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1986年,我國拍了一部神片,猜準了很多今事

片名——《T省的八四、八五年》。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影片拷貝已經老化嚴重,顆粒粗糙,看上去像是剛挖出來的歷史殘片。

有價值的東西,往往看上去是樸拙的 。

配音王者畢克在片中那鏗鏘有力的解說,賦予影片濃烈的寓言色彩。

影片開始交待:1984年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開全國法院經濟審判工作會議,會議呼籲,我國的法律要保護改革……代表們紛紛提出,現在以權代法,以言代法和以政代法的現象很普遍,這種情況嚴重影響我國四個現代化的實現。健全法制,用法律保護我國的四化建設,已經成為中國當務之急!

會上,來自T省的政法學院教授魯炎,講了一個T省的案例。

一個被內定為下屆市中級法院一把手的經濟庭長郭剛,接手了一樁經濟案件——企業家程戈狀告T省機械總公司黨委。

程戈,原T省機械總公司的勞資科長,他承包了長期虧損的公司下屬一分廠,為期兩年。但九個月後,程戈被總公司黨委停職。

是做得不好嗎?不是,程戈上任9個月,就使得長期虧損的一分廠盈利400萬。

問題出在別處。

程戈不得不打官司。

受理此案的郭剛庭長告訴程戈,他把總公司黨委作為起訴對象是不對的,因為總公司黨委不具備法人資格。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程戈百思不解:這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黨委,卻有權解除他的職務。是公司黨委發文終止他承包合同。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程戈請求法院幫助,他得到郭剛庭長積極答覆:保護每個公民的權益,是人民法院的職責。

開始聽上去都不像真的。

按照郭剛庭長的指點,程戈把起訴對象變更為省機械總公司。

企業行政化時代,T省的機械總公司是一個有5萬職工的地市級企業。

程戈狀告上級公司,立時成為新聞熱點,電影交待:中國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中國勞動報,中國教育報先後報道此事。我猜想,電影故事有現實來源,有心人該能索引到相關事實。

T省機械總公司這樣一個企業,可利用的行政資源自然不少,成了程戈的被告,總公司黨委很生氣,黨委書記馬玉,是1939年參加革命的老八路, 他說,程戈這是目無組織。

司專門開會批程戈,黨委副書記說,“程戈,你作為一個黨員,企圖推翻一級黨委的決議,這樣下去是十分危險的”。馬書記說,“你不要太天真啦,人民法院不會支持你把矛頭對準一個黨的組織。在中國,絕對不會有這種事情的!”

他們沒想到,世道真的不同了。

無論組織如何勸阻,程戈還是堅持告訴。

事情發酵,越炒越熱。

於是總公司向上級反映情況,這一下,問題直接捅到省領導。

公司領導還到檢察院,要求對程戈所謂“經濟犯罪”立案審查。

於是,省委書親自跟市委書記打招呼,市委書記跟市中級法院打招呼,法院領導宣佈:程戈一案,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合同糾紛,而是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法院院長說,許多問題不是光靠法律能解決的。

法院領導告誡主審法官:你作為下一任院長候選人,一定要慎重辦理此案。

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在領導的干預下,電視臺、報社記者的的相關報道都被擱置、撤稿。

媒體領導,首先考慮的是政治前途,這個即將就任省委宣傳部長的報社總編,勸手下,“年輕人,冷靜點,我們省有我們省的具體情況。“

當時的國家,正處於改革的重要關口,矛盾突出,爭論很多,充滿張力,正因為張力四射,所以這樣涉及敏感的電影才沒人敢攔,大搖大擺過審。

片中交待,當時的省裡主要領導對來自北京的城市經濟改革意見竟然也疑慮重重,甚至充滿牴觸。他要求下屬,先不要動,觀望一陣,看看全國形勢再說。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程戈短期內就把一個長期虧損的廠子扭虧,為何還被停職,解除承包合同?因為,他在廠裡的一系列整改動作,強化企業管理,期間開除省委書記的小舅子,觸動了很多利益關係,得罪了大領導;而他按照承包合同兌現的高額獎金,又讓人眼紅。

“一分廠職工工資比其他任何分廠工資都要高,這麼搞,是搞資本主義,要搞垮社會主義企業……”法庭調查時,公司領導慷慨陳詞。

程戈手持憲法回覆:“多勞多得,不勞動者不得食,這是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可現實中,左右局勢的力量多重多樣,手持憲法者未必最得力。有時,它竟然是身處危局者的最後一顆子彈,就像當年的劉主席。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儘管企業扭虧為盈,效益可觀,可程戈承包後搞的浮動工資,超產獎金,還是被羨慕嫉妒恨。

