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956年6月,有著“火爐”之稱的武漢,空氣中升騰著流火。此時此刻,全國的社會主義大建設亦然雲蒸霞蔚,甚是喜人。從湖南返京途經武漢的毛偉人,面對此種自然天氣和社會大勢,提出了暢遊長江的“動議”。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為了說服“規勸”的眾人,主席直言:水是個好東西,他有力量把人浮起來 這叫抵抗力。但人在通過它時能夠把它壓下去,結果人浮在上面。我研究了水的脾氣,水怕人,不是人怕水。游泳裡面有人生,青年人要敢於到大江大河的風浪裡去鍛鍊成長。游泳裡面還有政治。有些同志怕群眾,就跟怕水一樣,我到處提倡游泳也是這個道理。打個比喻,人民就像水一樣,各級領導幹部就像是游水的人,你不要離開水,要順著水遊,不要逆著水遊,脫離群眾,等於游泳脫離了水一樣。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在偉人這裡,游泳,不僅游出了深入淺出的哲學道理,更是游出了膾炙人口的詩詞美篇。

《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大部分中國人朗朗上口,耳熟能詳的這片《水調歌頭》,自不必細說。這裡只想捋一下偉人詩詞裡的游泳人生:

七絕.詠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春兒敢作聲

這是偉人孩提時代池塘邊的氣勢,雖然他還是那個不起眼的石芽子,但正是這骨子裡的抱負,讓他有了“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辭親遠行,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振翅遨遊,有了“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千秋風流,有了“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樂觀浪漫,有了“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無所畏懼,有了“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的深度自信,有了“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的捨我其誰。。。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喜歡長江,喜歡長江裡劈波斬浪,使得偉人十年期間,先後42次暢遊長江。這是一個多高的頻次!

從32歲時發出“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振聾發聵的天問,到繪就“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巨椽擘畫的宏圖,到經歷“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櫛風沐雨的實踐,到63歲時“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閒適瀟灑,再到“當驚世界殊”的峰巔傲嬌,可以說早就奠定了千古一帝的歷史地位。

而時隔31年,兩次留下關於“擊水”言志的鴻篇鉅製,也是耐人尋味,氣度卓然。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偉人用自己一生的實踐,證明了一個人的潛力有多麼巨大,可以優秀到什麼程度,可以達到多高的人生巔峰。這種潛力一旦被激發和放大,成為喚起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就可以創造一切人間奇蹟。

而奇蹟是真實的神話,他就是締造神話的那個“神一樣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