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是如何從一個諸侯國,成長為一方霸主的?

春秋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十分特殊但是卻十分重要的一個時期,因為周王朝對於權利的把控過於貧弱,諸侯各國都各自佔山為王自立為國,在這個時期周王朝所建立的禮樂制度逐漸崩壞,而在新的秩序還沒有建立之時,各個諸侯國開始互相攻打擴張,開始了各自的稱霸之路,而最早的一位霸主便是齊國,齊國是如何從一個諸侯國成長為一方霸主的呢?

齊國是如何從一個諸侯國,成長為一方霸主的?

在春秋初期,整個周王朝形式出現了顛覆性的鉅變,周王室對於權利把控不住,諸侯崛起,而同時周邊的少數民族也不斷擴大開始騷擾中原之中,齊國在此時還只是一個緊靠東海的諸侯國,但是發現了這個千載難逢的稱霸機遇之後,立刻開始了他的行動,自姜太公呂尚建國之後,根據齊國的地理位置以及現實情況提出了一個適合齊國發展的治國戰略,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適當調整禮樂在此地的試行方式,而且因為齊國沿海,發展工商之業,也好適應在此地的漁鹽業發展基礎,而這些治國方陣成為了齊國發展的有力開端。

齊國是如何從一個諸侯國,成長為一方霸主的?

在齊國初期的齊僖公以及較早的齊莊公都是十分有作為的君主,在他們執政時期,嚴格的遵循了呂尚對於齊國發展的戰略,因地制宜,利用齊國最為優勢的漁鹽資源,大力發展工商業,而且讓女工進行紡織,同樣發展了國內的農業和紡織業,在這些基礎工業的發展逐漸完善的情況下,齊國的人口越來越多,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成為了最東方的經濟大國,而且這兩位君主對於政治的作為讓國家井井有條,政府各個機構的協調能力良好,百姓也得以安居樂業,整個齊國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形式。

齊國是如何從一個諸侯國,成長為一方霸主的?

但是到了齊襄公當政之後,整個齊國內部形式急轉而下,因為齊襄公對於政治方面荒淫無度,而且性情殘暴,政令反覆無常,不但喜好殺虐,而且常常欺瞞大臣並且生活極其淫亂,再這樣的情況之下,作為一國之君,不但治國無方,而且對於下面的臣子十分殘暴,並且對於禮樂制度的蔑視直接導致了公孫無知以及管至父開始謀劃叛亂,並且直接刺殺了齊襄公,但是在公孫無知當政之後更是不下於齊襄公的暴虐,結果同樣導致被刺殺,兩位君主的死直接導致了齊國內部陷入混亂。

齊國是如何從一個諸侯國,成長為一方霸主的?

此時齊國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選繼任君主,但是在很久之前齊襄公出逃的兩位弟弟,以為是管仲為之輔佐,魯國對其支持的公子糾,另一位是鮑叔牙輔佐,齊國國卿支持的公子小白,這兩位站了出來開始對齊國的國君之位進行爭奪,但是最終因為公子小白有著齊國高氏和國氏兩家卿族的秘密扶持,先入為主,成為齊國君主,史稱齊桓公,齊國的混亂局面才就此得以平息。

齊國是如何從一個諸侯國,成長為一方霸主的?

在齊桓公繼位之後,對於當初和自己搶奪王位的事情念念不忘,尤其是其中有魯國參與其中,讓齊桓公大為惱火,所以在上任之後立刻開始對魯國進行了報復行動,公元前684年,齊桓公親帥部隊討伐魯國,在長勺展開大戰,結果被魯軍打的大敗而歸,但是齊桓公並不甘心,於是聯合宋國再次一起討伐魯國,結果兩國聯軍又被魯國打的大敗而歸,這兩場戰爭接連失利讓齊桓公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作為一個有抱負的開明君主,面對兩場戰鬥的連續戰敗,開始了對於國內形勢的反思。

齊國是如何從一個諸侯國,成長為一方霸主的?

首先他認識到了齊國因為之前長期的內亂和戰爭,已經讓齊國國力大不如前,在此時春秋之際已經形成了劣勢地位,在認清並且承認了現實的不利之後,一改武力外交的方針,開始對內部進行改革,齊桓公隨即廣納賢士,而鮑叔牙看到齊桓公如今認真搜尋人才,變推舉了管仲作為人選,齊桓公聽從了鮑叔牙的建議,重用管仲,而且破格提拔為上卿,尊為仲父,並且全力支撐管仲的國內改革,而且管仲也十分盡心盡力,對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四大方面進行了十分強有力的改革,讓齊國終於一躍成為春秋強國,並且在之後進一步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齊國是如何從一個諸侯國,成長為一方霸主的?

而齊桓公對於國內形勢的冷靜思考,對於治理國家的決心和管仲鮑叔牙對於其的輔佐,這些綜合因素奠定了齊國稱霸的基礎,讓齊國在這段時間能夠潛心發展,為後面的稱霸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