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期韓國有一部電影《與神同行:因與緣》上映了,所以今天來看看這部電影的前傳。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與神同行:罪與罰》這部號稱韓國影視投資最高(約2.4億人民幣),由《國家代表》《大明猩》導演金容華執導,在韓國觀影人次超1000萬人的17年度第一神片。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劇情介紹

故事講述的是人死之後,人會在地獄使者的辯護下,接受49天地獄七重審判的故事。原著改編自暢銷漫畫,本身就是非常具有人氣和話題性的電影,故事其實是以陰間影射人間醜態和人的命運前程。車太賢因公殉職,但是由於內心對於母親有遺憾,需要在陰間使者三人的幫助下通過地獄7重審判重新投胎,然後爭取可以託夢給母親一次的機會。

審判開始

影片開頭就引用了《佛說壽生經》的一段經文: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亡者在陰間49天內將接受七次審判,七位閻王審判著說謊、怠惰、不義、背叛、暴力、殺人和天倫,通過所有審判者才能投胎轉世。”

消防員金自鴻在一次火災中,為了救一個小女孩不幸墜樓身亡。普通的亡者,一般是由獄卒來引導其靈魂;但是金自鴻不同,他捨身救人,大勇大善,是地獄裡的“貴人”,所以由三個地獄使者來接他上路。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得知金自鴻是貴人之後,三位使者很開心,因為只要在1000年內讓49個貴人順利通過審判,再次投生為人,他們也能離開地獄。並且,還可以自主選擇在人道的榮華富貴,這是個巨大的誘惑。

但是金自鴻沒辦法相信自己已經死去,在被帶離人間時,他苦苦哀求使者讓他見母親最後一面。但亡者無法接近生者,生者無法看見亡者,所以陰陽兩隔,無法實現。

同時母親,是整部電影最大的一個伏筆。

地獄門前人滿為患,跟上班高峰期的地鐵站一樣。每個人都要經受七個地獄的審判。這七個地獄的先後順序是變化的,按七項罪業由輕到重的順序排列,如果在某項上有罪,就要先墮入相應的地獄受苦,刑滿之後,再繼續審判。

通常,貴人是經得起審判的,不需要下地獄,很快就能進入到投胎的環節。三位使者對金自鴻很有信心,認為這次的任務很輕鬆,陪他走走過場就行了。

然而,他們沒想到出現的面前的第一個地獄,就是火湯地獄,對應的是殺人的罪。

在佛教,火湯地獄屬於八熱地獄,其中最苦的是阿鼻地獄。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火湯地獄的審判官,是變成大王,蓬頭黑麵,凶神惡煞,象徵著“嗔”的形象。

他的判官認為金自鴻在火災中本有時間救自己的同事,但沒有施以援手,犯了間接殺人的罪。不過通過業鏡顯像,還原了當時的場景,消除了誤解。

第二個地獄是怠墮地獄。審判的是是否消極而懶惰地過完一生。這個地獄的場景很有詩意,青山綠水之中,飄著一座青竹臺,臺上坐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婦人,她就是審判官楚江大王。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韓國的婦女地位不高,終生為了家庭操勞,裡外忙碌,象徵的是充實的人生。

通過業鏡顯示,金自鴻不僅樂於助人,而且在做消防員之外,還兼職跑出租,當服務員,送快遞,去公共澡堂拖地板......但金自鴻說,做這些事並非自己有多偉大,只是為了多賺錢而已。

三位使者為他辯解,金自鴻是被生活所奴役,才不得不信奉金錢這個“偽神”,他賺錢的目的是為了照顧自己的老母親,還有準備司法考試的弟弟,並非為了賺錢而賺錢。後來,順利通過。

第三個地獄是劍樹林。罪名:謊言。這裡的審判官,是一個舔著棒棒糖的小女孩,象徵的是“純直無藏之心”,孩子不說謊,有什麼說什麼,叫泰山大王。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長滿刀劍的樹林一望無際,在裡面每走一步都要受到刀割劍穿之苦。正如世人為了圓一個謊言,要編織一整套的謊言。這個無形的“網”,在地獄受報的時候,就成為有形的刀刃之林。

金自鴻說了兩個謊言:

