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市倒春寒:票房縮水15億觀影人次縮水8000萬,橫店影視"虧錢賣票"

文 | Mia

這是寒冷之春,這是失望之冬。拓普電影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3月15日,總票房累計為165.18億,去年同期截止3月15日總票房為180.31億,縮水超15億,且這一數字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影市倒春寒:票房縮水15億觀影人次縮水8000萬,橫店影視


從春節檔開始,另一核心指標觀影人次下降成為被反覆提及的現象,這一趨勢在春節檔後並未止步,而是愈演愈烈。藝恩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8年,觀影人次增速持續呈增長趨勢,但這一趨勢極有可能在今年首度逆轉:2018年截止到3月10日的觀影人次為47897萬人次,而2019年截止到3月10日的觀影人次為40050萬人次,落差近8000萬

另外,通過一線、二線、三線、四線、五線城市觀影人次降幅分別為11.9%、16.75%、17.28%、17.98%、17.82%可以看出,票補消失後,對票面價格最為敏感的四五線城市觀眾,正成為逃離電影院的主力軍。

影市倒春寒:票房縮水15億觀影人次縮水8000萬,橫店影視


黑天鵝事件連鎖反應:橫店影視“虧錢賣票”,幾大院線股業績連降


票價是“小鎮青年”逃離影院的直接原因。燈塔數據顯示,今年平均票價為39.7元,較之去年的35.3元上漲了12.4%。

在票價之外,內容偏好是另一大原因。四五線城市是國產片的主要票倉,去年《前任3》以近20億票房成為檔期內爆款,三四線城市貢獻了50%左右票房。2018年,三線城市以下觀眾總人次佔進口片比例為31.3%,佔國產片比例為42.9%。

反觀整個2018年,是遊戲、影視等行業黑天鵝事件頻出的一年:天價片酬、陰陽合同、稅務風波等帶來諸多後遺症,其中之一就是資本撤退、電影市場受到影響,2019年備案和定檔上映的國產片數量都有所減少。

根據國家電影局今年1至2月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示,該時間段共有367部影片備案,去年同一時間有488部影片備案。另外,已上映國產片為86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不同於以往3月,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種子選手早已高調宣佈入場,今年仍未有大片搶佔大檔期,從待定檔片單來看,多以劇情片為主,娛樂性較高的大體量、大IP也相對缺失,阻擋著四五線城市觀眾走進影院的腳步。

隨著中小體量影片窗口期進一步縮短,更多觀眾寧願選擇花幾元錢在優愛騰上觀看。院線面臨的對手除了流媒體,還有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抖音今年日活已高達2.5億,多元化的娛樂選擇分流了用戶的娛樂時間,去影院觀影的儀式感進一步下降。

影市不景氣,觀影人次和總票房縮水,直接作用於幾大院線終端,具體體現為不夠好看的年報業績數字:根據今年3月9日,橫店影視發佈的2018年報,全年營業收入27.24億元,同比增長8.22%,淨利潤為3.21億元,同比下滑2.98%。其中,理財收入和四五線城市渠道下沉獲得6786.72萬元補助,對業績起到較大的拉動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電影放映業務毛利率3年持續下滑20個百分點,2018年降至-2.11%,首度告負。全年電影放映業務的成本為20.77億元,相比於2017年增長了12.83%。

影市倒春寒:票房縮水15億觀影人次縮水8000萬,橫店影視


院線慘淡經營、放映業務不賺錢已成共識,但作為院線公司的主要業務,放映業務毛利率為負,實屬罕見。橫店影視給出的解法是大力發展廣告和賣品業務:年報顯示,其賣品和廣告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6.80%和99.88%。另外,橫店影視還首度在年報中宣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2018年公司關停華東區域2家影院,銀幕14塊,2019年預計關停5家影院。

