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餘姚

吃遍余姚

-----

吃遍余姚

-----

有人說,因為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

而我說,因為一道美食,而離不開一座城市

況且,餘姚有那麼多讓人魂牽夢縈的好味道

吃遍余姚

餘姚的好味道,不一定是饕餮大餐、鳳髓龍肝,更是小時候外婆家的土炕頭、牆角整缸子的雪菜、院子裡的果蔬;或是走街串巷山水間流響的土特產、農家菜......沒有琳琅華麗的包裝,保持泥土山林的原始,保持食料最初的模樣,保持童年、慈愛與家的溫暖。

若你在餘姚

和我一起來尋覓這些餘姚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好味道吧~

吃遍余姚

外婆的味道01

朗霞豆漿

吃遍余姚

朗霞豆漿是餘姚當地一宗風味小吃,已經有100餘年的歷史,是“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著名地方特色小吃”,其中以“幹大林豆漿”最為正宗。幹大林豆漿素有“鹹豆漿之王”的美譽,剛衝好的豆漿,其形如剛出蒸籠的雞蛋羹,聞起來清香撲鼻,喝起來鮮美可口。當你喝豆漿時,不用調羹 ,只是沿著碗沿喝空邊圈的漿汁,中間的豆漿依然不會倒下來,食客們無不嘖嘖稱奇。朗霞豆漿色澤清白、漿汁肥潤、外觀醇厚、入口香鮮,是營養豐富、四季皆宜的綠色環保早點。

02

番薯棗子

吃遍余姚

番薯棗子是四明山區域的傳統特色美食,選用優質的高山紅薯,洗淨去皮,將番薯用鐵鍋煮熟後,放在用鐵絲編成的圓匾內,用白碳或者柴木的炭火烘烤煙燻一天一夜後方可製作而成。一隻上好的番薯棗子舉在太陽光下看,通體鮮紅,吃起來糯而不膩,軟硬適中,香甜可口,因味道類似蜜棗,有股清香味,而美其名曰番薯棗子。

03

烏饅頭

吃遍余姚

餘姚有端午日吃烏饅頭的習俗,傳說是為了紀念一個叫烏傑的抗元義士,他開饅頭店為生,在端午日聯合百姓揭竿而起,他們用門環做聯絡工具,所以這烏饅頭就做成門環託蓋形狀。三七市、丈亭兩地的烏饅頭是最地道的,為了保證烏饅頭的口感,從揉麵、發麵到製作,全都要在當天完成,來不得半點馬虎。剛出籠時,只見烏饅頭底部紅黑色的糖漿已經凝結,一口咬下去,鬆軟油糯,香甜爽口,瞬間就讓人心頭湧起一陣滿足感和幸福感。

04

鹽烤土豆

吃遍余姚

鹽烤土豆,是餘姚人經典的下午茶點心。四明山的土豆是多年前從外地引進結合本土而長成的花旗芋艿,它的特點是黃蕊,土豆粉且香。此外,鹽烤土豆時用的是山上的柴火,土灶文火,特別利於增強鹽烤過程的入味。烤好的土豆,雞蛋大小,表皮皺褶,土黃色底浮一層白花花的鹽花。咬一口,鬆軟噴香,再一回味,肉質粉粉的,柔軟細膩,有點爽滑,好吃極了。

不可錯過的美食

01

黃魚面

吃遍余姚

黃魚麵湯濃、味醇,魚香撲鼻,是餘姚特色麵食。鮮活的黃魚經油炸而成,魚肉香酥;麵湯放入醬油,湯味濃醇;手工和麵加鹼,面有勁道。魚酥、湯濃、爽滑,這三個完美結合,美味至極,食後讓人回味無窮。黃魚面最重要的就是黃魚,大黃魚要求野生,不僅外表金燦燦、肉質也很肥美,價格自然也就不菲。

