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這個稱呼的由來是怎麼回事?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歷史上“中國”這個稱呼的由來,古代統治者也很喜歡這個稱呼。同時呢,也喜歡把自己統治的地方稱為天下、天朝,這個可以說是很傲嬌了。今天,我們不講“中國”這個名詞的由來,也不講“天朝”二字的由來,來講一講“國家”這個稱呼的由來。

“國家”二字最早源於我國秦漢之前古代國家制度的演變。在秦漢之前,實行的是封建制度,封意為“劃定疆域”,建就是“任命國君”。當時人們認為,我們生活的地方叫做天下,最高統治者叫做天子,天子擁有上天授予的所有土地,然後分封下去,劃定疆域、任命國君,這就叫“封土建國”,也叫“封國土,建諸侯”,簡稱“封建”。

圖2

“國家”這個稱呼的由來是怎麼回事?

“國”是天子封建的單位,“國”由諸侯全權管理,叫做“國君”;“國君”可以對自己的封地進行再“封建”,分給大夫,這就是“家”。家構成國,國構成天下;大夫臣屬於諸侯,諸侯臣屬於天子,這就叫封建制,也就是一個天下,許多個國家,一個天子,許多個國君。這個制度主要是夏商周三代延用,尤其以周朝體現得最為明顯。

不過到了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廢除了傳統封建制,改為了郡縣制。將原來分屬於諸侯的“國”和分屬於大夫的“家”全部改成直屬皇帝的郡和縣,不再分封,由此結束了“封建制”,這也是我國曆史上一次重大的制度變革。

“國家”這個稱呼的由來是怎麼回事?

當然,後來漢初劉邦再次有範圍的設置了藩王分封,與郡縣制並存,採用“一朝兩制”的方式,這是後話,我們以後有機會再分析分析。

所以說,我們之前在歷史課本上看到將夏商周劃分為奴隸制度,將秦至清劃分為封建制度實際上是有一些片面的。嚴格來說,夏商周也應該是封建制度,只是與秦漢之後在對象和具體操作上存在一定差別,原理上還是想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