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發力社區生鮮,暴露兩大缺陷:鮮度不高,沒實現線上化

萬科發力社區生鮮,暴露兩大缺陷:鮮度不高,沒實現線上化

近日,萬科發力社區生鮮,短短一個月內,萬科已經在深圳印力中心和萬科雲城連開兩店,店鋪名稱為V24生鮮時選,這是其2019年推出的新超市品牌,定位為生鮮體驗店。

這並不是萬科第一次涉足新零售,早在去年8月就推出了首個自營新零售品牌“萬物市集”。在2018年的秋季例會上,萬科在大屏幕上打出了“活下去”的標語。當時不少媒體揣測萬科或許想靠農業轉型,因為萬科在農業方面已有了三大布局:特色小鎮、種養循環現代農業項目、農產品新零售。

而萬科的V24生鮮時選和萬物市集無疑屬於其農產品新零售的佈局。但是有業內人士認為,萬科並無線下零售和電商的基因,更不用說農產品方面的零售和電商業務,萬科佈局農產品新零售只是一個噱頭。

那麼V24生鮮時選作為一家超市來說到底如何呢?萬科的V24生鮮時選佔地1000平方米以上,大是它的一個特點。商品包括水果、蔬菜、水產海鮮、冷凍食品、牛羊禽肉、糧油副食,到堅果、餅乾等休閒食品,貨品種類逾千種,另外,它包含兩種模式:24小時無人便利店和主打精選生鮮的商超。

生鮮供應鏈能力有待提升,有意打價格戰

作為生鮮體驗店,V24生鮮時選的生鮮產品的品質和新鮮度無疑至關重要。但是在這一點上,萬科並沒有表現出突出的優勢。

有媒體報道,在V24生鮮時選中發現特別優惠的水果中有10%都已經出現問題。雖然店員表示,“每天早上5點多會直接從農戶那裡進貨”,但這還是體現了其在生鮮供應鏈上存在短板。

但是V24生鮮時選中生鮮產品的價格卻是可圈可點,價格低廉到相比線上也很有優勢,而且每天晚上8點生鮮產品就會開始打折。萬科看來是有意通過打價格戰的方式吸引用戶。

沒實現線上化,新零售佈局顯生疏

吸引了用戶還要留住用戶,將用戶線上化、數字化,這也是新零售的關鍵一環,但是萬科在這方面卻顯得十分生疏。

消費者必須進入V24生鮮時選的線下店鋪才能消費,而用戶在店內完成消費之後,可以通過關注公眾號的方式獲得優惠。不得不說這種方式難以保障留存線下流量的效果,而且也沒有形成轉化的通路。這種模式和盒馬鮮生、7Fresh等等新零售的佈局者相比,顯然沒有充分滿足用戶的需求,也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畢竟很多用戶已經習慣了送貨上門的服務。

萬科做為房地產企業,佈局農業、佈局零售業對其來說都是一個挑戰,或者萬科自有其考量,僅僅將農產品新零售項目定位於服務整體集團的戰略,為其商業綜合體引流,為它的社區提供配套服務。

部分內容整理自億歐等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