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濟南的韓復榘,於47歲生日前夜被殺


人物 | 逃離濟南的韓復榘,於47歲生日前夜被殺


1938年1月24日,國民革命軍第3集團軍總司令兼山東省主席韓復榘被蔣介石處決。次日(25日),就是韓復榘47歲的生日,蔣介石多一天也沒有給他留出來。韓復榘是抗日戰爭中因作戰失敗被處決的最高級別的官員,罪名是“違抗命令,擅自撤退”。在當時的環境下,這樣的官員還有不少,但是蔣介石為什麼非要置韓復榘於死地呢?

人物 | 逃離濟南的韓復榘,於47歲生日前夜被殺

(蔣介石與韓復榘的合影)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繼續南下進犯山東。隨後,蔣介石將韓復榘隊伍中的炮兵全部調走,導致不戰而放棄山東。12月28日,濟南淪陷。1938年1月11日,韓復榘被蔣介石邀至開封參加北方將領會議,準備誘捕韓復榘。

開會時,韓復榘的左邊坐著劉峙。蔣介石親自主持會議,他開口便說:“我們抗日是全國一致的,這個重大的責任應該說是我們每一個將領義不容辭的責任,可是,竟有一個高級將領放棄山東黃河天險的陣地,違抗命令,連續失陷數大城市,使日寇順利地進入山東,影響巨大,繼而放棄濟南、泰安、使後方動搖,這個責任,應當有人負擔!”

聽聞此話,韓復榘毫不客氣地頂上去說:“山東丟失是我應負的責任,南京丟失是誰負的責任呢?”韓的話還未說完,蔣介石截住韓的話說道:“現在我問的是山東,不是南京;南京丟失,自有人負責。”

韓正想開口反駁,劉峙就拉著韓的手說“委座正在冒火的時候,你先到我辦公室裡休息一下吧!”於是他拉著韓從會議廳邊門走了出來。劉峙握著韓的手走到院內,來到一輛早預備好的小車邊,劉峙說:“坐上吧,這是我的車子!”

韓哪裡知道這個汽車就是逮捕他的工具。他上了車,劉峙卻說:“我還要參加會議去。”說時就車門關上了,在這個時候,汽車前座上有兩個人爬到後車廂裡來,分左右坐在韓的兩旁,並出示預先寫好的逮捕令,對韓說道:“你已經被捕了。”

韓起先還以為前坐上兩個人是劉峙的隨從副官,看見了逮捕令,至此才知道這兩個人是軍統特務,又向外邊一看,沿途佈滿了憲兵崗哨。汽車飛快地開駛到了火車站月臺上,由兩個特務拉著韓的雙手,並肩登上了預先備好的一列升火待發的專車,並有大批荷槍實彈的憲兵、特務等分佈在車箱內,直達漢口車站。

人物 | 逃離濟南的韓復榘,於47歲生日前夜被殺

(1938年1月25日,《北京益世報》第3版“韓復榘在受審中”的報道。當時媒體還不知韓被處決)

到了武漢之後,專車將韓交到“軍法執行總監部”關押在軍事委員會辦公樓上,這時已是1月12日夜晚。第二天,國民黨組成高等軍法會審,何應欽任審判長,開始審訊韓復榘。在審訊中,韓只昂著頭微笑,一句也不答覆,也不請求寬恕。因為在逮捕令上,已註明了韓罪狀和革除韓的二級上將及本兼一切軍政職務。因此,韓已拿定主意,準備赴死。

1938年1月24日晚7時,兩名特務上樓對韓說:“何部長(何應欽)找你談話,請跟我們走。”韓起身欲走。特務問:“家裡有沒有事?你寫信我們可以送到。”韓說:“我沒有家。”隨即下樓。他走到樓梯中間拐彎處,發現樓下已佈滿荷槍實彈的特務和軍警。

這分明是要行刑,韓見狀對前面領路的特務說:“我的鞋小,有點擠腳,我回去換雙鞋……”遂轉過身去,剛要上樓,背後槍聲大作。他回過頭,只說了聲:“打我的胸……”便倒在血泊中。