02

四明山紅燒肉

吃遍余姚

四明山紅燒肉選用四明山放養的豬,區別於平原的豬,豬肉肥而不膩,具有特別的肉香味,這就是四明山紅燒肉美味的秘訣。另外,餘姚人更愛在肉中加入梅乾菜、油豆腐一起烹調而成,肉的湯汁被佐料吸收,肉不油,菜也更加鮮美無比。

03

冰糖甲魚

吃遍余姚

餘姚是"中國生態甲魚之鄉",餘姚甲魚外形色澤光亮,裙邊光滑厚實富有彈性,體內脂肪較少呈自然黃,運動能力強,品質上乘,接近野生甲魚。冰糖和高品質甲魚,兩者同燉,用時間熬成一鍋濃湯,鮮香可口,沾著湯汁的甲魚,Q彈爽滑,而且還有滋陰、調中、補虛、益氣、祛熱等功能。

鄰家土先生

01

餘姚榨菜

吃遍余姚

餘姚是農業部命名的“中國榨菜之鄉”。我們的榨菜菜色微黃,具有質地嫩、脆的特點。“嘸啥好東西,榨菜長下飯”是我們餘姚人常聽到的話。圓滾滾的榨菜從醃著的罈子裡摸幾個出來,水一衝,切絲切片,可以炒三絲,炒茭白什麼的......鮮香爽口的榨菜肉絲蛋花湯總讓我們多吃半碗飯;有時候用香油等調料拌一些榨菜絲,又脆又嫩,百吃不厭。

02

河姆渡茭白

吃遍余姚

姚江畔邊茭白盛,古址品牌美名揚。早在十多年前,河姆渡鎮的茭白因個頭大、肉質嫩、品質優,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茭白之鄉”。茭白,營養價值高,具有鮮嫩清爽的口感,歷來頗受歡迎。河姆渡茭白還可以生吃,也是出了名的,取一截水嫩水嫩的茭白,大咬一口,竟像菜瓜一樣爽脆、甜口。

院落裡的果實

01

楊梅

吃遍余姚

“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說起楊梅,那是餘姚人的驕傲。餘姚楊梅種植歷史至少已有兩千年,而且據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現,七千年前就有野楊梅存在,因此贏得了“餘姚楊梅甲天下”、“中國楊梅之鄉”、“楊梅王國”等美麗盛譽。楊梅林地遍餘姚,已形成以姚江流域兩岸為走廊的楊梅產業帶,其中姚東地區三七市、丈亭一帶主產“荸薺種”楊梅,姚西地區牟山、馬渚、臨山一帶主產“夏至紅”、“水晶種”楊梅。最有名當屬荸薺種,肉細軟、核粒小、味香甜、液汁多,為楊梅最佳品種。

02

葡萄

吃遍余姚

餘姚臨山葡萄種植面積廣,歷史悠久,被譽為“中國葡萄之鄉”,也是餘姚市最有口碑的特色農產品之一,臨山葡萄,色澤好、顆粒大、味道清純甜美,每一棵葡萄都是用心裁培,所種植的葡萄香甜可口。在那裡,你可以看到鮮翠誘人的維多利亞葡萄、香甜可口的夏黑葡萄、渾黑圓潤的巨峰葡萄,並能隨意採摘一串串新鮮誘人的葡萄痛快地品嚐一番,順便也可以檢驗一下自己採的葡萄是不是夠甜夠水嫩。

03

櫻桃

吃遍余姚

櫻桃,果實成熟早,為“百果之先”,故有“春果第一枝”之美譽,在世界各地一直都被稱為名貴的果品。梁弄是寧紹地區傳統短柄櫻桃發源地和主產地,隨著旅遊發展,逐步引進了黑珍珠等櫻桃品種,延長了櫻桃採摘時間。目前全鎮種植櫻桃近5000畝,其中50畝以上櫻桃觀光采摘基地近20個。梁弄櫻桃以個大、味甜、色豔著稱,已有100多年曆史。其品質屬國內最優質的櫻桃之一。

