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寶寶叛逆期”,該怎樣順利度過?

寶寶快要兩歲了,家裡的“小乖乖”,突然變成了讓人頭疼的“熊孩子”。

“來吃飯了~”

“不吃!”

”寶寶,叫阿姨——“

”不阿姨!“

“寶寶,把玩具撿起來好不好?”

“不要!”

”不“成了孩子的”口頭禪“。無論你說什麼,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不,不要“。有沒有一種想把孩子扔掉的衝動?

可怕的“寶寶叛逆期”,該怎樣順利度過?

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叛逆期已經來了,考驗各位家長的時候也到啦。

納尼?不是青春期的孩子才會叛逆嗎?

事實上,人的一生會有三次叛逆期。2-3歲左右就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寶寶叛逆期”

處於叛逆期的寶寶,主要表現是以自我為中心,情緒上變化無常,經常做出對抗性的舉動引起大人注意。

此時,教養方式如果不跟著變,孩子會變得更加難以捉摸,不僅讓家長們受折磨,也會影響孩子後續的性格發展。

可怕的“寶寶叛逆期”,該怎樣順利度過?

叛逆期的寶寶都有哪些可怕的表現呢?

  • 愛唱反調。

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是大人你說你的,我還做我的。任憑你怎樣講道理,他自巋然不動。

或者越是禁止的事情,他偏要去做。

  • 破壞慾強。

故意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撕書、拆家,還容易跟別的孩子起衝突。攻擊性強,動不動晃著小手要打人。

  • 愛逞強。

有了主見,吃飯的時候要自己拿筷子,穿衣服穿鞋非要自己動手。洗澡也要自己來,不願意讓大人插手,卻經常把事情弄得一團糟。

  • 固執。

比如喜歡毛絨玩具,就隨時隨地抱著,沒有不行;不顧季節,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想要的東西沒有被滿足,動不動就哭鬧……

  • 頻繁挑戰大人的底線。

故意破壞之前訂好的規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為了達到某種要求,和父母談條件。

可怕的“寶寶叛逆期”,該怎樣順利度過?

首先咱們得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原因一:自我表達的需求

從最初的咿咿呀呀,到能吐露出詞語、簡單的句子,對孩子來說絕對是一個質的飛躍。

寶寶開始有了主見,孩子有了自我表達的能力。他們需要別人也知道這一點。

但是由於還不能準確地表現出內心的想法和需求,容易被家長忽視或者產生誤解。這時他們會用叛逆的方式來提醒。

可怕的“寶寶叛逆期”,該怎樣順利度過?

原因二:遊戲心理

小孩子通常都有一種遊戲的心理。你不讓做的事情,他們反而會覺得好玩兒。

你說不能在地上亂畫,他偏要畫得到處都是,身上也弄得髒兮兮;你說別玩水,他卻把衛生間變成池塘……

既然搞破壞是快樂之源,才不管你說什麼呢?

原因三:單向思維

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是單向思維,大腦不會拐彎,又相當以自我為中心,凡事按照想法來,比較固執。

而且他們還不知道如何對付自己的情感,只好用最原始的方式——發脾氣、打人、扔玩具。既是發洩,也是與外界的溝通。

可怕的“寶寶叛逆期”,該怎樣順利度過?

教你幾招,幫寶寶度過叛逆期

一、溝通比命令很有效。

對孩子提出要求,說兩遍就夠了。如果沒反應,不妨先深呼吸冷靜下,別讓孩子破了功。

然後蹲下來面對孩子,等孩子逐漸把目光轉移到你身上,有了目光交流,表情交流後,就可以用最簡潔的話告訴孩子做什麼了。

注意,不要用命令式的語氣。家長口氣衝,孩子的反應就會相應激烈,語氣平和但要讓孩子知道你應該怎樣做,才是父母要引導的。

可怕的“寶寶叛逆期”,該怎樣順利度過?

二、尊重寶寶的選擇。

這個年齡的寶寶自我意識非常強烈,所以要試著傾聽孩子的意見,讓他自己拿主意,而不是用父母的身份來打壓他。

比如先給孩子提供幾個合適的選擇,再由他決定今天吃什麼,更喜歡什麼樣子的衣服?

這樣能給寶寶自己做主的感覺,又避免他隨心所欲。

可怕的“寶寶叛逆期”,該怎樣順利度過?

三、制定規則。

家長們可以通過制定家規來規範孩子的行為。要讓孩子明白,每個家庭成員都要遵守規矩,不能因為你是小孩子就例外。

所以,父母首先要起到模範作用,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比如孩子不肯好好吃飯,大人沒有必要追著喂。制定一個就餐規則——如果吃飯拖拖拉拉,別人都吃完了你還沒有,不好意思,要收拾碗筷了。沒有東西吃,就餓到下一頓。

如果還不長心,就如法炮製多試幾次,千萬不可以妥協。

可怕的“寶寶叛逆期”,該怎樣順利度過?

四、不要傷害孩子的尊嚴。

“叛逆期”的孩子有時候非常不可理喻,有的家長可能會在外人面前抱怨孩子,脾氣暴的家長甚至非打則罵。

再小的孩子也是有尊嚴的,這個時期本來就已經很敏感了,以暴制暴只會讓他們心理上更加牴觸。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可以等遠離人群的時候再耐心管教。

可怕的“寶寶叛逆期”,該怎樣順利度過?

五、引導孩子表達情感。

讓孩子理解“生氣”的意思,教他如何表達情感。

告訴孩子,生氣可以說出來,不必用扔東西、打人的方式來表現。

六、全家人統一戰線。

孩子很容易就摸清每個家長的脾氣,比如大部分家庭中都是一方唱紅臉一方唱白臉,或者家裡有老人的會縱容孩子。

當孩子明白誰比較好說話,就習慣找“保護傘”尋求庇護或提要求。所以家裡人一定要統一戰線,對待孩子堅持同樣的教育原則,不能輕易妥協。


有福利,歡迎你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