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3個小故事,總感覺有BUG,卻說不出在哪裡


古代3個小故事,總感覺有BUG,卻說不出在哪裡

01

東漢末年,河南南陽人趙諮博聞多識,應對辯捷,嘴上功夫十分了得,是個遠近聞名的奇才,仰慕他的人很多。

有一年,趙諮出任東海國相,路過滎陽地界。

滎陽縣令曹皓聽說後,打算去迎接趙諮,除了對趙諮的仰慕,兩個人還有另一層關係。

曹皓老家在敦煌,當年是由趙諮舉薦孝廉,被朝廷任為滎陽縣令的。

古代3個小故事,總感覺有BUG,卻說不出在哪裡

曹皓在路旁恭候,可是趙諮的車馬不肯停留,匆匆離開了滎陽。

曹皓對手下的主簿說:“趙大人是個有名望的人,如今路過我們的地界,卻沒有和他見面,必定會遭到天下人的恥笑。”

曹皓於是就把象徵著縣官權力的印綬放棄了,一直追到東海國,拜見了與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趙諮後,辭官回了老家,當時的人們對他的高貴品質極為讚賞。

曹皓離開自己的地界,去了其他行政區域,為何就得丟掉鐵飯碗呢?

因為在古代,地方官員沒有朝廷的命令,不允許擅自離開自己所管轄的區域。

曹皓為了情義,拋棄了所謂的權貴,不管別人如何看待這件事,他自己是問心無愧的,因為他覺得見到了仰慕的貴人趙諮,即便是丟掉官職,也是值得的。

古代3個小故事,總感覺有BUG,卻說不出在哪裡

02

無獨有偶,北宋時期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事件。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徐州教授陳師道聽說舉薦自己的蘇東坡路過徐州,就向頂頭上司孫覺請假,孫覺不準,陳師道改口稱病,但孫覺依然不同意。

陳師道只好偷偷趕往南京和蘇東坡相見,他因此遭人彈劾,被朝廷免去了官職。

古代3個小故事,總感覺有BUG,卻說不出在哪裡

03

最後說一個極端的例子,這位為了和仰慕的人見面,不僅丟了官,還搭上了性命。

三國時期,魏國有個姓吉的縣令,他聽說自己的一位老上司去世,就私自離開境內趕赴京城弔唁,結果被糾察百官的司隸校尉鍾繇逮捕,當眾處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