後來,韓復榘的第二任夫人紀甘青為他開棺料理遺體時,發現韓復榘身中七槍,都在胸部。有人分析說,是蔣介石照顧韓復榘的身份和地位,事先已囑令劊子手不要打他的頭部,因為他是二級上將,又是一省主席等等。

就這樣,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孫良誠、孫連仲、佟麟閣、劉汝明、韓復榘、石友三、張維璽、過之綱、聞承烈、程希賢、葛金章、趙席聘、韓多峰)之一的韓復榘就這樣犧牲了。

人物 | 逃離濟南的韓復榘,於47歲生日前夜被殺


韓復榘治理山東多年,業績還是比較突出的,比如加大對公務員的管理,比如扶持教育,還有禁毒。但是,最後卻晚節不保。韓復榘是1937年12月24日逃離濟南的。撤退之前,他對部下下達的“焦土抗戰”的命令,韓復榘的部隊連日在濟南市內公開搶掠銀行、工廠、倉庫,並放火焚燒省政府各機關、高等法院、火車站、裕魯當、進德會、國貨商場等,濟南的古建築遭到嚴重破壞。

如果說這些不足以平抑蔣介石對韓復榘的憤怒,那麼,韓在“西安事變”前後的表現,則是導致殺身之禍的必然原因。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實行兵諫,扣留了蔣介石,引爆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當日晚,張學良密電韓復榘,說明兵諫原因,請他速派代表赴西安“共商國是”。

按說,依照君臣之禮,韓復榘對於最高領導人的遭遇,應該感到憂慮。然而,聽聞此事後,他卻很興奮,笑呵呵地給家人說:“告訴你們一件大事兒,張漢卿(即張學良)把蔣先生給扣了!”

當晚,《民國山東日報》社請示韓復榘,說第二天報紙發表新聞,是否要稱張學良、楊虎城為“張逆”“楊逆”?韓復榘答道:“什麼‘張逆’‘楊逆’,就說張學良將軍、楊虎城將軍!”

與韓復榘的草率不同,馮玉祥接到消息後,立即意識到問題的敏感性,當日下午即派心腹鄧鑑三北上濟南,讓鄧囑咐韓復榘“小心說話為主”。

1936年12月15日,張學良派一架軍用飛機到濟南,想接韓復榘的代表去西安議事。由於濟南機場的飛機跑道不夠堅實,飛機降落時螺旋槳被折斷,無法再使用。韓復榘只好派部下劉熙眾乘火車前往,劉坐火車到了洛陽,之後被空軍接到了太原。此時已經晚了,蔣介石已經於25日被釋放。

“西安事變”過程中,韓復榘既得罪了蔣介石,又得罪了何應欽。何應欽主張轟炸西安,韓復榘對此十分反感。他一改此前馮玉祥囑咐的審慎態度,於21日以密碼形式致電張學良,稱讚少帥的非常行動為“英明壯舉”。電報中,韓還提及自己的部隊可以西進和張學良會合。

韓復榘的電報立刻被南京特工破譯,一石激起千層浪,南京高層極為震動,立即派蔣伯誠(韓復榘被處決後,蔣伯誠任山東省主席)飛濟南會晤韓復榘。蔣伯誠對韓說:“蔣夫人及宋(宋子文)部長正準備親赴西安談判,委員長脫險指日可待,你怎麼還發這種電報呢!”

韓復榘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電報已洩露,之後的一系列“危機公關”也沒有獲得南京政府的諒解。

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當天下午,被釋的蔣介石到達洛陽,次日抵達南京。

蔣介石脫險後,韓復榘正在濟南打麻將,聽到這個消息後,當著蔣伯誠的面,把眼前的牌一推,說:“這叫什麼事嘛,沒想到張漢卿(張學良)做事情這麼虎頭蛇尾!”就是這句話,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韓復榘在“西安事變”中始終站在張學良一邊,當然是犯了蔣介石的大忌,對此,蔣介石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的,只要看看張、楊的結局,韓復榘被殺也就不足為奇了。

來源 | 老濟南文化傳承者

人物 | 逃離濟南的韓復榘,於47歲生日前夜被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