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步當年輸給滴滴,很可能只是因為這個細節

編|單仁行 範煒典

1

趁著元旦假期出去旅遊,本該是一件愜意的事,只不過呢,我有一個同事旅遊回來就說自己被某個旅遊平臺跟房東聯手"碰瓷"了。

我就問他是怎麼一回事,他說,他在愛彼迎上訂了一晚民宿,那家民宿主頁看上去文藝範十足,結果去到了才發現,整個房間就在一棟老舊的居民樓裡,面積沒有描述的大,隔音還很差。

優步當年輸給滴滴,很可能只是因為這個細節

▲愛彼迎APP

最氣人的事,他上廁所扔了兩張紙巾在馬桶裡,居然還衝不下去,房東還找他要管道疏通費。

他想說這不合理,就打了愛彼迎的客服電話,結果倒好,等了快3分鐘,中英文的愛彼迎客服都沒人接聽,而且他一下機,就接到了所謂的費用仲裁結果,完全就是偏向於房東,他只能氣憤地掏錢,然後刪掉手機的愛彼迎,改用別的APP。

這個故事雖然有點慘,但也反映了一個十幾年來一直存在的現象。

那就是,大部分入華的跨國企業,都沒有本土的企業會“唸經”。

2

比如上面提到的愛彼迎,在國外憑藉共享房屋聲名鵲起,但到了國內,卻被自己的“學生”,像是小豬短租、途家等圍剿,佔領不到國內的市場。

實際上, 自千禧年以來,跨國企業在跟本土企業的對抗中,吃的敗仗遠多過勝仗,比如滴滴戰勝優步,bat三巨頭對抗國外三巨頭,更別提像是格力、海爾、TCL這些個老牌製造業企業,都在"對外"作戰中,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跨國企業的體量跟資本,是本土企業的好幾倍甚至幾十倍,怎麼還會輸呢?

問題還是出在了這三個地方。

3

第一,在開拓國內市場的過程裡,走過的彎路遠比正確的多。

就拿愛彼迎來說,在剛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國內已經有很多對手了,這時候把資源、權益向房東傾斜沒有錯,但在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之後,用戶價值跟用戶體驗,才是穩住市場份額,擴大市場的關鍵,而愛彼迎還是把重心放在了房源上,忽略了用戶的作用。

沒有用戶,你再多的房源,是要租給誰住呢?

第二,沒有根據本土需求,做出相應的本土化創新。

簡單來說,就是不接地氣。

比如優步,不管是產品界面還是叫車流程,都比當時的滴滴要好,但滴滴有一個開發票的功能,是優步所沒有的,這對於需要報銷車費的用戶群體來說,自然會首選滴滴。

優步當年輸給滴滴,很可能只是因為這個細節

▲滴滴的開發票功能,讓滴滴成為商旅人士的首選

第三,決策反饋流程慢,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場商戰裡,效率,往往是勝敗的關鍵所在。

但很多跨國企業,當他們想根據中國市場情況做出本地化調整的時候,彙報給總部的時候,就經常會因為耗時太久而無法實施,當反饋下來的時候,本土企業已經把它們甩開了不止一點點。

比如阿里的老對手易趣,就曾經出現過一個簡單的文字描述錯誤,九個月沒有得到解決,導致ebay的總裁拍桌子怒斥硅谷的總負責人。

4

當然,跨過企業敗走國內的原因可能遠不止上面提到的這些,其中最重要的,還得是我們的本土企業,它們是怎麼能做到在體量跟實力遠不如對方的情況下,戰勝對手的呢?

在大量的總結之後,我發現這些企業身上,都有近乎相同的三個基本素質。

第一,把用戶需求放在首位,尤其是製造型企業。

在我們看來,傳統制造業都有點老派,但是海爾的官微就做得很有意思,它會收集用戶的評論、反饋,來對自家產品做出調整,把用戶需求放在首位。

比如它的冰箱可以做到在生產線上給每一個用戶做定製工作,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海爾會告訴用戶,你的冰箱什麼時候定製完成,什麼時候能送到你的家裡,是要選擇節假日送,還是工作日送等等。

第二,為了設計出更符合國人需求的好產品,不斷創新不斷學習。

我們有一家做電力設備的學員企業叫赫茲曼,在國內的電力設備行業裡,它的產品算得上數一數二。

它跟其他同行不同的是,別人家去外國工廠學習,是直接把產品拿過來,而他們則是把整套的製造工藝、製造流程,都拿了過來,並且做出持續優化,通過不斷的深度學習、改良創新,來讓自己的產品符合國家的各項標準,甚至是成為行業標準。

比如業界常規的斷電恢復一般是2秒,它做到了0.2秒,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電就自動恢復了。

第三,管理上不拘於形,重在反應迅捷、靈活應變。

比如海爾就推出過一種“人單合一”的管理模式,而且在內部推行了13年之久。

而要做到“人單合一”,需要有兩個主要要素的變化。第一個要素是組織,第二個要素是薪酬。

優步當年輸給滴滴,很可能只是因為這個細節

▲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

為此,海爾把1.2萬名中層管理者全部去掉,要麼在海爾平臺自主創業,要麼離開。

在薪酬方面,海爾把薪酬機制從企業定好薪水按月發放這種傳統的形式,變成用戶付薪,創造出用戶價值,就可以分享價值,如果不能,那這個小組織就必須解散。

也就是說,在“人單合一”的機制下,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每個人都是創客,每個人都需要為了用戶價值,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致,才能保證自己不被淘汰,企業能夠立足於任何時代。

5

總的來說,本土企業要想扛住跨國企業的"入侵",就要做到:

用戶需求,要靠產品滿足;產品雖好,要靠管理實現。

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迎潮而立,敢為天下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