整個院線行業利潤都被攤薄了,並不只是橫店影視一家獨自慘淡:根據2月28日萬達電影和金逸影視發佈的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萬達電影全年營業收入141.01億元,同比增長6.59%,淨利潤12.93億元,首次同比下降14.72%,金逸影視營業收入20.10億元,同比下降8.24%,淨利潤1.59億元,同比下降24.64%。根據IMAX中國於2月底發佈的年報,其過去一年總收入為1.175億美元,同比下降7%;毛利為7525萬美元,同比下降2.7%;經調整利潤達到4428萬美元,較去年同期降低3.6%。

除了內容吸引力下降以外,前幾年院線瘋狂擴張下沉的惡果終於顯現出來。截止2018年底,全國銀幕數已經超過6萬塊

,年均增長20%,而相應地票房增長並沒有趕上銀幕增長速度,單銀幕產出逐年下降。

去年,星美控股遭遇閉店潮,國內累計有300家影院關停,平均每天關閉一家,院線市場洗牌加劇。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中國院線數量在未來五年內將有所下降,預計2022年院線經營家數將在25家左右,票房收入將集中在前10名企業手中。

2019年國產片總體產出數量和體量都有所下降,電影市場不容樂觀,也是對院線公司形成嚴峻考驗的一年,除了大力發展“賣爆米花”等增值業務,也須迴歸主業務初心。

對於上個月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的萬達電影而言,如何在行業洗牌期順利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保持院線龍頭股的競爭優勢,成為今年的戰略核心。對於“三連降”的橫店影視而言,作為排名第三的影投公司,在上市之後如何交出更亮眼的年度成績單,是穩定投資人信心、使得估值不受影響的關鍵。

2018年12月,距離電影院線制改革實施16年之後,國家電影局印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簡稱4號文件),重新規定了影院的准入門檻,按照五億票房的標準,原有的48條院線只有27條符合資質,這也為下一步中小影院、末端院線的整合治理提出了改革思路。作為首批申請者和受益者,博納影業率先拿到文件出臺後的第一張院線牌照。

展望2019: 開機減少、項目停滯、大檔期“空檔”,進口片救市趨勢或初現

“現在融資比以前困難,金主爸爸撤退了,目前主要任務是把以前買下的存貨消化完,還有好幾個項目都處於停滯狀態。”某一線喜劇演員工作室編劇向娛樂獨角獸表示。

而隨著去年以來,稅務風波持續發酵,開機項目減少,後遺症則表現為今年待上映國產片減少:根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公示,截止3月10日,共上映53部國產片,20部進口片,去年同期共上映58部國產片,27部進口片。《驚奇隊長》《綠皮書》《馴龍高手3》《阿麗塔:戰鬥天使》等進口片肩負著扛起整個3月大盤的重任,目前依次佔據本月票房比例前5。

“進口片救市”的趨勢從去年底就有所展現。為了完成600億票房的年度目標,一反常態在11月到12月期間放了多部進口片進入,最終目標達成,《海王》《毒液》等進口商業大片功不可沒。去年國產片以372億元在年度總票房中佔比62%,而今年隨著國產片備案和公映數量減少,以及經濟大環境下行,影市總體遇冷,或將引入更多進口片提振影市。

影市倒春寒:票房縮水15億觀影人次縮水8000萬,橫店影視


另外,不同於以往3月左右大片陸續宣佈定檔,今年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等大檔期都呈現出“空檔”狀態,目前宣佈定檔暑期檔的僅有王大陸的《素人特工》,程小東的《誅仙》。從開機到定檔,全都更加小心翼翼,眾多頭部玩家的觀望姿勢,讓中小體量影片也難以隨之選擇合適檔期,競爭局面變得更撲朔迷離。

隨著《流浪地球》成為春節檔最大贏家,有去年《紅海行動》先例,更多影視公司傾向於轉向小眾類型、男性向題材掘金。從今年待上映片單來看,現實主義劇情題材佔據半壁江山,也反映出奇幻、玄幻、古裝類型風口已過。或許,樂觀看待,影市“倒春寒”只是暫時,下一部《流浪地球》即將誕生於大IP缺失的小眾題材、非大導演之手,也將為影視公司、院線注入一針強心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