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傳媒:繼續突破

分眾傳媒:繼續突破

有個段子說“人的一生有三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納稅和分眾傳媒。”大家應該都知道分眾傳媒是幹嘛的——在電梯裡賣廣告的。

2015年,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登陸A股。之後股價走勢上天入地,悲喜交集:

第一階段:2015年下半年,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年底股價衝到一個歷史高點,完美避開股災1.0。

第二階段:借殼重組完成,沒了炒作的由頭,又趕上2016年初的熔斷股災2.0,股價暴跌,持續在七八塊左右徘徊。

第三階段:業績增長,趕上白馬行情。分眾趕上2017年的白馬行情,股價快速增長,2018年2月,再次創出高點。

第四階段:熊市跌跌不休。熊市疊加業績下滑,外加解禁股壓力、競爭對手造勢,股價持續下跌,一直跌到現在。

分眾傳媒:繼續突破

關於分眾,我覺得仍然是有成長空間的。分眾傳媒佔了行業70%的份額,壟斷特性明顯。雖然說壟斷意味著成長性不足,但其仍然具有不可小覷的成長性。

按照江南春的規劃,到2018年底,自營電梯媒體資源點位要擴張到300萬個,終端日覆蓋超過3億主流人群(2019年的目標是達到500萬終端,日覆蓋5億的主流人群)。

這些資源點位陸續投入使用,其成本也將陸續先於營業收入體現在報表上,給下半年報表利潤造成壓力。

然而,資源點位的投入,推動分眾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只是遲早的事。正常推測,至遲2019年一季報,就能看到大部分新增資源點位帶來的營收增長了。拉長視角看,分眾的盈利能力是被加強而不是削弱了。

從分眾的最新資源及收入來看,更加聚焦了。樓宇媒體營收增長30.5%,佔營業收入比例提升至81.2%;影院媒體營收增長19%,佔營業收入比例約16.8%;其他營收下降33.7%,佔比萎縮至不到2%。

總體來看,公司是按照規劃,繼續收縮賣場及其他媒體分佈,聚焦於電梯媒體和影院媒體,尤其是電梯媒體。

綜合考慮今後面臨的終端擴張、售價提升、行業復甦、增值稅率降低等正面因素,同時有對手貼身逼搶可能迫使成本提高、政府退稅總量的逐步減少,以及新拓展區域盈利能力相對下降等負面因素,大略可按照過去十年營收增長速度估算未來幾年的淨利潤增長,將分眾三年後(2021年)淨利潤規模估算為100億。

屆時按照25倍市盈率的合理估值考慮,對應2500億市值,相對當前約1000億左右市值,仍然有成長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