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普惠 懂你先行——建設銀行“惠懂你”營銷推廣工作現場會在石家莊拉開帷幕

新年伊始,李克強總理到建設銀行考察,瞭解到“建行惠懂你”APP的功能後指出,“你們通過大數據手段探索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有關部門要請第三方進行評估,切實可行要向全國複製推廣。”建設銀行全行幹部員工倍受鼓舞。

3月5日,全國“建行惠懂你”營銷推廣工作現場會在石家莊拉開帷幕。建行總行章更生副行長,總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等12個部門負責人,37家一級分行普惠金融業務分管行領導及普惠金融業務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來自建設銀行的各層級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分享經驗,這一切都是緣於被總理點名的“建行惠懂你”,這一神奇的APP平臺。

建設銀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踐行普惠,服務小微,藉助金融科技手段,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千方百計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用專業與擔當為百姓安居樂業服務。2018年5月2日,建設銀行將普惠金融上升為全行“三大戰略”之一,運用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以平臺經營、數據經營為突破口,由單一提供金融產品到搭建外部交互開放、內部充分整合的平臺,為市場和客戶提供深度服務。

在此背景下,“建行惠懂你”APP應運而生。“建行惠懂你”APP智能服務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技術,創新推出“互聯網獲客+全線上信貸業務流程”業務新模式,集成了額度試算、預約開戶、貸款申請、支用還款、指數調查問卷等功能,具有開放式獲客、一站式辦理、智能化風控等特點,是建設銀行送金融服務上門的一項重大創新舉措,在市場和同業中屬於領先地位。

“建行惠懂你”APP實現了建行“小微快貸”在線一站式辦理信貸服務,“大數據”思維開放便捷。2016年,建設銀行積極運用金融科技,突破傳統業務模式,推出線上融資服務“小微快貸”,基於客戶交易結算、POS流水、納稅記錄等信息,依託小微企業評分卡進行數據分析,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主動、批量、高效地服務小微企業。真正實現了申請、審批、簽約、支用、還款的全流程網絡化、自助化操作。經過不斷創新,“小微快貸”家族不斷壯大,成員包括“信用貸”、“雲稅貸”、“賬戶雲貸”、“抵押快貸”等系列產品,全面契合小微企業的經營特點,如同品種齊全的超市,只要企業有一定維度的真實數據信息,就總有一款產品能滿足企業需求。

客戶下載“建行惠懂你”APP後,能夠隨時查看建行小微企業信貸產品信息,無需登錄,只需要填寫企業名稱全稱,勾選行業,填寫企業上年度經營收入以及近1年企業納稅總額,選擇性錄入房產信息,就可試算出貸款額度,提前瞭解在建行可貸金額。符合條件的客戶可立即辦理貸款,全流程在線操作,從申請到貸款支用只需幾分鐘。為了匹配小微企業“小、頻、急”的資金需求特點,“建行惠懂你”APP可實現在貸款合同有效期內隨借隨還、循環支用,極大的提高了融資效率,充分滿足了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建行惠懂你”APP實現生物認證在線授權,金融科技保駕護航。建設銀行把握科技時代脈搏,長遠規劃,率先提出科技金融戰略,依託“新一代”系統技術優勢,在國有大行中第一家成立金融科技公司,推動平臺搭建和生態圈營造。“建行惠懂你”APP加持銀行級的安全應用機制,通過先進的生物認證、人臉識別技術對用戶身份進行識別。此外首創企業在線授權功能,自動生成股東會決議,股東線上投票,授權實際控制人進行貸款操作,尖端金融科技讓信貸服務兼顧安全與便捷。

“建行惠懂你”APP預約開戶省時省力,銀行服務更近一步。對於沒有開立建行賬戶的客戶,通過“建行惠懂你”APP可優享預約開立對公結算賬戶服務,通過手機即可辦理預約,時間、網點都可選擇,成功後預約信息直接發送至客戶手機,省時省力。截至目前,“建行惠懂你”APP下載量突破500萬次,訪問量突破1000萬次。河北建行註冊用戶39萬戶,認證企業17萬戶。

在此次現場會上,參會人員發言熱烈:“我是‘惠懂你’二重禮第一期第一名的獲得者”、“我是‘普電’團隊負責人”、“我是西大街支行的‘老董’,在會上進行經驗交流的建行員工,有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奮戰幾十年的老信貸,有繁忙週轉於客戶間的大堂經理,有穩坐工位兢兢業業的高低櫃員,有奮戰前臺的一線同事,有支持保障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他們的崗位都很普通,但他們工作很不平凡,他們的故事或令人感動落淚、或令人身心振奮,營銷“建行惠懂你”,踐行普惠戰略,是他們的理想和信念,在建行河北省分行“尊敬奮鬥者、關愛奉獻者、崇尚擔當者、重用實幹者”的人本文化下,以他們為縮影的河北建行人用執著和堅韌鑄就了“惠懂你”各項指標系統名列前茅的好成績。

“建行惠懂你”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將融資服務與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場景有機結合,讓銀行服務觸手可及,懂你所需,貸你所想。未來,建設銀行將繼續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核心,持續推進普惠金融與金融科技戰略,護航小微企業壯大成長,惠企民生,讓金融更有溫度。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張豔 通訊員肖恩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