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押了別墅和酒店的華誼,淡定迴應債務問題,是哪來的底氣?

在半個多月前,信用評級機構中誠國際就決定將華誼兄弟"16華誼兄弟MTN001"及"18華誼兄弟CP001"兩項債項的信用等級列入觀察名單。

質押了別墅和酒店的華誼,淡定回應債務問題,是哪來的底氣?

因為華誼兄弟要在今年1月和4月總共要償付29億元,而現在的華誼應該是拿不出來這些錢。為此,華裔幾乎將所有能抵押的東西都抵押了,這個年過的可能有點慘,華誼究竟是遇到了什麼樣的危機呢?

華誼的危機及應對

華誼兄弟的名氣還是挺大的,看起來經營的也不錯,怎麼會背上這麼大的債務?這筆債務是華誼在2016年1月和4月分別發行了22億和7億的債券,而債券評級方認為,影視行業的政策不一樣了,而且華誼在影視和投資上面的收益都不怎麼好,能不能兌付肯定是指的考慮的。

而華誼在面對危機時非常樂觀,隨後一系列的操作就堅持了"欠債還錢"的思想,就算砸鍋賣鐵,也不能欠錢不還。華誼年報上顯示,公司賬面上只有不到30億,這個錢要是拿來還債,那華誼明天就能直接關門了。於是,華誼真的砸鍋賣鐵了。

質押了別墅和酒店的華誼,淡定回應債務問題,是哪來的底氣?

可能是因為華誼現在的業務開展比較順利,資金運轉也比較正常,在跟一些金融機構溝通後,華誼也順利的借到了錢。

用手中的股權進行了質押擔保,向5銀行授信25億元。

將不動產做了質押,裡面包括三棟別墅、度假酒店和自有房產。

甚至還用了7部的影片收益、以及10家全資影院管理公司未來票房收益。

如果是抵押的話,抵押物還能在自己的手裡。華誼兄弟必須將質押的這些財務移交給債務人。也就是說,在華誼將質押得來的錢財按時全部歸還之後,自己的東西才會被返還。這樣看來,犧牲有點大啊。

質押了別墅和酒店的華誼,淡定回應債務問題,是哪來的底氣?

行業內部競爭

華誼在上市的時候,還只是個單純的電影公司。2012和2013年,華誼的電影票房市場份額都超過了20%,在整個行業都是首位的。

但是這個行業的發展很快,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聲名鵲起,像在喜劇方面的開心麻花,代表作品《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等。

而2014年阿里巴巴收購了阿里影業,背靠"金主"的阿里影業壓根不缺錢,最近也接受了阿里的11億融資。所以阿里影業也跟很多重量級的導演達成了合作,推出了幾部有名的電影。

像什麼博納影業、光線傳媒、中影集團、北京文化這些公司,都在推出好片,搶奪華誼的影視市場。

質押了別墅和酒店的華誼,淡定回應債務問題,是哪來的底氣?

整個影視行業不景氣

過去幾年,電影院的數量變多,但是單日票房卻越來越慘,2018的票房才3225萬,快跌回之前的水平了。而且去年十個月裡,有300多家影院關停,也就是說幾乎每天都有一家電影院關門了。

根據歷史的經驗,往往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文娛產業的發展就會越好。據現在的經濟形勢來看,影視業的發展應該會飛速的提升。

今年的票房增長並不快,接下來整個行業肯定也會迎來一次洗牌,一些設備老的影院自然會被淘汰。而影視公司也可以抓住這個機會,積極的整合,擴大市場,推出優秀的作品,像華誼這樣有經驗的公司是可以度過這次危機的。

質押了別墅和酒店的華誼,淡定回應債務問題,是哪來的底氣?

娛樂方面的政策

國家的相關的政策越來越嚴格,這也是對影視行業的一次考驗。因為國家規劃中已經指出在2020年文化產業就會成為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所以在文化方面,有相應的政策扶持。

在2014年,國家就出臺了《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國家將推行對電影產業實行稅收優惠、金融扶持等九項政策。2016年底又推出了《電影產業促進法》,對電影的創作、發行、產業保護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影視公司在未來的發展可能會受到更大的限制,但是也會有更大的機遇。

盲目投資,虧本了

在2014年的時候,華誼兄弟可能是不滿足只在電影行業賺錢,於是就去做了文旅地產。建蘇州華誼電影世界,等多個文旅項目,並規劃出了年收入180億元的目標。

質押了別墅和酒店的華誼,淡定回應債務問題,是哪來的底氣?

但是這個35億的項目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多少收益,在華誼在文旅地產方面的投資大概花了500多億,只能說投資需謹慎啊。

總體看來,華誼接下來只要專注自己本身的影視市場,在投資的時候能夠做到長遠的考慮,等到影視行業全面復甦的時候,華誼的收益自然不會低。

不過,這樣挖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就算是放在我們個人身上,也比較危險。之後華誼要是不能在影視或者投資上面賺到足夠的錢,遲早會再一次陷入四處籌錢的境地。

關鍵詞:華誼兄弟 影視業 電影票房 行業競爭 投資虧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