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把人民呼聲當第一信號 以人民滿意為第一標準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2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邀請17位社會各界人士代表召開座談會,徵求對《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和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檢察日報全媒體記者程丁 攝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楊禹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田禾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王潔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曹中希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王彪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崔春寧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杜少中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季亞利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歐陽勇軍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李卡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韓永忠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黃宇峰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趙彥卿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王夢婕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李毅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李景紅

17位社會各界代表與首席大檢察官暢談檢察工作


項飛

快遞小哥、網絡大V、醫護人員……這樣的座談“陣容”,談的是什麼呢?對,您沒看錯,談的是檢察工作,聊的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2月26日,17位社會各界人士代表走進最高檢,以沉甸甸的責任感、主人翁意識先睹這份即將亮相全國兩會的最高檢工作報告稿。

2019年全國兩會前,最高檢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這已經是第四次座談會。這次座談會有什麼特別之處?

來自基層的17位與會人員,代表性如此廣泛

為深入瞭解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感受,這次邀請參會的17位代表,有快遞小哥、環境公益訴訟受益村民、駐村扶貧幹部、街道辦書記、小微企業負責人,有法律語言學家、教育工作者、醫護人員,有網絡大V、IT從業人員、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甚至還有檢察機關的案件當事人,來自基層,來自各行各業,代表性如此廣泛,這還是首次。

“就最高檢工作報告稿和檢察工作,我們請了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最高檢特約監督員、特約諮詢員和專家學者,開過三次座談會。我們認為還十分有必要專門聽聽社會各方面尤其是一線群眾的意見。所以,今天把大家請到最高檢機關。”在和與會代表一一握手致意後,主持座談會的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講起了座談會的緣由。

最高檢領導邱學強、童建明、張雪樵,檢委會專職委員萬春、張志傑,機關各內設機構及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在請大家把脈、發表真知灼見前,我先介紹一下各位與會代表的情況,讓大家彼此熟悉熟悉。”

“你的節目我愛看。怎麼說話老百姓才愛聽,你的經驗值得學習。”在介紹中國改革報社副社長、中央電視臺特約評論員楊禹時,張軍彷彿一名“粉絲”。

“就衝法治指數這個詞,就得請你來。”介紹中國社科院法治指數研究中心主任、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田禾的專業領域時,張軍笑著說。

“法律語言特別需要重視。檢察工作報告既要法言法語,更要通俗易懂,讓老百姓更容易接受。”介紹中國政法大學法律語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潔時,張軍問計情切。

一一介紹與會代表後,張軍簡要談了2018年檢察工作情況、最高檢工作報告稿的起草情況。

快遞小哥、檢察辦案當事人、公益訴訟受益村民,帶來特別視角

快遞員曹中希很特別。他自創“老曹體”收送件短信,溫暖了許多收件人的心;創造了按手機號排序的找件方法,大大提高快遞效率;多次為貧困地區捐款捐物……2012年,曹中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還在北師大設立了“圓通速遞曹中希工作室”。

“我看你現在當領導了,還送快遞嗎?”張軍笑著問如今已是圓通速遞北京分公司北師大片區業務經理的曹中希。

“要送。春節期間人手少,我忙壞了,節都沒過好。”

“我們這些當檢察長的都要跟你學,當了領導也要辦案。”張軍說。

“不幹沒飯吃。”曹中希的樸實回應,令現場一片笑聲。

“我幹了十年快遞員,經常從最高檢大門前路過,今天是第一次走進來。”曹中希說,快遞員群體安心工作、安居樂業,需要法律的保護。

來自中國交通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投資事業部的王彪更特別,他曾是檢察機關的案件當事人,因拆遷糾紛相關案件上訪過,最終在北京市檢察院的監督下申訴成功。座談會請他來,是在真切踐行著以人民為中心。

“我們辦案好不好,工作扎不紮實,人民滿不滿意,你是案件當事人,更有發言權。”張軍說。

王彪談了自己的信訪經歷和麵臨的現實問題,希望司法機關對特殊案件和特殊群體,在辦案中和辦案後,多聽聽他們的建議、多看看他們的生活。“這次能來座談,上午還參觀了信訪接待大廳,讓我感受到最高檢對信訪工作的重視和檢察機關對上訪群眾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懷”,他由衷說道。

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的崔春寧,對檢察機關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感受很深。他介紹說,永定河流經雁翅鎮30多公里,以前在河道邊甚至河道中肆意亂倒亂堆垃圾的現象很嚴重,有一個村存了2萬多噸垃圾,佔地2000多平方米。由於處理垃圾需要很大一筆資金,鎮裡一度沒法子,只好反映給門頭溝區檢察院,檢察院通過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推動解決了。河道邊有大量違法農家樂,“拆違”很困難,檢察院協調了8項相關工作,也解決了。

