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撰文之前,我就已經在考慮要不把當年玩耳機之初,關於該怎麼選Westone、Shure和UE的過程寫成一個故事。但後來覺得,UE已經在當年“UE299”的事件之後被髮燒友淡忘,而Shure相當“沉穩”的更新產品速度也完全不如現在的Westone那麼“任性”。如果這樣的話,那還不如好好地說這次試玩的主角——Westone UM Pro 30(插句題外話,雖然包裝換了,但沒有New的字樣,沿用以往的名字)。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Westone目前在售共有三個系列,分別是針對普通音樂愛好者的“W”系列,針對舞臺監聽用途的“UM Pro”系列,以及能夠兼顧音樂創作、返聽及聆聽環境音的“AM Pro”系列。隨著耳機市場的紅火,“W”系列早已換過一次造型,並且還推出更多單元的高端產品;再加上這次突如其來的“UM Pro”系列的更新大行動,多系列、勤換殼的Westone真的要比市場上很多非定製耳機品牌“任性”多了。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手上的這條Westone UM Pro 30是該系列中的三單元產品,透明外殼和MMCX插針這些都與舊款一樣,但通過網媒的圖片和官網說明,其實新舊款之間並非“舊瓶換新酒”那麼簡單。首先單從外形來講,同樣是透明外殼,新版本要比以往更容易看到單元內部,而且亦增添了顏色標誌,不同的顏色就代表不同的單元數量。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至於從細節來看,採用Westone True-Fit專利技術帶來更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所以新的Westone UM Pro 30的腔體配合合適的耳套,是能夠帶來不亞於定製耳機的舒適度。而這裡就需要注意了,導管和插針位置是很影響佩戴的,通過對比其實是發現新款的導管角度不同了,入耳變得更深;插針位也做了小小變化,使佩戴時線材更容易繞耳朵。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至於配件方面,除了非常良心的尺寸、材質不同的耳機套外,硬質防水耳機盒是不是讓大家覺得耳機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呢?另外,跟機的配線是“麻花辮”,EPIC編織雙絞線。這種從很久以前Westone就用的雙絞線所具備的較低“聽診器效應”,出外戴著自然會覺得更加安心。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那麼,外形的不同講完了,那麼內在的聲音表現又有何不同?整體來講,新的Westone UM Pro 30的中高頻延伸、低頻的下潛速度以及解析力有了變化。通過押尾光太郎的《Tussie mussie II ~loves cinema~》,在依然還原精準、結像清晰的吉他樂音之中,能聽出在彈奏音調較高的音時沒有被削去的感覺,而且那種聲音也聽著也很自然,沒有刻意的渲染。在聽山本剛三重奏《What a wonderful world》同名歌曲中的大提琴Solo,難以控制的中低音變得爽快不少,同時得益於解析力的提升,兩張專輯中的一些彈奏時的巧妙細節,聽起來更容易,更讓人感嘆這些演奏家的好技藝。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至於不足之處,Westone UM Pro 30縱使怎麼更新,它也只是一條三單元的耳機,雖然我不是一位“唯單元數量論”的信徒,但在分頻處理得當的前提下,多單元所表現的信息量始終是有優勢;所以對於有更高要求的用家,同系列中還有更高一級的UM Pro 50可以選擇。至於聲音之中的瑕疵,那麼無疑是通透度這裡了,雖然新的Westone UM Pro 30所營造出來的是一種比較圓潤、明朗且密度適中的聲音,但稍微的通透度不足依然會讓某些用家在聽ACG類曲目時,覺得不夠“萌”。但若然與我一樣喜歡聽港臺流行的話,反倒是不成問題的。

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還有什麼不同?

結:除了任性,新的Westone UM Pro 30確實還有很多的不同。更好的佩戴,不同的聲音,對於信賴老牌和還沒想做定製耳機的燒友來講,這耳機是否會讓您心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