按照馬玉書記的說法,獎金一個月幾十塊是可以的,但每個月高達數百塊(莫笑,當年幾百塊不是鬧著玩的),就是物質刺激了,所以,公司終止了程戈的承包合同。

於是,拿下程戈,就成了眾望所向,大快人心。

幸運的是,程戈找到了好的律師,更幸運的是,他的官司趕上改革好時代,攤上只認法理的法官。

從文革專政年代過來的人,對法制還很不適應,像那位馬書記,對法官在法庭上直呼其名,需要他站起來回答問題,頗為不適,庭審半道兒,他激憤不已,在法庭上站起來,來回度步,開啟他一貫的領導講話模式。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至於已經全國人大通過的經濟合同法,馬書記等人並不知曉,或者說,不認為需要認真瞭解,“作為一分廠的上級單位,我們黨委當然有權終止承包合同,撤程戈的職。

法官告訴他:用行政手段管理經濟的辦法已經過時,經濟糾紛應以經濟合同法等相關法律為判定依據。

法理已經清晰,剩下的,就看法官的牙口了。

老領導一遍遍提醒主辦此案的郭剛,組織上對他的提拔任用程序已經啟動,節骨眼上,切莫因工作失誤,影響政治前途。

郭剛堅持以法律為準繩,他只認一條道。

在法官郭剛的堅持下,程戈起訴省機械總公司一案得以面向社會公開審理。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最終,程戈單槍匹馬,在官司裡贏了總公司。主審法官糾正記者的說法:程戈贏得是總公司,不是公司黨委,你要再這麼提,我就謝絕你的採訪。

但記者接下來的提問更出格,我不便轉述,好奇的去看電影。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影片中,在新任省長的記者會上,張瑞芳扮演的女省長針對程戈案,發表了一番講話,現在聽起來頗有些驚悚。我也不便轉述,感興趣的,去看電影。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還有片中政法學院教授接受記者採訪的一番講話,我更不好轉述,感興趣的,也請看片。

影很好找,百度——《T省的八四、八五年》。

影片交待:轉過年,兩年合同到期,程戈就被解職,再無權染指一分廠,而主審法官郭剛庭長,也失去了原來內定的晉升,被打發到郊區法院任職。


1986年,中國有一部電影,竟然神預言了很多後來事。



影片對老八路,總公司黨委書記馬玉,並沒有概念化,更沒有抹黑。片中,這個不適應法制時代的老書記,生活中頗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他一直住在破舊的房子裡,卻給下級幹部職工改善了住房。老革命還是老革命,只是不適應新時代。

幾十年過去,現實已有很大不同,法官已不是原來的法官,書記也不是原來的書記。但故事和衝突依然很相像。

回頭看,影片《T省的八四、八五年》拍攝手法未免直白,像一部紀實報道,偶有漫畫風,一些臺詞像調查問卷,這使得電影報告文學色彩濃郁,但,現實原本就很直魯,影片涉及的問題至今並不過時。想想這部片子是三十多年前拍的,驚詫莫名。

那些慷慨激昂的場景現在看來已經有些違和,現在的年輕人已經難以體會,那個舉國上下,官民一心,求變求新的歲月。

好奇的觀眾會猜測片中的T省到底是哪兒?這種考據大可不必,影片反映的問題,絕非某地的特情,影片的詰問,所反映的問題,具有普遍性。

顯然腳本是有現實依據,甚至故事脈絡,也應有對照。

難得的是,這部涉及敏感,直指人心,針砭時弊毫不留情的片子不但在當年過審,而且,還在1987年獲得第一屆表演藝術學會鳳凰獎,並在1988年獲得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故事片獎。

其實當年,這部神片並無多大反響。娛樂還是電影的第一功能,人們看電影,訴求不在接受新思想,即使電影的教化功能並不弱。

另外,這部片子未在當年叫響,也由於那個火紅的年代關注點太多,社會咋解禁,需要撥亂反正的事千千萬萬,以至於人們分不清哪個更要命。

但四十年後回看《T省的八四、八五年》,有一種看熱迪力走鋼繩的驚悚。好懸,當年它沒被一巴掌拍死。

它生縫我們民族一個千載難逢的黃金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