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y 孫炎琪:做自己 喜歡自己

Sandy 孫炎琪:做自己 喜歡自己

Sandy 孫炎琪:做自己 喜歡自己

90年的孫炎琪( Sandy Sun )

從小到大都有一種罕見的方向感,和同齡人比起來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的。

8年前,對自己性格有著清晰的認識的 Sandy 在家人的支持下選擇了去土澳留學。對她而言,這是一場高效的成長。

如今,她一邊在房地產公司擔任投資總監一職,一邊也參與經營著她男朋友常城開的搏擊俱樂部。28歲, Sandy 戴上了拳套登上了白領拳擊賽的擂臺。

集白領、投資人、拳擊愛好者多重身份於一身, Sandy 似乎已經在工作、生活和愛好了達成了一種平衡。對於外界的揣測和質疑她從不在意,在搏擊文化逐漸受到公眾歡迎的今天, Sandy 則多了對標籤的警惕,她拒絕被稱為「搏擊商人」,因為自己在做的,僅僅是她真正熱愛的事而已。

_________________

Sandy 孫炎琪:做自己 喜歡自己

再見孫炎琪

“我對能夠預想的到的事情就好像吃東西,如果我已經猜得到它的味道了我就不會太感興趣了。我知道我自己喜歡體驗新鮮的未知的東西,所以我就選擇了出去,也沒想太多。”說起留學選擇她顯得特別的隨性。

那時候的 Sandy 才18歲。這個叛逆的假小子有著一大堆對人生和意義的疑問,比如她想知道她讀書是為了什麼,她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上,來到這個世界又是要做什麼呢 ... 就這樣帶著對自己和未來的困惑和疑問踏上了堪培拉這片土地上,她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會找到答案。

Sandy 孫炎琪:做自己 喜歡自己

上課、打工、健身房,在堪村的4年 Sandy 的生活是簡單的,她說自己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那時候想要自由的她已經不想做個只會向家裡伸手的小孩了,所以拼命打工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快的獨立起來。

她覺得比起書本社會實踐更能幫助到她找到問題的答案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誰,所以她會花很多時間去和社會上的人聊天打交道,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於她而言要比書本更加生動。

4年之後回國她的變化用她媽媽的話來說就是徹底變了一個人,澳洲的經歷讓她突然之間就長大了成熟了,這種成熟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她的父母。

Sandy 孫炎琪:做自己 喜歡自己

保持思想獨立

這次 WCFN 白領拳擊賽擂臺上的 Sandy ,除去那雙靈動堅定的雙眼和自信的語氣,很難在這個長頭髮姑娘身上找到當年那個叛逆的假小子的痕跡。

一對紅白相間的拳套和那套拳擊比賽服包裹了孫炎琪身上的英氣,添加了一份帥氣。「這個拳套的顏色搭配和我自己設計的那對 F**k U 好像哦。」,一年前孫炎琪投資了一家拳館,還會自己設計一些與拳擊相關的周邊產品。

Sandy 孫炎琪:做自己 喜歡自己

這個28歲的準90後,對於生活有著強大的掌控力。早在留學畢業的那一年她是有著優厚的條件去申請移民的,大概再多呆一年時間就能夠拿到綠卡了,可是她並沒有選擇這麼做。

她說:“我可能也是傻吧,那時我問自己我拿這個綠卡的意義是什麼?我為誰去拿這個綠卡?為我自己嗎?我拿它以後我要幹嘛?在這邊結婚生孩子?我不想要這樣的生活,覺得我拿它沒有意義,不想去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我不在乎這件事情對於別人的意義,我在乎的是這事對於我來說的意義是什麼。”

這次的沒有選擇可能意味著她放棄的是一個穩定的工作、一個優良的環境、一個與眾不同的身份或者未來生孩子了政府也可以幫忙養,也許有一個外國的男朋友,然後在國外賺的錢畢竟有一個匯率的存在和國內相比有一個這樣的差距性。

這條大家擠破頭要走的路對於 Sandy 來說並沒有什麼吸引力,在她的潛意識裡對人生的認知是不要受別人的影響,多和自己的內心交流。比起安逸已知的人生她覺得的未知的、新鮮的、刺激的未來才是她樂意走的路。

Sandy 孫炎琪:做自己 喜歡自己

現在的她每天要處理很多很多的事情,雖然有時會忙的喘不過氣,但對孫炎琪而言這沒有任何的不妥,一次又一次的逼自己去突破正是她想做的。除此之外她還要擠出大量的時間用來訓練。事實上,拳擊成了她人生的第一重要主題。

喜歡運動的 Sandy 在運動的過程中偶然接觸到了拳擊並發現自己對於這項運動特別喜歡,於是她開始找拳館去學習。可是後來運動天賦極佳的她很快就在學習拳擊的過程中遇到了瓶頸,她發現她上的團課已經沒有辦法讓她的技術與體能的發展產生突破了,有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找不到心儀的拳館。

這樣的前提下在去年的5月剛好遇到了投資拳館的機會她想都沒想就投了,與其說是投資生意倒不如說她在投資自己的愛好。

Sandy 孫炎琪:做自己 喜歡自己

此後, Sandy 的生活更是和拳擊結下了更深層的關係。

這次白領拳擊賽上 Sandy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的 KO 掉了對手。說起這一高光時刻,走下比賽擂臺的她坐在桌邊半昂著下巴,依舊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喜歡就去做,就去做好它。”別人的想法才不是孫炎琪要去在意的,自己喜歡就夠了,這一特質在她後來投資的拳館文化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Sandy 孫炎琪:做自己 喜歡自己

她說

回想起要死要活的訓練, Sparring 被打的頭暈眼花,在拳臺上的那一刻,覺得都是值得的啊。

臺下的訓練帶給我臺上的自信 ,上臺的那一刻心裡無比安寧,我知道這個舞臺是我的。

別人在化妝,我在出汗;別人在應酬,我在訓練;別人在陪笑,我在被打;別人在迷失,我卻找到了自己!

I wi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