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外傳 第一章 初涉影壇(A)

在香港,每晚有很多電影上映,午夜場還會放很多四五十年代的粵語電影和六七十年代的老電影,有很多偉大的演員,很多經典電影,我從小就愛看。

——周星馳

A、年少時的“李小龍情結”

位於香港九龍的一家電影院,在傍晚時分忽然熱鬧起來。很多人從不同方向湧向這裡,就是為了觀看今天將要在這裡放映的一部由影星李小龍主演的電影《猛龍過江》。

在人群中,有一個身材不高卻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夾在人流中間向劇院門口走去。這個小男孩滿以為影院看門的師傅不會注意到矮小的他,但走到門口時卻還是被叫住了:“又是你呀!是不是又沒有買票啊?”

小男孩調皮地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又神秘兮兮地湊上前去,悄聲地對看門師傅說:“您不知道嗎?今天又是李小龍的電影了!您不是答應過我可以來看的嗎?”

看門師傅看著男孩認真的樣子,笑著對他說:“下次還是要買票啊!還不快進去!”

小男孩嗖地跑進了門,不一會兒又跑了回來,對看門師傅說了句:“我代表李小龍先生鄭重地謝謝你!”然後就跑向了劇院深處……

這個男孩就是日後與電影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的周星馳!

周星馳外傳   第一章 初涉影壇(A)

1962年6月22日,周星馳出生在香港一戶平民的家中。父親是上海人,母親是廣東人,小星馳剛剛記事不久,父母由於感情不合辦理了離婚手續,四個姐弟都跟隨母親一起生活。一個婦女帶著五個孩子的日子,可以想象會多麼艱苦。雖然家境的貧寒,使年幼的周星馳無法體會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但母親凌寶兒給予他的親情卻是他一生難以忘卻的。母親很注意培養小星馳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只要是他喜歡做的事情都不會反對,而且會全力支持他,但這絕對不是嬌慣,是希望他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發展,這會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窮苦的生活並沒有讓成長時期的周星馳感覺到絲毫的不快樂,相反,養成了他日後樂觀開朗的性格。母親凌寶兒就是一個很樂觀的人。小星馳記得,母親每天的早晨、中午和晚上都會唱一首名叫《蝶戀花》的歌曲,雖然他並不清楚母親為何總是喜歡唱這支歌,但他覺得那並不重要,因為只要心情好,唱什麼樣的歌曲都是無所謂的。那時,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剛剛懂事的周星馳過早地成熟起來,不僅曾在街頭擺攤賣過指甲剪,而且還在年齡稍大時去茶樓做過跑堂,中學時又在一家生產電子產品的工廠打暑期工。1978年,周星馳正值16歲,他利用暑假休息的時間,在香港的新世界酒樓打工。他被安排了一份賣點心的差事,月薪500港元。儘管賣點心看似很簡單,但酒樓卻是一個極複雜的地方,穿梭著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時候因為小星馳拿點心慢了一點,就會被客人罵上幾句……這段生活,或許正是日後周星馳步入影壇時從事藝術創作的生活源泉。

周星馳成長的時期,正是李小龍影片在海外和香港風靡的時候。第一次看到李小龍在影片中揮灑中國功夫時,周星馳就為之著迷。隨後,只要一有機會,他就會跑到附近的影院裡看李小龍主演的影片。那時,由於家裡絕不會有富餘的錢給他買電影票,所以,周星馳總是想辦法混進影院裡。久而久之,影院看門的幾個師傅都認識了這個小男孩。後來有一次,正準備溜進影院看李小龍主演的武打巨片《精武門》的周星馳又被看門的師傅發現了。當幾個師傅問他為什麼又要逃票看電影的時候,周星馳把自己很崇拜李小龍、喜歡看他的影片告訴了他們。幾個大人被周星馳的執著打動了,就對他逃票看電影的行為故意“視而不見”了。這也就有了開頭那一幕的情景。