“檢察建議很管用,檢察院出面很管用!”崔春寧說。

“公益訴訟檢察實踐證明,法治的力量能讓各方聚集起來,共同解決問題。”張軍表示。

報告要讓老百姓能看懂,這是司法對人民群眾的尊重

中國傳媒大學健康與環境傳播研究所所長杜少中是網絡大V,他先後榮獲2006綠色中國年度人物、2011微博影響力公務員等稱號;2011年開了微博,勤奮耕作;2018年榮登第三屆“百名網絡正能量榜樣”。

“目前你的微博有多少粉絲?”張軍問。

“有540多萬。”杜少中答。

“我之前不認識最高檢的人,能把我找來,證明最高檢非常注重民意。”

“那你得感謝粉絲啊!”張軍的話引來會意的笑聲。

杜少中表示,最高檢今天給他的第一印象是開放,真心真誠聽取大家意見,不是做樣子。

他認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力度非常大,頭開得非常好,作為檢察機關的第四大檢察工作,已經初步成型。檢察機關辦理了大量環境公益訴訟案件,體現了對生態保護的強大支持。“檢察機關跟蹤環保督察中的問題,從中發現、移送公職人員失職瀆職線索,這一做法很好,可否擴大到其他領域?”他還建議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中完善與相關部門的協調機制;在推動新的立法中,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法律責任。

“報告通俗好還是專業好?我覺得要兼顧,應該是堅持專業、兼顧通俗。宣傳就是解讀‘官話’,官樣的話不能說,官方的話得說。”就檢察工作報告稿,杜少中這樣認為。

“我做過11年立法語言研究。今天來很有壓力,我得抓緊時間一點一點摳語言、語法、標點符號。”王潔表示,法治建設需要法律語言,這也是法律語言研究者能為國家法治進程貢獻的微薄之力。檢察機關能夠把語言文字規範化問題,放進工作報告的修改環節,體現了國家法治文明的進步。她從標點符號的使用、詞語搭配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報告很接地氣,讓百姓能懂。法言法語通俗化,是值得提倡的。”王潔說。

“檢察工作報告能讓社會各界都看懂,非常重要,這也是更好地接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張軍深表贊同。

多年研究法治指數的田禾認為,2018年檢察工作在“變中求進”“穩中求新”,最高檢提出的“在監督中辦案、在辦案中監督”理念特別好,信訪“七日內回覆”也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實實在在為人民服務。檢察工作報告稿有時代特徵,體現黨中央部署,結構合理,內容也很有新意。

“公開是法治的基礎。”她建議進一步推進檢務公開,做到能夠公開的都公開;加強12309檢察服務中心的在線諮詢功能;檢務公開內容要多渠道向社會進行宣傳。

她表示,在防範社會風險方面,檢察機關要多研究預先發揮作用,積極作為。比如,充分利用辦案資源分析態勢,發現研判風險苗頭,及時就堵塞監管漏洞、完善防範機制等提出檢察建議,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推進檢察供給側改革。

集思廣益,民生情懷在思想碰撞中昇華

“咱倆是‘同事’,你談談吧。”張軍“點將”北京二中政治教研組組長、特級教師季亞利。

“上次您作為法治副校長來北京二中講課,在學生中反響熱烈。您講得深入淺出,同學們很容易接受。”

提到檢察工作,季亞利認為,反貪職能轉隸後檢察機關職能發生很大變化,現在可以把更多精力落在民生檢察方面。檢察機關在支持政府有關部門履職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直接體現了人民利益。今後應多向社會介紹檢察院的職能定位、在國家機構中的地位等。

“建議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幫助學生維權。”季亞利話鋒又轉回校園。他說,目前學校教育中存在學生權利維護不到位問題。課業負擔重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學生健康權,中學生都有在壓力下導致情緒抑鬱的,希望得到全社會重視,也希望檢察官法治副校長能想想辦法。

歐陽勇軍是小微企業代表,也是廣東省工商聯調解仲裁中心調解員。他的發言緊密結合小微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和自己從事調解工作的實踐。

“當前不少企業家很焦慮,需要提振信心。”歐陽勇軍說,最高檢發佈的規範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的11個執法司法標準、廣東省檢察院出臺的15條意見,很有意義,有效提振了企業信心。“對民營企業家審慎採取強制措施非常重要,因為民營企業家被採取了強制措施影響很大,不少企業就會經營不下去了。”

他建議完善民營企業司法問題投訴平臺,暢通企業反映問題渠道;檢察機關應加強與工商聯等的聯繫,加強業務指導,採取以案說法等形式,加強對民營企業家的法治引領、法律支持。

“對待民營企業,觀念要轉變,法律要修改,從各方面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平等保護。”張軍回應道。

“通過今天的交流,我感覺檢察人員很務實,兢兢業業,都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侯亮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外科護理護士李卡說。她表示,在維護醫療秩序、助力和諧醫院建設方面,檢察機關做得很好,圍繞推進平安醫院建設做了大量工作,對傷醫案能夠快速反應處置。

