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上萬很普通?在當下社會到底算什麼水平

依據我身邊的經驗,在二三線城市的年輕人,月薪基本會穩定在四千左右。我是山東的,山東這邊拿得上臺面的城市,就舉青島吧,認識的一個做房產銷售的姑娘,從濟南打拼到青島,天天加班,工資在五六千左右。一個朋友做攝影的工作室,作為領頭人,工資也才拿四千多。

而在發達一些的地方,同等資質的年輕人,月薪大概會翻番。我一個朋友跟我講她的小閨蜜,在深圳做文員,連ppt也做不好的主兒,在深圳拿六千。

而題主你在知乎見到的月薪過萬的,大多數是有點兒本事的那種。

月薪上萬很普通?在當下社會到底算什麼水平

我一個學妹就這種人,有點兒本事,上大學的時候就很活躍,畢業去了北京做金融,月薪好像剛去就過萬了。她的朋友圈和知乎裡那些大神一樣,天天就是配個蘋果在咖啡廳裡在辦公室裡寫表格,要不然就是新馬泰旅遊,還養了只拉布拉多。去年人家還結婚了,在北京,據說是男友炒股掙了錢。

所以我覺得月薪過萬不算普遍。

第一月薪過萬,得滿足你有本事或者踩了狗屎,或者有本事到隨便踩狗屎。會鑽營,會取巧,會吃苦,會進取,哪一樣幹到極致,月薪過萬都不是夢。有能耐,到哪兒都吃香。而我們很大一部分人,既沒有本事,也沒把握好環境。有的人北京待好幾年工資都上不了五位數,有的人就能。這沒法說,成功的途徑很多,但哪一條路都不會特別好走。

第二是行業的問題。恕我見識少,我是沒見過技術要求低的崗位上出現過月薪過萬的人。平時打個表格的小職員,公司呼來喝去的,哪能過萬啊。你看那些發帖的,做銷售的,幹工程的,自主創業的,哪有個街道清潔的的出來說自己月薪過萬。而從目前的環境看,技術要求低的崗位,仍然是主流啊,畢竟是基層。基層待遇好了,誰還想著往上爬啊是吧。

月薪上萬很普通?在當下社會到底算什麼水平

第三就是某些答主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不少人有虛榮心,無可厚非,但很多人的虛榮心和本身的價值不匹配。你說你用的是蘋果嘴上抹的是YSL挎的是香奈兒去的是遊輪度假,家裡擺的是頂配電腦外加所有主機約的是極品大長腿,可有多少是真正靠自己,不是靠著家庭背景和另一半得來的,有多少是在自己月薪過萬的承受範圍內得來的。有的人,父母給買套房覺得是自己的,另一半給買到購物車清空覺得是自己的,還著上萬的花唄覺得是自己的。拜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主兒,自己心裡沒點兒數是怎麼著。

還有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普遍這個詞兒怎麼定義。

我是覺得,十個人裡面,一個人月薪過萬我就認為這事兒普遍了。

但現在的情況是,一個部門上百個人,就管理層那麼兩三個圈子掙得多,在社交圈子裡一曬,人們就覺得普遍。

網絡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也拉低了人們的智商和下限。

最後在這裡小小地奉勸一下大夥兒。

月薪過萬,如果你是有技術或者有背景或者有能力的前提下,兩到三年就可以達到。

而如果技術不過關或者沒有背景或者能力不足,可能你一輩子都達不到。

月薪上萬很普通?在當下社會到底算什麼水平

綜上,我覺得不算普遍。

月薪過萬的人雖然很多,真的很多。

但這世上,多的還是苟且著的普通人。

有同志提到倖存者偏差的問題,簡單解釋下就是你在什麼階段就只能看到什麼階段的人。我的話,個人認為自己的答案是在規避這個,因為舉例中出現的既有普通人也有幹得不錯的人,下面還補充了一個真正的有錢人。我相信我所舉的例子,算是目前年輕人中的常態。

我沒有多少北上廣的朋友,但我知道的一點是,無論在哪兒,“土著”永遠是最賺便宜,過得最好,最不用擔心工資問題的。所以很多人不管年輕多麼倔強,最後都灰溜溜地回家了。

原先認識個三線城市的富二代,人挺謙和的,畢業以後就進了他爸爸的公司,一個月拿五六千。可人家沒有抱怨什麼,把所有資金都賠在了自己的創業項目上,最後安安穩穩地在他爹買的大豪宅裡準備結婚。

月薪上萬很普通?在當下社會到底算什麼水平

還認識一個上海的網友,去年結婚,比我小兩歲,在本地念書找女朋友,沒聽說有工作,朋友圈裡天天開著豪車帶女朋友玩。

而很多不是本地人的,月薪過萬根本不夠活。例如北京吧,我知道的一個月三千,吃飯也得花個三千吧,平時還得有開銷啥的,一個月一萬左右,甚至剩不下幾百塊錢。你說過了一萬吧,又想搬家;過了五萬吧,還想買房。可你看看那兒的房價,是真讓人頭疼。退一步,二線城市的房價同樣的讓月薪過萬的人都負擔不起。我舉例煙臺,最偏遠的南火車站附近,房價八千多一平。你說一萬多的月薪,你買得起嗎。

說個很殘酷的事兒。

我爹從剛剛成年就在我們這個小縣城當了國企的工人,到現在即將退休,都沒月薪過萬。

所以你想月薪過萬?要麼你本地背景厚,要麼你學門好技術,要麼你提升能力,鑽營的能力也好,工作的能力也好。

投胎沒投好,政策達不到,年輕耽擱了,沒趕上好時代。

現在說這些,好聽是好聽,沒用啊。

要麼混吃等死,要麼,就站著再拼一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