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是誰發明的,何時傳入中國?

蠟燭最先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一類的東西塗抹在書皮或者木片上,捆在一起,成為照明的火把。公元前3世紀左右,當時的人們發現蜜蜂的蜂蠟抹在樹枝外面,照明效果較好,這就是蠟燭最先的雛形。

蠟燭是誰發明的,何時傳入中國?

歷史研究表明,蜜蠟在我國使用的時間大致和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時代,從中國引進蠟燭的。唐朝時,人們使用蠟燭與現在人們使用的蠟燭有所不同。當時,唐朝的人們需要經常用剪子剪去蠟燭燭芯。那個時候,蠟燭芯用棉線搓成,位於蠟燭火焰的中心部位,燃燒時,由於無法完全炭化,必須不時地用剪刀將殘留的燭芯尾端減掉。

蠟燭是誰發明的,何時傳入中國?

1820年,法國人強巴歇列發明了三根棉線編成的燭芯,蠟燭燃燒時,燭芯自然散開,其末端正好在火焰外側,因而可以完全燃燒,免去了經常剪燭芯的麻煩。

蠟燭是誰發明的,何時傳入中國?

1825年,法國科學家舍弗勒等人研製並生產出了石蠟硬脂蠟燭,並獲得國家專利。石蠟蠟燭的出現,在人類照明史上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

蠟燭是誰發明的,何時傳入中國?

復古金色燭臺

不久之後,人們在北美洲發現了大油田,於是,從石油當中可以提煉出大量的石蠟。無煙、照明、不用剪芯,較為理想的蠟燭在得到了人們的喜愛,並在全世界普及和推廣。

蠟燭是誰發明的,何時傳入中國?

我國從十九世紀40年代開始進口外國的蠟燭,當時人們使用外國的蠟燭,統一叫做“洋蠟”。當時的人們都覺得“洋蠟”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