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南開退休教授為華林公司站臺:學術崗位可以退,學者本色不能褪

科學精神論場

孫玉松

教授退休,這原本是一件好事,放下了教學重擔,也放下了科研責任,應該頤養天年了。可是,有的科研人員或許是久居象牙塔,不諳俗世紛繁複雜,面對找上門來“禮賢下士”的老闆和項目,不加調研考察便匆匆答應“出山”,不僅落得自己的名譽聲望受損,甚至連累了曾經供職的高校院所一起“吃瓜落”。

評南開退休教授為華林公司站臺:學術崗位可以退,學者本色不能褪

筆者以為,因河北華林集團涉嫌傳銷而被有關部門查處引發關注的南開大學退休教授李建民不是第一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事情,究其原因,還是部分科研人員缺乏對科研的敬畏,沒有真正闖過“名利關”,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科研名聲有多麼寶貴。

按說,教授學者退休後發揮餘熱,既能豐富自己的人生,又能為祖國和社會貢獻更多成果,是一件大好事。可有部分人,在職時由於各種制度和單位的約束,尚能按部就班;一旦退休,就有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徹底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為了追逐金錢和物質利益,不僅對參與的科研項目和社會活動不加辨別,反而藉助在職時積累的聲譽和名望,主動為一些不合規、不合法的項目“搖旗吶喊”。這樣的教授學者,毀壞的不僅僅是個人形象,更影響和連累了整個科研隊伍的聲譽。

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隨著科研環境日益寬鬆,全社會對科研的尊重和渴求讓少部分已經退休或臨近退休的教授學者的虛榮心也隨之高漲。有的藉著早期學術上既有的成就,千方百計放大炒作,到處參與各種評比,到處掛名搞項目。他們人退休了,榮譽心和使命感也隨之“退休”,不停地奔波在各種舞臺之間,甚至直接到企業充當“前鋒”,表明他們關注的壓根不是科研,目之所及無非是“金錢”二字!

這樣的“發揮餘熱”顯然不是好事。

教授學者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更寄託著公眾和全社會對科學的尊重和嚮往。如果他們都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反而利用科研成果和學術影響謀取不當私利,就會讓科學形象蒙羞。

評南開退休教授為華林公司站臺:學術崗位可以退,學者本色不能褪

莎士比亞曾說:“把名譽從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科學是引領人類進步的火種,科學家和教授好比盜火的普羅米修斯,不能忘記自己的使命,不能放鬆對自己科研聲望的要求。即便離開了科研一線,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也應該守住底線,更不能淪為違法企業的“擋箭牌”和騙子公司的“幌子”!

不管是何種誘惑,都是一個“貪”字在作祟。作為教授學者,即便退休了也要對科研抱有敬畏,懂得自律。唯有堅守初心,守正做人,愛護自己的名聲,才能夠保護好科學的聲譽,讓自己的人生不留下“科研汙點”。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