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盟友突然動武,大批軍車猛烈開火,數十人非死即傷

美國盟友突然動武,大批軍車猛烈開火,數十人非死即傷

巴以衝突近年來呈現出持續擴大的態勢,由於單方面絕對優勢,加上還有美國作為堅強後盾,以色列在巴以問題上寸步不讓,對巴勒斯坦民眾下手毫無顧忌。就在近日,以色列突然出兵約旦河西岸,數十輛軍車同時開火,再次造成巴人嚴重傷亡。

據半島電視臺中文網3月13日的報道,以色列國防軍出動大批軍車,在約旦河西岸與巴勒斯坦民眾發生了激烈衝突,導致2名巴勒斯坦青年死亡,數十人受傷。衝突發生薩爾費特和希伯倫市,最新被以國防軍“屠殺”的23歲巴勒斯坦青年名叫穆罕默德·賈米勒·沙欣,在12日的薩爾費特發生的巴以衝突中被以軍“實彈擊中心臟”,雖然及時被送院救治,但最終仍然不治身亡。而早先在希伯倫市,以色列士兵以“試圖刺殺”為由,已經殺害了一名巴勒斯坦青年。

巴勒斯坦有三大行政區,分別為“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加沙地帶(Gaza Strip)以及巴勒斯坦地區,其中最大的行政區是“約旦河西岸”,下轄11個行政單位,衝突發生地薩爾費特和希伯倫市都位於約旦河西岸。需要指出的是,約旦河西岸本身是巴勒斯坦的國土,1967年的第3次中東戰爭開始,該地區被以色列佔領至今,受到以色列佔領軍的嚴密控制。早先巴以衝突都主要集中在加沙地帶,而現在已經逐漸擴散到了“西岸”地區,凸顯了巴以衝突的規模正在擴大。

美國盟友突然動武,大批軍車猛烈開火,數十人非死即傷

這次薩爾費特發生的巴以衝突,是由於以色列士兵企圖收繳巴勒斯坦人部署在當地的監控設備,巴人企圖通過這種方式,讓以軍的暴行展現在國際媒體面前,這惹怒了以色列國防軍。據半島電視臺的報道,衝突發生時“數十輛以色列軍車”,“從各個城市入口”闖入薩爾費特,對聚集的巴勒斯坦民眾“同時開火”,瞬間造成1人死亡,40餘人受傷。巴勒斯坦紅新月會表示,以色列士兵使用了“金屬子彈”和大量“催淚瓦斯”。

除了沒收了巴勒斯坦民眾的攝像設備外,以色列士兵還洗劫了當地的商店,控制了該市“數十名店主”,禁止他們離開薩爾費特市。為了封鎖消息,以色列軍警切斷了薩爾費特和周邊約旦河西岸市區的道路聯繫,禁止巴方車輛進出該地區。很明顯,以色列正在掩飾其“屠殺”巴勒斯坦民眾的行為,要將地面上的血跡沖刷乾淨,才會恢復當地的正常交通秩序。事實上,不僅僅薩爾費特、希伯倫遭遇了以色列軍隊的“大掃蕩”,以軍還突襲了同屬於約旦河西岸的納布盧斯市,巴勒斯坦民眾在以色列的管控下,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以色列肆無忌憚地對巴勒斯坦平民進行“屠殺”早已屢見不鮮,就在數天前,以色列國防軍在加沙東部,就打死了一名15歲的巴勒斯坦少年,並造成5人受傷。而在2月20日,150多名巴勒斯坦民眾抗議以色列的佔領,又遭到了以色列軍隊的殘酷鎮壓,以軍士兵在行動中動用了實彈,導致7名巴人中槍受傷,而100餘人則“因催淚瓦斯中毒”入院。在去年5月14日,巴人組織的“大回歸遊行”進入高潮,時值以色列建國70週年,在以色列舉國歡慶的焰火中,61名巴勒斯坦人被槍殺,數千人受傷。

美國盟友突然動武,大批軍車猛烈開火,數十人非死即傷

以色列的“大屠殺”震驚了世界,當日聯合國要對以色列濫用武力進行調查,但遭到了美國的強烈反對,特朗普授意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投了反對票,這是在涉及以色列的問題上,美國“第43次”行使否決權。巴勒斯坦外交部長馬勒基(Riad al-Malki)對此憤怒的表示,美國已經成為了以色列在聯合國的“避難所”,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民所犯下的累累罪行中,“美國是共犯”。據悉,“大屠殺”當日特朗普的猶太女婿和愛女伊萬卡出席了美國駐以大使館的遷館儀式,正式從特拉維夫遷到了耶路撒冷,以此承認聖城耶路撒冷“屬於以色列”。

正是由於美國對於以色列的偏袒和縱容,造成了以色列無所顧忌地對巴勒斯坦平民使用武力,死在以軍士兵手中的巴勒斯坦民眾不計其數。猶太人這個曾經遭受納粹德國迫害的種族,現在的行徑卻和希特勒當年似乎並無二致。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曾經赤裸裸地表示,“弱者將被殺戮”,“會從歷史中消失”,“而強者,無論好壞,都是倖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