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寫在開篇前的話:

脫離系統說耳機聲音就是耍流氓!!!

以個人玩(前)旗艦如HD800,T1之類的動圈的經驗,這類耳機對前端極其敏感,音源、耳放、供電、線材、管子、避震稍有變化聲音就變化很大,因此本文聽感描述僅適用於自家系統下,萌新初燒聽感如與各位大佬聽感不同,謝絕嘲諷和謾罵。

作為半個森海黨(之所以稱為半個,因為其他品牌耳機也保留了很多),先後玩過近40個森海頭戴耳機,基本歷史上比較熱門型號都有粗淺涉獵,之前最喜歡的是紙板銅環HD600,因為調音好,對系統要求低,其他喜歡的有HD540G,HD580J,頭版HD250,HD25等等,近幾年系統預算往上加,慢慢考慮到了森海的旗艦級,先後玩了三個號段的HD800。近期系統周邊調整後趨於初步完善,感覺目前系統比較適合驅動森海8系耳機,遂有對比和寫下感受的衝動。特此發文留念。

一、系統搭建:

音源:linn renew klimax ds+巴法洛2016交換機

耳放:VAW 8PB(主力耳放,更換德根肥環802s),魯迪RP010B,CEC hd53n,某仿EMS換管做對比。

耳機:HD800(9K+號,原裝耳罩)、HD800S(2w+號,原裝耳罩)、HD820(<100號,原耳罩)、T1一代(3K+號,T1V耳罩,原線,作為旗艦級耳機對比)、D7000(原線改雙三平衡,作為封閉式耳機對比HD820)

耳機線:HD800單端原線,HD820四芯平衡線,線世界白金7雙三平衡線,銀彩單皇冠紐崔克頭雙三平衡線

線材:線世界極電7接LINN RDS,靜神SZM-55換AET鍍銠頭尾接耳放, 平衡線為LINN 銀皮 XLR,NAS到RDS是CHORD網線,DELA網線接RDS到交換機。

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二、試聽曲目的選擇及對比方式

(一)試聽曲目

1.人聲:張學友《二分之一演唱會》

張學友錄音最好的演唱會之一,都是經典曲目

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2.交響:馬勒第六交響曲

大俗交響曲,也是廣為人知的交響曲目之一

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3.原聲:《巫師三》、《養峰人》OST

原聲中個人比較喜歡的兩張

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4.鋼琴:《勃二鋼協》

國際老燒隆重推薦的一張,雖然很難一口氣聽完O(∩_∩)O

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5.小提琴:海菲茲《蘇格蘭幻想曲》

同樣國際老燒隆重推薦,聽了三個版本的《蘇格蘭幻想曲》,還是最喜歡這張

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6.多重奏:馬友友《舒伯特鱒魚五重奏》

最喜歡的五重奏之一,可以反覆擼好幾遍

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7.金屬:Metallica《Enter Sandman》

一代經典

森海8系哪家強——HD800,HD800S,HD820大亂鬥

8.民樂:古箏《高山流水》

老掉牙的曲目,24/176.4的高碼文件,為了試音而試音的曲目

9.新世紀:《阿姐鼓》

同樣老掉牙但是很經典的國內新世紀代表作,測試低頻的好選擇

(二)對比方式:

為保證公平,採用同樣前端和耳機線下,插拔HD800、HD800S、HD820來AB聽感,D7000和T1聽感基於原線

三、外觀、佩戴及線材

1.外觀上這三個貨基本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差異只是配色和材質,喜歡哪個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耳罩上三者有一定差異,820的是側面皮正面絨,厚度也明顯比800和800s的要厚的多,這也是820聲場表現不差的原因之一,同樣也是封閉感比較強的原因之一。

2.佩戴舒適度上感覺HD800和HD800s相近,都比較好,帶在頭上存在感不強,可以長時間佩戴沒壓力。HD820相對會悶一點點,但是也是屬於佩戴舒適的類型。三者從佩戴體驗上相比T1簡直是從法拉利到麵包車。

3.耳機線:HD800標配只有一根單端原線,HD800S有單端和四芯平衡兩根原線,HD820更誇張,有單端、四芯平衡、4.4平衡三根原線………..

四、對三個8系的簡單評判

以下評判基於換管8PB驅動下,因為8PB是我手頭唯一能把這三個都驅動比較好的耳放,當然可能離高端耳放還有比較大差距。

(一)HD800:

1.無可爭議三者最強的交響表現:得益於三者中最大最寬廣的聲場,對全局的良好把握,三者中最高的解析和分離度,良好的規模感,800在交響方面對其他兩個的優勢可以說是無可爭議的。

當然這有個前提,一是能驅動好800的耳放還是下限比較高的,二是能填滿800聲場的音源要求也是比較高的。越是早期的HD800對這二者的要求越高,對版本論嗤之以鼻的大佬,下一段話可以略過。

