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是香港華語樂壇的巔峰還是走向沒落的徵兆?

上世紀九十年代“四大天王”可謂是把香港華語樂壇推到了一個巔峰,這種表面上的繁華看似盛極一時,其實卻是種畸形的現象。靠著那時消息封閉,翻唱大量日本的經典歌曲,加上很多不錯的香港優秀詞作家支撐,媒體壟斷外加商業包裝炒作,迅速將“四大天王”成功上位。如果說80年代譚張爭霸期間比的是真正的實力,是一種良性的競爭,到了“四大天王”上位後香港華語樂壇已經變味了,實力不再是檢驗一個歌手唯一的標,正式走進了商業娛樂偶像時代。從此正如黃家駒所說“香港樂壇只有娛樂,沒有音樂”。

(對比當時的日本樂壇,人家為原創音樂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保護知識產權,為音樂人解決了一切後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創作,社會民眾尊重原創音樂人,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日本樂壇湧現出大量優秀的音樂人,誕生了無數經典歌曲,長期引領亞洲流行音樂發展)

四大天王是香港華語樂壇的巔峰還是走向沒落的徵兆?


眾所周知娛樂圈是一塊香甜誘人的大蛋糕,娛樂大佬們為了快準狠的斂財吸金,不遺餘力的包裝炒作造星,操控他們成為手中的搖錢樹,於是四大天王應時而生,為了快速把他們捧上神壇,娛樂公司實行“拿來主義”瘋狂抄襲翻唱日本經典歌曲,只要一首走紅就是代表大把的鈔票啊,於是誰還願意去寫歌?這種惡性環境嚴重限制了本來就創作薄弱的香港樂壇。當紅有實力的歌手、有才華的真正音樂人因為種種原因被視為堵其財路而被打壓雪藏,誹謗抹黑…

有的人被視為入侵者,不妥協堅持自我結果慘遭迫害;有的人被視為異類,選擇了黯然遠去日本結果魂斷異鄉,有的人選擇了默默退讓甘做綠葉配襯。各種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王傑,黃家駒,呂方、黃凱芹、李克勤等等實力歌手,他們的實力可以說不比四大天王差甚至還要勝出一籌。香港著名才子黃霑在曾經一次嘉年華活動上說“香港樂壇已死”,看來這位老藝術家早已有預見未來。


“四大天王”的橫空出世對當時剛剛起步的內地娛樂衝擊可想而知,限於當時信息閉塞,確實矇蔽了大多數人,圈粉吸金無數影響至今,不得不說他們成功了。只是這種成功與如今當紅的鹿晗之流的小鮮肉現象同出一轍,不注重自主重創作的偶像路線,為利是圖商業化的發展模式無異於拔苗助長,飲鴆止渴,最終限制了香港音樂人才的發展,時間證明無根浮萍終究站不住腳,無源之水終究不會長久。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黑幕蕩然無存,四大天王時代隨之終結(黎郭淡出,劉天王專於影業,張“歌神”乘餘勢瘋狂撈金,頹勢顯現)自此香港樂壇盛極而衰很長一段時間一蹶不振,經典不再,甚至被後來追上的大陸音樂超過。


我並不否認四大天王的努力與貢獻,他們也是順應時代的產物, 然而這種集他人的氣運與一身的產物最終只能是美麗的泡沫,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試想如果王傑嗓子不被毒啞,黃家駒依然人健在,哥哥不被媒體逼得跳樓自殺,這些真正有才華有實力有內涵的音樂人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好聽的經典,如今的華語樂壇當是另一翻景象(傳統與現代碰撞衝擊,搖滾與經典交相豔輝)。時間證明那些為利益燻心的幕後推手就是香港華語樂壇沒落的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