她帶來了四川省的數據。四川省2018年查辦的傷醫案與2017年同期相比降低的數值,與最高檢工作報告稿中的數據比例差不多,體現了檢察機關在維護醫療秩序、改善醫患關係方面發揮的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李卡表示,檢察建議在推動完善機制建設上作用非常大,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手段,建議今後應在繼續積極作為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理解和支持。

蘭州石化公司的韓永忠在甘肅省莊浪縣盤安鎮頡崖村駐村幫扶,任幫扶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第一次走進最高檢的他介紹了自己對精準脫貧攻堅工作的認識,提到了去年甘肅省檢察院為莊浪縣協調5500萬元扶貧項目的事。

張軍說,檢察機關除了幫助協調扶貧項目和資金,還充分發揮職能,促進查蠅貪、建機制,確保國家扶貧資金安全。同時,檢察機關還對因案致貧的當事人積極開展司法救助。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巖街道辦事處的黃宇峰說,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令人眼前一亮。通過參觀12309檢察服務大廳、案管中心,看得出檢察機關為民服務的用心、對司法制度的貢獻。他認為,檢察工作和基層治理相結合是正確的方向。建議12309實體大廳和網絡大廳能夠向基層延伸再延伸,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最後一納米”。

“信訪七日內回覆、30日答覆等舉措體現了檢察機關把人民放在心中的自覺。”趙彥卿是騰訊雲智慧行業產品部架構師,他說,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現場看到一摞摞信件,感覺檢察人員工作壓力非常大,建議多用信息化手段,比如能否通過信訪件掃碼實現自動回覆?在檢察辦案中,應積極向科技要檢力,廣泛運用智能輔助辦案系統、雲平臺、大數據,減輕檢察官的負擔和壓力,真正讓“數據多跑路”,保障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講,解放檢力就是服務百姓。”

如何講好法治故事、檢察故事?媒體人有話說

新媒體、大數據、雲平臺時代,檢察宣傳對於檢察工作的助力作用日益彰顯。檢察宣傳如何更好地助力檢察工作?座談中,包括央視特約評論員楊禹在內的5位新聞媒體從業人員,一起為最高檢“支招”。

王夢婕是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幹部,微信公號“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的編輯。她認為,工作報告稿體現了“落實”精神,數據詳實、語句樸實、可讀性強,建議提供更多案例,讓百姓在具體案件中感受法治脈搏,增強法治獲得感。要加強日常檢察宣傳,從群眾視角講好檢察故事,以檢察宣傳助力檢察工作。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新聞中心的李毅建議,檢察機關要利用好新媒體平臺,就重點工作進行宣傳報道。他建議檢察機關要就內設機構改革、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通過公益訴訟保障公共利益、懲治騙貸犯罪等亮點工作進行介紹。

“感謝央視一直以來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你這是給我們出了人民群眾關心的檢察題目,我們得答好這張卷子。”張軍回應說。

“咱們得做好準備,這幾個題目不容易。”張軍轉頭囑咐兩會期間多次“出鏡”的最高檢辦公廳主任兼新聞辦主任王松苗。

法制日報社校檢科副科長李景紅特別關注糾防冤錯案問題,建議利用新聞媒體深刻解讀典型案例,讓百姓接受的信息更多一些、看到司法機關的努力更多一些,增強社會對防範冤錯案件的信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社會新聞部項飛認為,過去一年最高檢做了很多工作,亮點不少;檢察工作報告稿接地氣的表達方式令人印象深刻。他建議在檢察工作中把司法規範化體現在每一環節,通過規範化司法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最後發言的楊禹評價說,檢察工作報告稿既體現了很高的政治站位,也很接地氣,接上了熱點和公眾關切。報告行文既嚴謹也追求生動,體現出最高檢的努力,更體現出法治文明的進步。他就報告稿一些具體表述提出了意見建議。

隨後,楊禹就如何完善工作報告稿提出了多項建議:既要講工作,也要多講理念,持續不斷把專業常識講給公眾;既要講努力,也要講面對的難處、難題;既要講現象的不足,也要講深層的不足;既要講具體檢察職責擔當,也要講社會的共同擔當,形成法治合力。

座談會從下午三點開始,結束時已經將近七點了。

“17位來自各行各業的代表就檢察工作報告稿和今後的檢察工作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見。這是最高檢第四次組織這樣的座談會,真的是一樣的收穫,不一樣的感受。”大家發言結束後,張軍表示,這次座談人員更多來自基層和多個領域,大家的發言對檢察工作報告,特別是今年和今後的檢察工作都有很大啟發作用。聽取大家的意見,就是聽取人民群眾的呼聲,也是對我們如何在檢察工作中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要求的檢驗。最高檢將把大家的意見建議更好體現在檢察工作報告中,體現在今後檢察工作中,以人民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