很久以前,金自鴻的一位同事喪生。怕同事的女兒知道這件事,他以父親的口吻,給那位不幸的女兒寫信,隱瞞了事實。

而金自鴻自己,離家15年,為了讓家裡的母親安心,在信裡騙母親說自己找了個老婆,兩個人很恩愛。

這裡就開始有疑問了:如果是善意的謊言,還會有業報嗎?經過使者和審判官的辯論,答案是沒有。謊言未傷害別人的時候,就不是利器。

這裡的場景設計也很特別,是一個廢棄的核電站裡,也許導演是在暗諷韓國曾經的核腐敗事件或指戰爭是人類最大的謊言?

第四個地獄,是一座寒冰峽谷。罪業是不義。那些見死不救的人,冷漠的人,將在這裡受懲。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第五個地獄是一個由鏡子組成的世界,兩面三刀,心口不一,背叛他人的人,將關在鏡子裡,隨鏡子碎裂而碎裂。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第六個地獄是一個真空地穴,深不見底,洞穴裡懸浮著無數巨大的岩石。那些生前有過暴力行為的人,將從這裡掉入,碰撞著岩石不斷往下掉,遭受無盡的身體重創之苦。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前面的地獄審判,金自鴻都順利的通過了,最後他和使者們來到了——天倫地獄。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天倫地獄是一片望不到盡頭的沙漠,金自鴻進到沙漠,就陷了進去,面臨滅頂之災,這也說明他有罪。

天倫地獄的審判者是閻羅王,借他之口,揭開了影片最大的懸念。金自鴻這個貴人,犯過不可饒恕的罪——弒母。

情急之下使者開始和閻王展開了辯論,天倫地獄的辯護無疑功敗垂成,德春急於阻擋欲使金自鴻陷入無邊流沙的判決宣佈,情急下對閻王吼出:當時他的母親什麼都不知道,你也什麼都不懂。

但閻王反駁以無人知曉、最殘酷的真相:當晚母親是清醒,她知曉也平靜接受自己將以這樣的方式死去。這是金自鴻永遠無法抹平的遺憾,對母親的歉意,也使他自願沉降於無底的刑罰。

審判結束

探究全片帶來的旨意,陰間審判被設定為一個純道德的、理想中的一種審判形式。但隨著劇情推展,大王跟判官也各有自己的私慾與怠惰,是相當牴觸的。好的虛構文本,所反映的問題該與真實社會連結,在此轉折,或許這趟地獄之旅,編者意在言外想點出現世法庭判決的種種困境。

對照劇中提出的兩種困境:各個當事人的善意因果層層相連,世代的悲劇難以擺脫;放到現代,也正是法的判決,在根本上難以企及的兩個層次。

《與神同行》的陰間概念基本上是我們東方人熟知的「因果業報」和「轉世輪迴」理論,但卻結合了現代司法訴訟體系的「檢、辯、審」三大機制,加上陰間世界不但有神話色彩的景像,亦有科技特色的設備融合其中,因此共構成一幅「現代與傳統交織的奇觀」,頗帶點後現代的創意風格。

「貴人」的死亡最終仍換來了轉世成功,卻如此悲哀,歸因於親情犧牲的愛,劇情設計上,為原本只有是與非的結局做了一個極為悽美的歧出:一個名實不相符的勝利,弟弟與哥哥在夢中與母親和解,但無邊的遺憾仍難填滿,生命已逝。

我們每個人都過著各自的生活,有時我們不得不對自己的身邊至親撒謊,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善意的謊言,我們的初衷也許都是好的,殊不知一個謊言卻要靠千百個謊言再去圓。

“世間的人能為自己犯下的錯真心道歉已屬難得,能真心得到原諒的人更是少有。”

關於罪和罰的思辨,影片最後給了一個比較圓滿的答案:

一個人有沒有罪,取決於是否真心懺悔;

一個人要不要罰,取決於是否真心被原諒。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電影的最後是使者拿劍衝向地獄大軍,預示有第二部,第二部可能是為金自鴻的冤死弟弟辯護,而且還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家神”,不知又會有哪些比較有意思的故事呢?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與神同行:地獄七次審判,你能活到第幾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