04

吊紅

吃遍余姚

吊紅柿子是柿林村特有的傳統名果,以果色豔麗、肉質柔軟、個小皮薄、汁多味甜聞名,已有400多年栽種歷史。全村種植吊紅柿子200多畝,年產20多萬斤。每年入秋後成熟,漫村遍野、坡前嶺後一片紅彤彤,猶如一盞盞玲瓏的小燈籠懸掛枝頭,丹山赤水,黃葉紅柿,雲霞織錦,幾乎將整個村莊擁抱在懷,故有“吊紅”這一雅稱。

最佳伴手禮

01

梁弄大糕

吃遍余姚

梁弄大糕,餘姚市梁弄鎮的傳統糕點,以外形美觀、香甜柔糯,還設有遠近有名的“大糕一條街”,贏得了眾人的口碑。其外形方正,雪白的大糕上面有可食用紅粉印的“吉祥如意”、“福祿壽喜”、”不忘初心”等不同的字樣,使大糕紅白分明,色彩鮮豔,既增添了美感,又增加了食慾。如今的梁弄大糕口味眾多,有豆沙、桂花、抹茶、黑米等,讓你百嘗不厭。梁弄大糕的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2

瀑布仙茗

吃遍余姚

餘姚瀑布仙茗,屬綠茶類,獲農業部批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等級保護,產於四明山區的道士山,地處400多米的瀑布嶺山腰,因為周圍特殊的環境使得茶樹常年陳浴在雲蒸霞蔚之中,唐代陸羽在《茶經》中提到,餘姚用大茶樹的芽葉製成的茶葉,品質特優,譽之為“仙茗”,所以又稱之為“餘姚瀑布仙茗”。餘姚瀑布仙茗茶外形緊密,苗秀略扁,色澤綠潤,香氣清鮮,滋味鮮醇,湯色綠而明亮,葉底嫩勻成朵。餘姚瀑布仙茗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浙江省優質名茶、中華文化名茶和中國鼎尖名茶等稱號。

03

牟山湖大閘蟹

吃遍余姚

牟山鎮素有“浙東第一蟹鄉”的美稱,牟山湖,是在幾千年前自然形成的天然優質湖泊,水質條件達到了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當地所產的牟山湖大閘蟹,是純野生產品,具有個體大、肉豐滿、味美、膏厚、營養豐富等特點。

04

陸埠豆酥糖

吃遍余姚

陸埠豆酥糖,餘姚市陸埠鎮的傳統糕點,它的色、香、味俱居上乘,素有“勝似三北藕絲糖”的美稱。豆酥糖雖說叫糖,卻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不太一樣。因為外面裹了一層大豆粉,它吃上去香甜酥脆,大豆味層層疊加,有點像香脆版的糕點。豆酥糖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胡羅卜素等多種營養成份。每逢年末,寧波地區農村大都做年糕以備春節期間享用。用火熱年糕團嵌豆酥糖,又香又長又糯,是深受老幼喜愛的時令食品。陸埠豆酥糖的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5

番薯粉絲

吃遍余姚

每年番薯豐收時節,餘姚四明山區都能見到製作它的景象。紅薯經過清洗、粉碎、過濾、打漿、上蒸、搖絲、曬絲等七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必須把好關才能做成地道的番薯粉絲。如此做好的番薯粉絲口感爽滑、久煮不爛、清香可口,大冬天的一碗三鮮粉絲湯是咱餘姚人餐桌上的最愛,那味道,簡直叫人眼睛都眯起來。據鹿亭中村的老師傅說,10斤番薯才能製作成一斤粉絲,再加上這過程又是如此複雜、繁瑣,以後莫要說這農家粉絲貴了,因為物超所值。

吃遍余姚

看了那麼多 是不是口水都要流乾啦

在餘姚 幸福就是

有張紅嘟嘟的小嘴巴

吃著姚城各個角落的美食

聽著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啦

還有奶奶喊你回家穿秋褲

不然怎麼說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

卻囿於晝夜 廚房與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