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正在创作的徐子涵

如果你期望真正的生活,那就不要到遥远的地方,不要到财富和荣誉中去寻找,不要向别人乞求,不要向生活妥协,不要向苦难和困境低头,幸福和成功只靠我们自己,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勤奋,这种幸福和成功就是勤奋的恩惠,就是命运的赏赐。徐子涵,一位在西双版纳傣乡热土生活了26年的年轻女性,挥洒青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剪出了傣乡一缕霓彩。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徐子涵服装设计稿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徐子涵服装设计稿

1992年4月出生的她,从小就有一个服装设计梦,每当在电视机面前看到T台走秀的节目,她显得特别安静,都会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观看,幻想着长大以后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设计作品

记得在小学四年级,一次,她翻箱倒柜出家中许多陈旧穿不了的旧衣服,然后手持“金剪刀”咔嚓咔嚓开始改制……那时候家里没有缝纫机,只能自己一针一线的手工缝制,害怕妈妈、爸爸责怪,一个人悄悄地制作,施魔法般把裤子变成了想要的裙子,把衣服从一个普通款式变成了另一个别致的款式。她小心翼翼地跑到老师的办公室和老师说自己设计了很多衣服,希望老师能把走秀节目加到班级表演的环节当中。结果出人意料的好,老师肯定并采用了她的设计,这次经历更加奠定了她走下去的决心。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设计作品

初中时期,因为高涨的热情和对梦想的追求,她毅然选择了学习美术,也正是这样一步步坚定信念,让她对色彩更加的敏感。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设计作品

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策划专员,负责把控公司产品的出街画面,但这并不是她所追求的理想工作。直到有一天,朋友告诉她,有个公司正在招聘服装设计师。听到这消息时,她内心的小火苗再次被点燃,激动不已,但同时也很担心,因为自己不是设计专业毕业,不占优势。试,还是不试?几经思索之后,她坚定地选择了前者。最终她顺利通过了面试,赢得了设计师的职位。事业的大门似乎正在慢慢打开,里面的光芒一点一点地透了出来,洒落到她的身上。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服装设计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服装设计

进入公司后,她马上面临棘手的问题:设计师前辈离职,让刚到岗位上的她有些手足无措,这么庞大的公司服装设计师却只有她一人!那时候徐子涵只有一个想法:无论情况如何困难,我也要打破僵局,闯出一番新天地!她马不停蹄地上网收集相关招聘资料、走街串巷寻找当地的手艺人。有时,她会独自一人驱车几十里,夜以继日,一个村寨一个村寨的打听寻访。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勐养一个叫 “曼龙岗”的村寨找到了五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大姐,与她们多次沟通交流后,最终荣幸地邀请到她们担任公司的缝纫师。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五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缝纫师

缝纫师问题似乎解决了,另一个难题又接踵而至:成立服装工作室。由于徐子涵本身不是科班出身,在购买缝纫器材等方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问题总是要解决的,带着种种疑问,她不断拜访、求教相关专业人士。经过专家的指点,服装工作室慢慢成形。工作室就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而这个小“婴儿”因她而造,她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目前,工作室已创作出许多绚丽多彩的服饰,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不仅接待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客户,还得到了许多的赞美。她十分感恩,感谢自己,感谢社会。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民族服装设计手稿

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女性来说,2018年11月是徐子涵剪出傣乡一缕霓彩的绽放花季,她接受了从业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制作2018年西双版纳大型活动“水灯节”水灯小姐赛事服饰。面对挑战,唯有应战。制作最出彩的服饰,通过舞台传达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领略西双版纳的傣家服饰之美。她秉持这样的信念,废寝忘食地从网上收集各种傣文化的资料,向前辈咨询了解傣家传统文化,驱车前往傣族村寨研究各式各样傣族服饰的特点,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发掘新的灵感。每每收获一些新的知识,她脑海中的灵感犹如山泉般涌出,一个个设计方案层出不穷。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水灯节上身着徐子涵设计作品的姑娘

然而,当她带着绘制好的方案上报审核,得到的却是斩钉截铁的“不行”。压力重重扑面而来,她几乎夜不能寐。为了做好一场举世瞩目的傣民族服饰展演,她不辞辛苦整装再出发,绞尽脑汁绘制出了第二版设计方案,这一次,方案顺利通过了。接下来是打版制样衣,由于服饰大多属于高级定制系列,基本都是纯手工缝制,耗时耗力,即便几件样衣都得连夜加班赶制。可完工后拿着加班赶制出的样衣报审,却是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还是不行。此时,距离比赛时间不到30天,崩溃感涌上心头,深夜她一个人躲在被子里蒙头大哭,感觉自己真的没办法再坚持下去。可她思来想去,自己身上肩负着如此艰巨的任务,这可是让宾客了解西双版纳傣民族服饰文化的大好机会,怎可轻言放弃?不可以!重整旗鼓后带着新的方案与样衣又一次出发,终于过关了!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水灯小姐”服饰设计

来不及喜悦,在距离比赛时间不到20天的时间里,她拼了!50套比赛服,艰辛、压力唯有她和她的团队知道,她咬牙坚持着……当站在台下,看到傣家姑娘身着自己设计的服饰靓丽登场,听到全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她知道:成功了!她,剪出了傣乡一缕绚烂的霓彩,全部的付出都值了!


剪出傣乡俏霓裳——从民族文化中汲养的设计师徐子涵

徐子涵与水灯公主合影

西双版纳民族服饰文化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需更多的人才投身到民族文化建设的事业中来。徐子涵深知自己渺小如沙粒,但是,她将秉着强烈的热情和责无旁贷的责任心,竭尽所能设计出更加出彩的民族服饰,让古老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的潮流元素相交相融,与时俱进,碰撞出焕然一新的美装火花,让更多的人看到新颖且不失传统韵味的傣族服饰。剪出傣乡俏霓裳,她正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