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北大工科博士陳更,竟然21歲才邂逅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北大工科博士陳更,竟然21歲才邂逅詩詞?

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陳更一戰就是四年。繡口一吐便是詩詞的表現屢屢驚豔四座

這樣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子,在現實生活中卻是整日埋頭做實驗的工科女博士,這也讓許多人費解,工科女痴迷傳統文學,多多少少有點不務正業的意思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北大工科博士陳更,竟然21歲才邂逅詩詞?

工科的世界開出了文藝的花朵

如果時光可以穿梭到陳更21歲那年,估計她也不會想到自己日後會和詩詞有如此緣分

陳更說:在研究生一年級的時候,讀到一本《蔣勳說唐詩》,才打開了自己的詩詞啟蒙道路。於是熱情就像冰底下的沸水,寥寥幾句便一往無前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北大工科博士陳更,竟然21歲才邂逅詩詞?

陳更生於書香世家,她的曾祖父擔任過校長,父母也都是讀書人,雖然自小便耳濡目染,但家人更傾向於將她培養成一個科學家

於是她與詩詞就像兩個交錯的直線,越來越遠。《十萬個為什麼》《世界未解之謎》等科研書籍陪伴著她,幫她建立了理智而博學的精神世界。見證著她以高考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同濟大學自動化專業,後又被保送至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專業在讀博士生

就像冥冥中自有安排一樣,在陳更21歲的時候,工科的世界還是開出了文藝的花朵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北大工科博士陳更,竟然21歲才邂逅詩詞?

不怕質疑怕錯過詩詞最能感動她的時光

在《中國詩詞大會》名聲大噪之後,她收穫了不小的知名度和人氣

但質疑也接踵而至:身為理工科博士生,課業如此繁忙,為什麼還能吟詩誦詞,一次一次參加電視節目?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北大工科博士陳更,竟然21歲才邂逅詩詞?

陳更直言,作為一名工科博士,要做的實驗已經應接不暇,每天要凌晨才得以休息,她每天僅有的一點閒餘時間就是在吃飯的時候,但即便這樣,她還是會利用這微不足道的碎片化時間去研讀自己喜歡的古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北大工科博士陳更,竟然21歲才邂逅詩詞?

她其實已經預料到大家會有這樣的疑問。“我是帶著上吐槽大會的心態來到《中國詩詞大會》的。因為大家一定會說,怎麼又是你!怎麼老是你?”她也曾考慮過,“是不是等博士畢業後再去讀詩詞、再去愛文學?”可又擔心,“怕錯過它最能感動我的時光。”最終,她決定,不問結果,享受過程

奪冠顧慮是下一季還能不能參加

14日晚的詩詞大會被網友們戲稱是一場“神仙打架”,陳更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將總決賽冠軍的獎盃攬入懷中,而在勝利之餘她竟開始顧慮到:如果有幸拿到總冠軍,我下一季還能不能再參加詩詞大會?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北大工科博士陳更,竟然21歲才邂逅詩詞?

她說,“只要詩詞大會需要我,我會克服任何困難繼續參加。我只是在做我喜歡的事情,不太關注輸贏,但也不能丟人。詩詞大會在進步,我也要進步

”這份“痴迷”,讓主持人董卿十分感動:“詩詞大會辦多少年,陳更就要來多少年,很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意思。謝謝陳更對詩詞大會的這份情感!”

兜兜轉轉,中國詩詞大會已經歷經四季,但陳更對詩詞的熱情從未減退半分。這個一襲素衣,扎著兩個麻花辮的姑娘,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接觸傳統文化現在也不遲,即便啟蒙較晚,熱愛依舊可以深入骨髓

遇到傳統文化多久都不算晚

傳統文化的魅力,是源於我們與生俱來的感召。從前我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將月亮比作發光的大餅,將星星比作閃耀的石頭。遇見詩詞之後,再見明月,就有了“寂寞嫦娥舒廣袖”,再見繁星,就有了“長河漸落曉星沉”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北大工科博士陳更,竟然21歲才邂逅詩詞?

我們在讀詩,也是在講述一個個故事。也是在古代先賢的故事中慢慢釋放自我。學習傳統文化多久也不晚,沉浸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中多久都不會累,但願我們都可以像陳更那樣早日找到最適合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