李小龍對周星馳產生的影響,可以說是十分深刻。年少的周星馳,幾乎每天都要去他家附近的公園裡打拳。最初的時候,他只是因為受到李小龍影片的影響而簡單地模仿李小龍在銀幕上使用的功夫,後來,周星馳開始從同伴或是鄰居那裡借一些有關武術的書籍,雖然沒有老師指導,他卻按照自己對武術書籍的理解,一直堅持不懈練習下去。所以,在那個時期,周星馳為自己打下了武術的功底,詠春、太極、西洋拳等他都有所涉獵。隨著練習武術的時間越來越多,周星馳對李小龍的崇拜和對他影片的痴迷也越發加深,而且,他對李小龍的理解也開始超越最初只是覺得他的武打好看的層面。他認為,自己之所以喜歡李小龍,是因為這位掌握了中國武術精髓的大師不僅將中國功夫在銀幕上發揚光大,而且,他在影片中塑造的人物體現了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他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周星馳的心中沉積了一種濃厚的李小龍情結!

周星馳外傳   第一章 初涉影壇(A)

年幼時父母離異,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周星馳並沒有在童年時期留下陰影,母親給予周星馳的是寬厚和慈愛,使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去看李小龍的電影和去公園練習自己的武功。李小龍的銀幕形象為周星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對善與惡、美與醜的判斷也由此形成,因此,在周星馳的世界裡,正義、善良、努力、執著形成了永久的人性主題。

由於喜歡看李小龍的電影,周星馳總是沉迷於自己的武術世界,難免對讀書沒有了興趣,而且總是會在學校裡冒出一些令老師和同學們都會大為吃驚的古怪話,反叛也就成了他那時的代名詞,所以周星馳在老師的眼裡成了一個一看就頭疼的壞學生!

但在周星馳讀中學四年級的時候,他卻突然有了轉變。或許是受到李小龍勵志影片的影響,周星馳覺得自己應該做一個有用的人,那麼作為學生的他,最重要的當然是要考出好成績。於是,在中學四年級那一年,他暗自發誓要在會考中拿到好成績。在隨後的兩年學習時間裡,周星馳果真說到做到,開始潛心讀書。老師們也很快發現了周星馳的轉變,因為他去公園的時候已經不再和別人打架,大部分時間都看到他在課堂裡面讀書。兩年苦讀之後,會考成績終於出來了!……可是,周星馳的成績卻依然很差!

對於這件事,周星馳後來做了仔細的思考,他覺得,不要去計較成績單上的分數是多少。認真學習,要的是成績單背後的那份成績。人的天分各不相同,讀書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得到分數,而是為了明瞭事理和分清是非,然後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1973年7月,周星馳經歷了少年時期最為痛苦的一段日子。就在7月20日,周星馳所崇拜的著名武術大師李小龍在香港嘉樂電影公司的攝影棚裡突然猝死。一時間,香港的影迷奔走相告,傳佈噩耗,很多媒體也都在顯著位置發佈了消息。

周星馳外傳   第一章 初涉影壇(A)

為了瞭解李小龍猝死的情況,從來沒錢買報紙的周星馳急忙從母親那裡要了零錢,專門買了一份報導相關消息的報紙。原來,當時的李小龍正在拍攝武打影片《死亡遊戲》,突然感到頭痛,隨即“啊”地大叫了一聲,猝然撲倒在地。在現場的導演、攝影師、燈光師和其他演員都急忙圍攏過來,但李小龍已經面色蒼白、體溫陡降、脈搏微弱。於是,大家急忙將李小龍送往九龍的伊麗莎白女皇醫院進行緊急搶救。但幾個小時以後,也就是當晚的11點30分,一代武術鉅子李小龍還是因為醫治無效而與世長辭!

很長一段時間裡,周星馳都沉浸在李小龍去世的痛苦當中。儘管人已逝去,但李小龍對周星馳的影響卻不曾有絲毫減弱。每當影院放映李小龍的影片,周星馳還是會一場不落地跑去觀看。李小龍情結已經在周星馳的心中生根發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