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600億的京東進軍醫藥行業,這一戰能否反敗為勝?

2018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調控醫藥行業,很多投資者對醫藥的關注度也明顯升高。醫藥分家等措施的落地,使得很多互聯網巨頭紛紛與線下醫藥行業接軌,有不少的企業想要在線下藥房生意裡分一杯羹。

虧損600億的京東進軍醫藥行業,這一戰能否反敗為勝?

實際上,科技的發展就是為了造福人類的,如果互聯網技術額能夠給線下藥房帶來更好的變化,那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向。

京東之前就已經利用互聯網在醫療健康行業開展一些業務,現在京東聯盟藥房又來了,已經有6家聯盟藥店的代表。

但是在京東之前的發展中,我們都知道它的股價暴跌了600億,而且這次大張旗鼓的合作又是新的嘗試。那麼,京東進軍線下藥房的底氣究竟是什麼呢?

藥店發展的困境

事實上,現在消費環境和需求都在升級,而線下醫藥基本沒有任何變化,也確實需要進行改變了。我們國家的藥品的銷售額還是很高的,在2017年就已經突破了2萬億元,但是當時線下藥店零售之後4003億元。這個數額和發達國家比起來是非常少的,而且現在,一個小縣城的街道上隔幾百米就是一個藥店,這麼多的藥店的銷售額還沒有一萬億元,這實在是有點少的。

虧損600億的京東進軍醫藥行業,這一戰能否反敗為勝?

不過這個行業本身就有一定的限制,在售賣別的產品的商店裡面,起碼會有一些並不屬於自己目標群體的客人進來逛,也有可能會購買物品。但是藥店的話,一般情況下,不是生病想要買藥的人,是不會有人想要在藥店裡面逛的。

而且藥價沒有什麼大的政策,是不會變動的,藥店想要做優惠促銷也比較難。除了一些常備的感冒藥和保健品之外,很少有人會在藥店打折的時候囤藥,也根本沒有什麼必要。

雖然之前人們都比較喜歡在實體店裡買藥,但現在,只要網上藥店監管嚴格的話,在網上買藥確實更加方便,我們能夠選擇的種類是比較多的。

虧損600億的京東進軍醫藥行業,這一戰能否反敗為勝?

而且有的便利店也是可以買藥的,便利店在一個城市的覆蓋率更廣。這樣的話,就算是連鎖藥房也是很難吸引現在的年輕人消費的,然而年輕人又是消費的主力。

而且很多藥店是沒有一個能夠帶來影響力的強大品牌,同時,也沒有一個合理的供應鏈支持,藥房的議價能力是比較差的,對於消費者的用藥需求也大致是靠進貨量和庫存來確定。

京東的選擇

"京東聯盟藥房"就是對現在的藥店發展做出的計劃,通過打造品牌、供應鏈、科技,全面的解決零售藥房升級轉型的方案。這個方案主要有兩種模式,一個是針對知名連鎖藥店的轉型問題,畢竟把門店開的再多,不如藥品的銷量好。

虧損600億的京東進軍醫藥行業,這一戰能否反敗為勝?

還有對中小藥房市場競爭力進行提升,將獲客能力大大提升。藥店想要良好的發展,不僅是需要留客,還要悅客,這樣才能持續的盈利。

利用大數據對消費場景和人群進行重塑,首先對這個藥房主要針對的消費人群是什麼樣的,把握這些人主要的用藥需求是什麼,偏好藥店的哪些方面的變化,然後利用會員系統對其分別進行管理。

同時,京東也能發揮產品供應鏈的優勢,在大數據的供應下,在門店引進個人護理、美妝、母嬰等產品,這些物品跟藥品的特性也是比較相似的。人們都追求更健康的產品,在藥店進行這些非藥品類的商品售賣,肯定是會抓取到一大部分客戶的心理的。

虧損600億的京東進軍醫藥行業,這一戰能否反敗為勝?

最後再應用人臉識別,虛擬貨架掃碼買藥品等購物方式,把這些方式引進到藥店上,這是非常實用的。

京東目前跟幾家連鎖醫藥店進行合作,實現互聯網和智能醫藥的新嘗試。而合作不僅僅是再門店內下功夫,還會聯繫京東在醫藥行業的其他業務,促進京東聯盟醫藥的發展。

首先是京東醫藥為京東聯盟藥房背書,這樣給與最大的扶持和信任,消費者也會增加一定的認同,然後利用京東金融、京東物流等現在的優質資源,從藥品批發到物流、門店的運營,全方位的打造新型的藥店。

虧損600億的京東進軍醫藥行業,這一戰能否反敗為勝?

像一些中小藥房就能拿到很多品種的藥品,滿足消費者的購藥需求。而且在京東物流的加持下,藥品在運輸環節的時間和成本將會大幅度的降低,這樣藥店就可以利用價格優勢來實現更大化的盈利。

在互聯網和藥品結合上面,國家在前兩年也是有一定的政策支持的,所以京東這次的嘗試也是積極響應了政策,做到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