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第一水上力量”的長江天險,竟被多鐸這一招輕易破了?


“西太平洋第一水上力量”的長江天險,竟被多鐸這一招輕易破了?



1644年末清軍正式對南明宣戰,但馬士英還是把手中的王牌江北四鎮丟出去對付左良玉部,對長江防線不聞不問。面對史可法等人的質疑,馬士英還舉出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的例子給己方打氣,認為清軍不可能一戰就搞定“江左之地”,首要任務依舊是撕逼。南明的其他大臣可沒有這麼心大,他們要求鄭鴻魁帶著網友們口中西太平洋最強水上力量鄭家水師守住長江。


“西太平洋第一水上力量”的長江天險,竟被多鐸這一招輕易破了?



鄭芝龍起家時鄭鴻魁就和鄭芝虎、鄭芝豹一樣是鄭家水師的中堅力量,經歷過和李魁奇、劉香等海上強人的苦戰,實戰經驗豐富。他在弘光政權中擔任鎮江總兵職務,本職工作就是保住長江防線。當時的鄭成功還是錢謙益新收一年的學生,沒有任何軍事經驗。鄭鴻魁手下人馬、船隻不詳,比清軍強是肯定的。但打臉的是旱鴨子的八旗軍接連突破了長江防線,鄭家水師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西太平洋第一水上力量”的長江天險,竟被多鐸這一招輕易破了?



1645年五月初五,滿清八旗終於飲馬揚子江。第二天八旗軍在長江北岸進行武裝圍觀,鄭鴻逵和老鄉黃斌卿、江西人黃蜚(黃龍的侄子,明軍在東北的水師總管,後撤到鎮江)也帶著優勢水上兵力在瓜州等地看戲。當天夜裡多鐸等人大概是從三國演義中得到了靈感,命令清軍大量釋放無人木筏,造成渡江假象,明軍開始不斷放炮,命中了大量無人木筏。


“西太平洋第一水上力量”的長江天險,竟被多鐸這一招輕易破了?



鄭鴻逵等人趕緊報捷,稱已經打退了清軍進攻。同時龍潭水馬驛(在南京市棲霞區)等地也上報了清軍木筏試圖渡江的消息,但馬士英選擇了鴕鳥政策,他讓家鄉貴州來的黔兵把自家府邸守的水洩不通,生怕政敵乘機做了自己(復社中可是有不少類似於黃宗羲這樣敢於動手的實幹派)。


“西太平洋第一水上力量”的長江天險,竟被多鐸這一招輕易破了?



五月初八多鐸終於等來了大霧,他一面讓清軍渡江(小部分),一面讓讓水師潛至南岸,在長江之西、離瓜洲十五里的地方等待。清軍的一隻奇兵還在大霧中靠微弱的月光為指引佔領了瓜州,他們緊急把大量的屏門、柵欄、竹椅、木桌製為木排,還在桌椅的腳上紮上火把、點上燈燭,木排上還佈滿了稻草人。木排趕工完畢後,清軍開始大量用槍炮給它們送行,造成了清軍水師乘機進攻的假象。對面的明軍水兵則集中火力對著這些木排開火,浪費了大量彈藥,更浪費了寶貴的反登陸時間。清軍水軍在五更時分(3-5點)全部渡江,並把陸軍主力源源不斷地接到對岸。


“西太平洋第一水上力量”的長江天險,竟被多鐸這一招輕易破了?



渡江後的清軍還在多處同時擊鼓吹螺,造成己方人數眾多的假象,再次延緩了明軍的反擊時間。第一波反擊清軍的明軍剛列陣完畢就被清軍秒殺,造成了明軍的連鎖崩盤。鄭鄭鴻逵、黃斌卿等人帶著當時水上戰力第一的福建人匆忙撤到海上(後來的吳三桂反清水師將領也是福建人),讓出了長江天塹。


“西太平洋第一水上力量”的長江天險,竟被多鐸這一招輕易破了?



在這場戰鬥中鄭鴻逵毫無主動精神,他和哥哥鄭芝龍一樣在進行政治投機生怕折了本錢,所以被多鐸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滿盤皆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