先後玩過三個HD800,最早是後期4w多號,但是在手上時間不長,因為當時系統檔次不到位,另外一個也是4w多號的實力確實有限。2018年初開始,先後收了兩個HD800,一個2w+號,一個9K號,兩個同時在手上對比了很久,同時也針對800不斷完善系統,讓之前不是很相信800版本論的我完全改觀。2w+號的HD800,明顯聲場有輕微縮小,但是幅度不大,中頻較9K號更容易填滿,差異比較明顯的是樂器質感,在良好系統的支撐下,9K號的樂器質感明顯一耳朵強的多。

2.難以搞好,但一旦搞好就很好的中頻:曾經我也覺得HD800不是聽流行的耳機,人聲那是不堪入耳,到了入手2w+號的800,這個觀點就略有改觀,但是9K號的HD800人聲表現則是不太如意。這一年多來,通過對電源線、信號線、網線的調整,“發燒”交換機的加入,8PB管子的升級,800升級線的加入,慢慢的9K號800的人聲表現越來越好,雖然厚度和密度一直是趕不上手上的T1,但是整體來說,個人覺得,在現有系統下的HD800,單純人聲的表現是勝過HD800s和HD820的,甚至有了輕微的毒性,這是以往難以想象的。這裡面最大的功臣應該是音源linn、升級的古董管和800升級線。

這也驗證了以前聽大佬說的一句話:搞好的HD800,古典和流行一樣的屌。

(二)HD800S:

1.“中庸”的調音:屬於聽啥都行,聽啥都沒太大毒性,在試音的所有曲目中,HD800S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和HD800一比,哦,原來還可以更好。這種調音也許就是很多人說HD800s是HD650全面升級版的來源之一吧。相比HD800主要的變化一是聲場縮小,不再需要那麼大的信息量去填滿,對音源要求降低;二是中頻調厚,HD800要把中頻搞出厚度需要音源的大力支持,HD800S即使是電腦直推也能出一定的厚度了,這同樣對音源的要求降低了;三是高頻調暗,是8系三個中高頻最暗的,不像HD800那麼亮那麼不耐聽,適合長時間聆聽。這三點改變不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但是對我來說,前兩個都可以接受,畢竟聲場雖然小了,但是比不少耳機還是大,交響還是可以聽的,厚度增加這點更是比較正面的改變,但是高頻調暗這一點對我個人來說簡直是無法忍耐,也許是長期聽HD800,紙板HD600把耳朵給煲了,原線下的HD800s的高頻簡直可以用“晦暗”兩字來形容,聽絃樂就感覺琴絃上蒙了一層灰塵。難怪某大佬評價HD800S說:那貨的高頻就是砍掉了一截。要挽救這一“致命”缺陷在我嘗試來,一是靠前端系統去調整彌補,二是換掉原線,調音的中庸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原線,因此要改變這兩點,原線必須換掉

換線如何選擇?這點在下文說升級線的時候會重點說。

2.系統下限明顯降低:上文提過HD800S對音源的下限要求明顯比HD800降低了,那對耳放的要求是不是也降低了呢,為了求證這一點,我把手頭幾個耳放輪番搬出來試驗。手頭四個耳放按推力大小排序是8PB>RP010B>HD53N>辣雞仿EMS,其中同個耳放的平衡口又明顯大於單端口,逐個嘗試下來,仿EMS的下的HD800S基本是糊的,細節很難清晰呈現,HD53N高阻口單端高增益是下限,這種推法即使播放交響也能把基本信息量交代清楚,至於RP010B和8PB的單端,則能把HD800S驅動的有聲有色了,可以稱得上驅動比較好的下限,則是RP010B的雙三平衡口,這樣驅動條件下,HD800S的規模感,分離度都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準。至於8PB平衡口下的表現,則是無可爭議的最好,特別是樂器質感是最好的。各耳放驅動能力如下:

8PB平衡口(優秀)>RP010B平衡口(良好)>8PB單端口>RP010B高增益單端口>HD53N平衡口>HD53N高阻單端口高增益(達到及格線)>仿EMS單端口(不及格)

想想HD53N目前的二手價,可知HD800S對耳放的下限是真的比HD800低了不少,要知道RP010B平衡口下的HD800,在播放交響時候還是會有點亂的,也就是無法真正驅動好。不過也要注意的是,HD53N雖然二手價不高,但是這貨本質上是功放改過來的,所以推力並不小。

(三)HD820

1.關鍵詞“嘎嘣脆”:高頻清脆,有股淡淡的甜味,特別上了銀彩或者線世界之後,高頻更加靚麗,感受最深的是,在多重奏中,有三角鐵出現的時候,那“叮”的一聲無比晶瑩剔透。從高頻亮度和染色都比HD800S有提升,這種脆甜,個人妄自揣測,應該是與後面的玻璃腔體有關,是玻璃材質的放射音造成的染色。這種染色,讓HD820在回放絃樂、人聲等方面有特殊的加成,特別人聲有一種潤澤感。如果沒有這塊玻璃,相信HD820的高頻會失色很多。

2.反射音營造的特殊調音:

公正的說,HD820單獨聽起來,聲場還是不小的,封閉感也不是特別強,但是當三個8系擺在一起對比時候,HD820這方面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一是聲場三者中最小,甚至不一定比同為封閉式的D7000來的大,二是反射音明顯,而且這個反射音個人認為是HD820調音的一個重要成分。透過後腔的玻璃可以看到,HD820不像日系封閉式耳機大部分在腔體內有一些吸音材料,HD820的單元是正對玻璃的,不知道內側表面經過什麼樣的處理,森海在HD820上是採用了玻璃材質的反射音來營造一種反射聲場,因此和HD800、HD800s對比起來,總有一種莫名的“環繞聲”,但是這種和白牙部分封閉式的山洞音又有點不一樣,那種山洞音是吸音沒處理好的結果,森海反而是用這種反射音做為整體調音的一種構成,讓我想起極致的封閉式耳機的特殊環繞黑科技。

這種反射音營造的特殊調音,有利有弊,優勢在於聲場和特殊的染色,劣勢在於有點刻意,不夠自然,特別當你拿HD820來聽交響,不由想到一句俗語“螺螄殼裡作道場”,看不懂的客官從這句話的字面上理解就OK了。

五、8系耳機換線之我見

(一)8系耳機需要換線嗎?

對於森海,我其實一直崇尚原線,特別是那些經典:HD250,HD540G,HD580J,HD600,HD650,基本上換線就很容易喪失所謂“森海味”。但是這一堅持到了8系,基本喪失了。當時剛剛入手HD800時候,原線接在RP010B上聽。嗯嗯,還是森海味,很正,交響很好。但是,可但是,聽久了以後,特別換到HD600很擅長的絃樂,咦,為什麼這音粒這麼粗,顆粒感這麼強,雖然森海更注重的是整體,但是也不能刮耳朵啊。特別是HD800單元揭示力強,更進一步放大了原線素質低的缺點。因此,我個人建議是,如果系統到位8系的耳機線是必須要換的。即使系統不到位,在耳放及格水平線以上,如果感覺顆粒感強,換條線對整體的提升也是非常直觀的,某種程度上比提升音源和耳放都有效。

(二)升級線之銀彩和線世界的對比

1.銀彩單皇冠紐崔克頭雙三平衡線:對比原線,整體素質提高,中頻很抓耳,對8系的人聲表現有高加成,中高頻有銀彩特有染色,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會覺得音色不夠正,銀彩會讓你知道,8系也可以很“妖嬈”,缺陷是下盤不是特別穩。

2.線世界白金7雙三平衡線:素質一耳朵比銀彩要高,而且是各方面都高,聲音屬於比較中正向,但是與原線比,還是略有染色,特別高頻,單晶銀的貴氣仍然比較明顯,值得一提的是,820+線世界在高頻方面的加成可以說是1+1>2,其表現讓人不由眼睛一亮。

3.二者選擇之我見:

二者沒有絕對的哪個更好,關鍵還在於搭配,線世界是單晶銀,銀彩據說是合金線,在高頻的貴氣方面都有優勢。我的建議是:如果前端屬於直白無染的,需要加點味道,建議銀彩,特別是HD800S那種比較中庸的風格,換個說法是比較死的風格,銀彩的加成更明顯。如果前端已經味道足夠,需要提升素質(比如我自己的hufi系統),那無疑選擇線世界是最優選擇。

線材沒有純粹的哪個最好,只有搭配的才是最好的。

六、對8系耳機定位之淺見

從三個8系耳機來說,雖然調音各異,但是細細分析,森海對他們三個都有很明確的定位,無所謂哪個最強,只有哪個最適合。

比如HD800S,森海在針對用戶對HD800的反饋(如對音源耳放要求高,假大空的聲場,搞不好很容易薄的中頻等等)做了相應的調整,,HD800S無疑友好了很多,搞好的標準低了很多,所以論壇常見HD800S比HD800強的言論,平心而論,在達不到800要求的系統上,HD800S比HD800好聽是沒毛病。同理,在中低端系統上,HD600比8系全家桶好聽同樣沒毛病。O(∩_∩)O

再比如HD820,這貨是森海在填補高端封閉式的空白,森海的封閉式聽過幾個,HD25,HD250都是屬於經典的調音,HD630VB則是森海前幾年一個很失敗的試驗品。但是HD820,不管你是否對他喜愛,森海無疑用其強大的研發實力告訴你,德系也可以做出很好的封閉式耳機,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條路可以繼續走的很遠。

假如你的預算不夠高,又喜歡森海味,想玩好森海旗艦級,無疑,HD820,HD800S都是不錯的選擇。假如你需要一個封閉式耳機不受打擾,又不喜歡日系和極致的調音,HD820無疑也是極好的選擇。一切在於你個人的需求。

把玩森海8系耳機的這段時間,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句話:

“你大爺畢竟是你大爺”。

即使在德奧系日趨式微的現在,在AKG已死,拜亞苟延殘喘的今天,森海仍然是一面旗幟。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