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得罪中國,中澳經濟卻保持“有來有往”!背後最大原因曝光?

近年來,中澳之間雖然在經濟上仍然保持在"有來有往",但在不少明眼人看來,這都是得益於

2015年中澳簽訂的中澳自貿協定,在這一紙證書之下,在很多與中國有關的事情上,哪怕澳大利亞處理得並不合理,卻也能得以保命。

多次得罪中國,中澳經濟卻保持“有來有往”!背後最大原因曝光?

在這份自貿協定生效之後,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大大增加,在鐵礦石、煤炭等商品的進口商,也在不遺餘力地光顧澳大利亞。去年中國從澳大利亞購買了8900萬噸煤炭,總價值達107億美元,還從澳大利亞進口了7.24億噸鐵礦石,幾乎佔據中國進口鐵礦石總量的7成。

然而,去年,在華為安全風波的問題上,澳大利亞卻是毫不猶豫地跟隨美國禁用華為。並且還嘴硬地表示,禁止華為是處於本國安全考慮,哪怕美國同意試用華為,澳大利亞也仍然會禁止。在此之前,華為科技公司可是兢兢業業為澳大利亞當地服務了14年,而澳大利亞的"驅逐令"卻是說來就來。

多次得罪中國,中澳經濟卻保持“有來有往”!背後最大原因曝光?

在澳大利亞屢次對中國報以小人之心後,中國也漸漸失去對澳大利亞的信心。截至2018財年,中國對澳投資的金額下滑了40%——從前一年的389億澳元下跌至237億澳元。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額度暴跌40%,中國對澳投資批准額已經退居第二。除此以外,還有消息傳出,中國將不會大量進口澳大利亞煤炭。

3月12日,澳大利亞前貿易部長安德魯·羅布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採訪表示,在美國的推動下,對中國崛起的國家安全擔憂掩蓋了經濟和政治利益。他呼籲澳大利亞在對華關係上,應該要與更廣泛的經濟關係聯繫起來考慮。據瞭解,羅布正是促成澳大利亞擁有中澳自貿協定這一"護身符"的關鍵人物。

多次得罪中國,中澳經濟卻保持“有來有往”!背後最大原因曝光?

據悉,羅布還在採訪中透露對前總理,前安全機構的不滿,認為他們在刻意煽動反華情緒,導致中澳關係陷入低點。近日,澳大利亞出臺的多個經濟數據都表現疲軟,在失去中國買家的青睞下,澳大利亞若再不知悔改跟從美國,哪怕有了護身符,最後恐怕也無法落得好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