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夥伴,請帶著你的孩子到博物館去過年

首先闡述一個事實,此篇文章和近期鬧騰的“國學”事件沒有任何關係。僅是作者的一些有感而發,願讀者留心且留情。

1.無知不僅是笑話,更是一種腐蝕劑。不能修復,至少讓它停止。

曾經聽朋友講過一個笑話,內容是:孩子問為什麼要過年。大人回答,找個正兒八經的理由撒歡唄。我不知道這是純笑話,還是真有其事。但無論如何,這樣的笑話只會讓人陷入深思。我們一味的提及重視孩子的教育,用無數的方法去提升孩子的技能。但卻忽視了言傳身教的力量。

因為社會的發展,我們似乎變得越來越物慾了。我們的衡量標準也變成了物質至上。所以即使那些有著睿智靈魂的人,卻沒有光鮮的皮囊,仍然會被世人所嫌棄。一句:“你有本事,你有本事賺錢啊”不知道傷了多少讀書人的自尊。更可悲的是社會似乎已經默認笑貧不笑娼的遊戲法則。“爺有錢就任性”這就是可以橫行的最好理由。

無可否認,現在人是有錢了,也會享受了。但大家卻離精緻越來越遠。我們離傳統文化越來越遠。近期我聽得一相聲段子,說到北京烤鴨的事。才知道以前的人過的是多麼的講究,烤鴨一隻必須片出108片。皮兒的好壞在於攥起成坨,放開成張,粘在一起打不開的就是失敗。吃烤鴨量詞是卷,一卷是5片鴨肉組成,這些都是規矩,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現在人有幾人知道呢?當知道的人越來越少,傳統被埋沒時,我們剩下的只有飯桶的肉身。

最可怕的是錯誤的理論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侵害遠超他自己獲得錯誤信息。可憐當下的孩子!

80後的夥伴,請帶著你的孩子到博物館去過年

2.當娛樂佔據媒體主流的時候,悲劇就同時上演。

明星打個噴嚏,抖個腳,媒體都像檢測地震一樣,密切關注。是媒體讓社會的平衡打破,用資源無限制的去追捧一些人。而這些人有些甚至可以說不知所謂。會不帶髒字挖苦人,成了明星。五音不全,成了明星。彷彿現在的造星也不是特別的難,不看實力全憑運氣。所以這樣的風氣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不追求學術,反而立志當網紅!網紅的錢好賺啊,拿諾貝爾那得花多少年努力,而且還不一定有。網紅就不同,你只要顏值高,亂七八糟也能紅。你要問,顏值不高怎麼辦,不妨告訴你,某些醫美承諾,免費給未來網紅之星全面改造。也就是說,只要你的鈔票厚,不紅沒天理!

有人會問,你不是說免費改造嗎?怎麼又和鈔票扯上關係了。我的天,如果你連商業的最基本原則都不懂,那也只能去當網紅了。

當屠呦呦拿諾貝爾獎的時候,確實網上有一些人發出感嘆,還是比不上黃曉明的一個婚禮。但這些發聲都是在個人公眾號這樣的平臺,大網站無人問津。這樣的媒體導向,只能讓悲劇上演,且讓人無可奈何。

80後的夥伴,請帶著你的孩子到博物館去過年

3.寓教於樂,我們是否應該把“樂”做得更親民一些?

近期,正在上演國家寶藏第二季。這是一部不錯的片子,第一季的9個館藏我都一一仔細看完。對於這個節目,觀眾的反映也是出奇的好。對於一部以講文物,說歷史為主線的節目,能收穫這麼多觀眾的認可,至少讓我感到欣慰。大家對於祖國的璀璨文化還是非常有興趣的。但我們不得不反思,是什麼促使大家認可這部片子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明星效應吸眼球。這是節目的一個要點,通過明星拉流量是目前綜藝節目的慣用手段。但作為這樣的公益性的節目,我覺得明星的出現是把他們的功效用在了刀刃上。

2)前世故事的娛樂性。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文物的前世故事都是杜撰的,這是由於年代久遠的原因,尚且可以理解。但這些前世故事,無不貫穿一個要素,就是用故事來吸引大家眼球,不管是搞笑還是用情,先用明星的演繹來鎖住觀眾的眼球。

3)今生故事的感動性。每次節目到了今生故事,基本上都是講述怎麼發現困難,怎麼保護困難,怎麼傳播困難。大家在此物中得到的啟示和傳承等。這一環節的重點,就是用情讓觀眾達到共鳴!

所以我們歸納,當下人並不是推崇低級趣味,而是太缺乏真情的東西。前些日子的“啥是佩奇”,就最好的詮釋了什麼是最讓國民能達到共鳴的,那就是真情流露。所以很多人也在反思,教育能不能再有趣一點,能不能再親民一些。不斷的改進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比較欣喜的進步。

80後的夥伴,請帶著你的孩子到博物館去過年

4.帶孩子去博物館過年,讓文化洗禮年少的靈魂。

今天參加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活動,主題是:“金豬賀歲--博物館裡過大年”。其中主辦方有句話讓我感到意義深遠,“本地人不怎麼來,大部分是外地人。”自己的家鄉,我們都沒辦法搞明白,外面的世界你能瞭解幾分呢?頂多出於好奇,淺嘗輒止,卻以為自己博學多識,悲哀之極。

80後的夥伴,請帶著你的孩子到博物館去過年

80後的夥伴,請帶著你的孩子到博物館去過年

中國三峽博物館增添了很多年輕人喜歡的新花樣,博物館過年的氛圍營造走出了第一步,還有看展中集卡玩兒遊戲,等等小細節小改變,也算是免費開放博物館裡的一股清流了。

80後的夥伴,請帶著你的孩子到博物館去過年

2年前,我還過著上班的生活的時候,旁邊坐的是一位95年的區縣小朋友。她的業務知識還算牛逼,語言表達也可謂上層。但有一次閒聊,我說到重慶的一些典故時,她卻一無所知。其實這樣的現象不是個例,也許你也是其中一位。如果不信,你可以試試,你試問下自己,你的家鄉有哪些好玩的,你面對陌生人能介紹下你家鄉的特色嗎?

博物館折射出真實的歷史。歷史對於世人又代表著什麼呢?唐太宗稱其為鏡子。而馬克思則更為經典的表達出人們對歷史的情感,有人問馬克思,為什麼人們在看到古代的東西,總是會流露出崇敬,依戀,甚至讚歎呢?其實那些東西在當下來看可能十分幼稚。馬克思的回答是:這就像人慢慢長大,成年,中年到老年,你身邊的東西越來越充實,也越來越高級,但當你翻開小時候的相冊時,你的內心怎麼不泛起漣漪,撩起回憶。即使那個時候你什麼都沒有,什麼也不懂,做的事也十分幼稚,但你依然會如數家珍的把這些東西分享。這就是歷史對於人類的情感。

80後的夥伴,請帶著你的孩子到博物館去過年

80後的夥伴,請帶著你的孩子到博物館去過年

我們想知道然,更希望能知道所以然。我們從博物館獲得的,不該僅有知識,更多的應該是感動。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那麼這就是真正的國學。我不能背三字經,也沒看過弟子規,但我知道國家精神是什麼,它的精髓又何在。

80後的夥伴,請帶著你的孩子到博物館去過年

願80後的同輩人,都能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博物館好好的轉轉。就算良藥苦口,那也是一個過程,我相信結果肯定無比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