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學者擬出版英文版《三疊紀公園》等科普著作

退休学者拟出版英文版《三叠纪公园》等科普著作

海百合是一種始見於早寒武紀世的棘皮動物,由萼、腕、莖和根四部分組成,圖為海百合化石 冒韙 攝

退休学者拟出版英文版《三叠纪公园》等科普著作

退休學者龐光凡(左)在珠海盛寶博物館參觀 冒韙 攝

中新網珠海3月28日電 (鄧媛雯 陳彥儒)“希望能在珠海找到合適的翻譯者,”退休學者龐光凡28日來到珠海盛寶博物館,他在接受採訪時稱,想將自己近年出版的《三疊紀公園》、《大自然的奧秘》等科普書籍譯成英文出版。

1996年退休的學者龐光凡在地質第一線工作幾十年,近年出版了《三疊紀公園》、《大自然的奧秘》等科普書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鎮洪在為龐光凡著作《三疊紀公園》作序時稱:這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科普書,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如果把地球發展史中生物的幾次大爆發形成一個系列的成果,將不亞於一部鉅著。

“古生物化石忠實紀錄了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主要地質事件和生命演化事件。”據龐光凡介紹,目前屬於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在距今2億年前是一片汪洋,地殼運動造就了目前高山峻嶺的景象。

龐光凡指著盛寶博物館展出的海百合化石稱:“貴州有兩個生物群化石,一個是貴州龍動物群,一個是關嶺動物群,這是確定地層相對地質年代劃分和對比地層的依據,也是重塑生物進化、地質環境及其變化的證據。”

海百合是一種始見於早寒武紀世的棘皮動物,由萼、腕、莖和根四部分組成,龐光凡收藏了幾十件海百合化石,據其介紹,海百合對其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