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蜜蜂蜇人就一定得“同归于尽”?


为什么蜜蜂蜇人就一定得“同归于尽”?

蜜蜂一旦受到惊吓或者威胁的时候就会蜇人,但蜜蜂在蜇人的同时自己却也会马上死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蜜蜂都有大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回答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蜜蜂家族。

每个蜂群都是是一组等级与分工极其明确的“家族”,主要分为三种成员,即蜂后、雄蜂、工蜂。工蜂是整个群体里最辛劳的,在它们短暂的几个月生命中,可以说它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干活,不辞辛苦,任劳任怨。雄蜂只有在初夏才可以见到,而且数量很少,它们是由不受精的卵发育而成,而蜂后和工蜂则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那么三种蜜蜂都会蜇人吗?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蜇人的蜜蜂大部分都是工蜂。

为什么蜜蜂蜇人就一定得“同归于尽”?

  1. 工蜂:工蜂实则是发育不全的雌性蜜蜂,蜇人的那个“刺”其实是发育不全的产卵器。因为发育不全,蜇人后连同内脏一起都留在被刺者身上,所以蜇人后死亡的蜜蜂仅限于工蜂。
  2. 蜂后:至于蜂后,即整个蜂群中唯一负责与雄蜂繁衍后代的雌蜂,它们的产卵器肯定是发育完全的,所以蜇人后必然不会有事。但是蜂后的职责决定它一生中攻击敌人的情况几乎没有,除非是刚孵化时与其他蜂后竞争者的决斗。
  3. 雄蜂:雄蜂是蜜蜂王国中的“美男子”,其终生唯一的职责就是与蜂后交尾产卵。所以雄蜂是压根没有刺的,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产卵器,也完全不需要。

所以答案其实很明显了——因为对整个族群来讲,现在这样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工蜂攻击敌人时“同归于尽”,对于整个族群来讲负面代价实际上几乎没有,因为工蜂本身就是消耗品。相对于“马蜂”来讲,蜜蜂毒针的根本目的是驱赶大型动物攻击蜂巢,而非击杀小动物,这和马蜂有本质上的区别。

为什么蜜蜂蜇人就一定得“同归于尽”?

绝大部分工蜂一辈子也遇不到使用毒刺的机会,工蜂不需要像“马蜂”或者其它使用毒刺的生物,它们的刺不是“吃饭家伙”,天天都要使用。

马蜂的毒刺没有倒钩,蛰了人之后也不用担心死去;而蜜蜂的毒刺却有倒钩,随时有着生命危险。那假设突然有一天出现了一种直刺的蜜蜂,这样会更好吗?

看起来表面上能大大减少工蜂的损耗,但是如果蛰一下就撤退,那么相比留刺的毒液总量很可能就会降低,驱赶敌人的效果也会降低,最后如果影响到蜂后的安危,那完全就是丢帅保卒了。

为什么蜜蜂蜇人就一定得“同归于尽”?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进化的时间还不够长。或许未来确实会出现一种不死蜜蜂的同时也不牺牲效率的新对策。虽然按照现在的职能分配来看,工蜂的基因是不会遗传到下一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工蜂的性命完全无足轻重,毕竟蜂后要靠工蜂保卫和提供营养。

也许只是大自然的选择,又可能只是工蜂把无用的器官重新废物利用了一下;但对于蜜蜂整个族群来讲,目前的这个形式很难有更好的新方法取代。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算是一种进化过程中遗留的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