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希望脫歐延期更久,“強硬”外表下內心臺詞是“別走!”

欧盟希望脱欧延期更久,“强硬”外表下内心台词是“别走!”

3月13日,在英國倫敦,“脫歐”反對者在議會大廈外放置標語牌。 新華社 圖

本週英國議會甚是熱鬧,從週二開始,一連三天進行了三次重要投票。綜合投票結果看,首相特雷莎·梅“升級版協議”再次被否,二次闖關失敗;多數議員們表達了反對“無協議脫歐”的意願;議員們普遍認為應該將原定3月29日脫歐的時間向後延遲。

儘管這些投票不可謂不重要,然而卻未給下一步脫歐指明方向,“無協議脫歐”仍然可能,“梅協議3.0版”可能捲土重來,採用挪威模式等更軟的方式脫歐也有可能。正如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所說:“英國議會再次說明他們不想要什麼,卻始終未說清到底想要什麼。”

延期,歐盟希望更久一點

目前各方關注的焦點是英國脫歐能否延期,梅政府將向歐盟遞交脫歐延期的申請,但必須得到歐洲理事會批准,也就是歐盟27國的一致同意。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表態還算樂觀,他將推動27國予以積極考慮延期,給英國更多時間來反思脫歐戰略,促進英歐雙方形成共識。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則較強硬,認為做好“無協議脫歐”的準備更加緊迫。成員國方面,德法兩國對脫歐延期有分歧,德國支持無條件延期,但法國則要求對英提出附加條件。

在脫歐延期問題上,歐盟掌握著主動權,延不延,延多久,其中都有不少講究。梅首相此前一直利用時間壓力和對“無協議脫歐”的恐懼向議員們兜售其脫歐方案,此次就算延期也不希望延太長,最多幾個月的技術處理時間;而歐盟則希望英國若延期,可以更長些,最好有更多時間逆轉英國民意,改變脫歐方向,首選放棄脫歐,或者舉行二次公投,或者以留在單一市場等更軟的方式“脫歐”,這樣更符合歐盟長遠利益。

脫歐,誰會傷得更深?

關於脫歐對英的利弊,英國的留歐派與脫歐派各說各有理,但英國脫歐對歐盟則公認的是弊大於利。

首先,從經濟層面看,脫歐嚴重削弱歐盟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英國脫歐雖不涉及經濟格局之變,但對英歐雙方經貿往來衝擊較大,尤其是重新梳理其經濟運行的大量法律依據費時耗力,還要防止損及市場對雙方經濟長遠發展的信心。從市場體量看,英國與歐盟不是一個量級,經濟失序的短期衝擊對英國自然要比對歐盟大。但從歐盟在全球發展角度看,英國有兩大難以替代的優勢。

一是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倫敦作為金融中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服務,比巴黎、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盧森堡、都柏林等歐洲城市規模要大得多,底子也厚得多。英國的法律體系長期致力於保護債權人和股東的權益,保護力度遠大於歐洲其他國家。歐盟自2014年以來希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聯盟,但進展緩慢,掣肘較多,在英脫歐後更難推進。歐盟也很糾結,今後是與英國開放合作,實現雙贏,還是將倫敦排除在外,立足加快歐盟內資本市場的建設。

二是英國的高科技技術。在數字市場建設上,尤其在打造科技巨頭方面,歐盟在世界上已被中美遠遠拋在後面。英國倡導開放競爭理念,重視創新科技,英國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擁有先進的實驗室技術,在相關專業全球前50名的大學中,英國大學佔據6席,而歐洲大陸僅佔3席。失去英國後,歐盟科技實力也會大打折扣。

其次,從政治層面看,脫歐將影響歐洲一體化對相關國家的凝聚力。在歐盟擴大問題上,歐盟會更加謹慎,暫緩擴大進程,同時為防止第二個英國出現,將制定新的入盟標準。那些想加入歐盟的國家也會更加謹慎,對它們而言,歐盟也從“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組織,變成一個亦需權衡利弊的價值判斷。

以英國目前脫歐之難,不少人會將歐盟視為一個“難進更難出”的“監獄式”集團。因為針對歐盟這樣的超國家組織,成員國都不同程度地讓渡部分國家主權,結果經常為了歐盟集體利益而放棄自身國家利益,自身發展權利也受到諸多掣肘。如何把握維護國家主權和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本就是個爭議問題。英國脫歐更是將這個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大大助漲了歐洲各國疑歐勢力的崛起。就在英國公投脫歐後這幾年,奧地利、意大利、瑞典等國的民粹政黨打著反歐盟的旗幟,聲勢大振,紛紛登堂入室,開始執掌權柄。今年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也很可能成為民粹主義的“狂歡派對”。

此外,從安全層面看,脫歐將不利於歐盟提升整體防禦力。儘管要求歐洲防務獨立、建立“歐洲軍隊”的呼聲越來越高,歐盟也啟動了“永久結構性合作”項目,但英國畢竟是歐洲第一軍事強國,在國防工業上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相關軍事技術研發上對歐盟大有裨益。而且英國與美國有“特殊關係”,在當前特朗普不斷“炮轟”北約、迫使成員國繳齊會費的情況下,英如留在歐盟可更好地發揮歐盟與北約的黏合劑作用。英國的武器研發、銷售開放政策也有利於跨大西洋軍事合作,防止法、德等國的軍事工業排斥美國,閉門造車。

近年來歐洲恐怖主義愈演愈烈,防不勝防,成為歐洲揮之不去的傷痛。英國的情報能力出眾,與歐洲刑警組織合作順暢,如脫歐後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機制,對英歐雙方的反恐、打恐都將是“雙輸”結局。

最後,從外交層面看,脫歐將重創歐盟的世界影響力。英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目前雖然被脫歐弄得精疲力盡,未能很好踐行“全球化英國”戰略,但從長遠看,英國作為一個更加獨立的核大國,還擁有強大軟實力,往前進一步可在外交上發出自己更響亮的聲音,甚至感受一點點往日“日不落帝國”的榮光,即使退保“祖產”,英國作為一箇中等強國,既有全球視野,也有前瞻眼光,擅長設置國際議題,足可以在國際上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反觀歐盟,近年來在國際上影響力不斷式微,針對重大國際問題幾無發聲。約30年前基辛格說過一句名言,“如果我想給歐洲打電話,該打給誰呢?”現在的問題是,美國的領導人可能都懶得給歐盟打電話了,特朗普貶低歐盟的言論仍時有發生。歐盟自己也不爭氣,內部紛爭不斷,更難對外用一個聲音說話,所以乾脆就不發聲了。容克在發表2018年盟情諮文時對此也有抱怨,他呼籲歐盟在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上放棄傳統的“協商一致”表決方式,改用“有效多數”表決方式,避免一個小國便能否決歐盟重大政策的尷尬,推動歐盟更快、更有力地採取外交行動。

“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

英歐都看到了雙方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因此雙方也曾多次表示即使英國“脫歐”,雙方也將致力於在新關係談判中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緊密關係。梅首相也多次表示英國離開的是“歐盟”,不離的是“歐洲”。

但好話說盡,現實中的談判雙方仍然拉鋸爭鬥,錙銖必較。放手不易,歐盟的“蠻橫無理”已傷透了不少英國人的心,也許那句歌詞中的老話說得對,“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