的也很多。也不能怪男孩沒用,縣城實在是機會太少,男的沒有施展拳腳的空間,大多優質男都去大城市發展了。反觀女孩,只要有編,再打扮一下,就都能算條件好了。如果家裡還行,那就是白富美了。在縣城,對女孩年齡很在意。基本上除了特別貌美的,過了28週歲,介紹的就比較少了。

在縣城,婚嫁也基本上體現了門當戶對,官官聯姻、官商聯姻是縣城上流社會的一個趨勢和模式了。在縣城,有王子找灰姑娘的事情,但是很少聽說有公主找窮屌絲的先例。窮二代要實現屌絲逆襲,除非你的學歷、才華、工作所散發出的光芒掩蓋了你的家庭出身等所有問題。

在縣城,結婚前,女方跟男方要房子、車子、彩禮錢、金銀首飾錢、零花錢,基本上是一樣不能少的。家境好的,準備的妥妥帖帖;家境一般的,要借錢貸款籌備,真是結一次婚,窮了老子富了兒。

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社會風氣,老人辛辛苦苦攢一輩子錢就是為了兒女結婚,年輕人不去奮鬥和拼搏,不去體驗生活的艱辛與困苦,坐享其成。這是社會發展的一種悲哀,而且一代傳一代,又是教育的悲哀。在我看來,年輕人結婚,自己有本事買輛奧迪,沒本事就買輛雅迪,不要拿父母的辛苦錢去揮霍,不要拿借錢貸款炫耀自己的不成熟。

《平凡的世界》裡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誰讓你讀了這麼多書,又知道了雙水村以外還有個大世界……如果從小你就在這個天地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經過幾年的辛勞,像大哥一樣娶個滿意的媳婦,生個胖兒子,加上你的體魄,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莊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這種不能為周圍人所理解的苦惱。”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不知所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