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眼裡的“差等生”,IPO闖關屢戰屢勝,農商行到底贏在哪?

機構眼裡的“差等生”,IPO闖關屢戰屢勝,農商行到底贏在哪?

近年來,一股農商行IPO的熱浪席捲了資本市場,包括重慶農商行、常熟銀行、江陰銀行在內的多家農商行成功在A股市場掛牌上市。今年以來,這股熱浪持續升溫,1月份有紫金銀行成功IPO,2月份又有青島農商行獲得證監會核發的批文,IPO在即。目前,尚有紹興瑞豐農商行、廈門農商行、重慶農商行、毫州藥都農商行、江蘇大豐農商行在內的農商行等待A股“門票”,審核狀態都已至“預先披露更新”階段。隨著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多年前就已相繼登陸A股市場,預計將會有更多的農商行排隊在A股上市。

然而,一段時間內,農商行一度是機構眼中的“差等生”,不良貸款反彈、利潤減少、撥備覆蓋率不足、資本充足率下降等關鍵詞經常見諸機構研報和媒體報道中。一個機構眼裡的“差等生”為什麼在資本市場屢有斬獲,IPO闖關屢戰屢勝,農商行到底贏在哪?

01

部分不代表全部,“不良”的鍋農商行不背!

實際上,部分農商行不良率的飆升並不能代表全行業的情況。截至2017年末,農商行總數達到了1351家,約佔農村合作金融法人機構總數的60%。如果以省為單位來看,多個省份的農商銀行不僅經營業績良好,而且在農村基礎金融服務、農村金融環境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中信證券曾對65家有發行同業存單且已披露2017年財報的農商行進行統計分析並得出結論:65家農商行中有的31家不良率出現上升,有34家出現下降。其中,僅修武農商銀行、貴陽農商銀行和鄒平農商銀行這3家的不良率升幅超過3%。

此外,中信證券認為,農商銀行風險暴露的區域特徵明顯,集中在環渤海、東北和中西部地區,而非全面性的爆發。22個省市中,平均不良率前五為貴州、河南、遼寧、山東和吉林,相比之下北京、重慶、四川、上海和廣東的平均不良率均在1.5%以下,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在中國資本市場,每當市場同時關注一個事情,那麼,這個事情就會變得比較敏感。農商行的上市正好處於A股持續走熊的週期,市場對於IPO,尤其是金融機構的大額IPO有著天然的抵抗心理,負面報道的傳播率往往會比較高。但其實,農商行已披露的風險主要均是存量,而且已經在逐漸消化當中。

在這一方面,國外媒體相對要客觀一些。在英國《銀行家》雜誌發佈的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當中,共有135家中資銀行上榜,其中入選的農商行達到33家,佔據了整份榜單的四分之一份額。

對比2017年的榜單可以發現,2018年大部分農商銀行的排名均有所上升。其中,江南農商銀行排名上升108位。根據公開資料,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增幅超過了50%,表現非常突出。從地域分佈來看,江蘇省有8家農商銀行上榜,位居全國首位。此外,A股和H股上市的幾家農商行也均在榜單中。

02

深耕地方市場,農商行的地盤很穩固!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村鎮之中,農商行佔據著很高的市場份額。從已上市的幾家農商行來看,它們在當地存貸款市場的份額普遍達到20%以上,貸款市場份額也多在15%以上。即使近幾年其他股份行、城商行進入當地市場,但它們的市場份額降幅並不大。

在江蘇,2017年末,全省農村商業銀行各項貸款餘額12955.5億元,比年初增加1267.6億元,增幅達10.9%,各項貸款總量、增量均位居全省銀行業第一。

在福建,2017年末,全省農信涉農貸款餘額2543億元,佔各項貸款的73.6%,比福建省銀行業平均水平高出40%以上;農戶貸款超100萬戶,餘額1952億元,金額佔福建省銀行業的50%以上。

在湖北,2017年末,全省農商銀行農戶貸款1190億元,佔全省銀行機構的70%以上;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512億元,佔全省銀行業的30%以上。

較高市場份額的背後,反映的是農商行深耕地方市場,深度服務小微企業的獨特優勢。農商行在當地網點眾多,遍及城鄉,渠道優勢突出,個人客戶資源雄厚。同時,因歷史淵源等原因,與當地企業長期合作,銀企關係緊密,信息不對稱程度較低。

調研發現,農商行與極高比例的本土企業建有業務合作關係。雖然面臨其他後進入的銀行機構的競爭,但這種傳統優勢在可預見未來內仍將繼續保持。

03

扶貧攻堅一把好手,農商行這活不是誰都能幹!

查閱多個省份農信2017年全年數據,不難發現,在大多數省份,農信機構都是當地支農支小、扶貧攻堅的絕對主力,承擔了農村便民金融服務、農村誠信體系建設、農村金融知識普及宣傳等重要的職責。

以湖北省為例,2017年湖北全省農商行建立扶貧金融服務檔案105萬戶,發放扶貧貸款124億元。其中,直接向19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82億元,比年初增加69.77億元,淨增額佔全省金融機構指導任務的69%。

正因為業務領域的特殊性,相較其他金融機構,農商行面對的客戶相對風險較大。前面提到的部分農商行不良率飆升,實質上不少是由歷史原因積累的風險存量。換句話說,有些壞賬不出現還不行。

為了平衡風險與金融支持的效果,在加強監管的同時,監管部門近年來也多次番出臺利好政策,加大力度引導金融機構提高“支農支小”力度。

除了央行MPA考核對支農支小業務進行傾斜以及三次定向降準之外,監管層還提出涉農貸款、精準扶貧貸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項貸款不良率年度目標2%以內的,可不作為銀行內部考核評價的扣分因素,並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制定和完善涉農、扶貧金融服務盡職免責制度。

這些政策將持續降低農商行的資金成本和考核壓力,從而幫助農商行優化風險管理,引導金融資源流向“三農”和小微企業。

04

“支農支小”是雙刃劍,玩好了比誰都吃香!

對於農商行而言,“支農支小”這片近乎獨佔的市場,雖然存在一定的風險,但也同樣具備成為業績藍海的潛力。

《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變革與金融科技前沿研究》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33%的中型企業、38.8%的小型企業和40.7%的微型企業的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與之相對的,是中國中小微企業正規部門接近1.9萬億美元的融資缺口,融資缺口率達43%,佔GDP比重17%。中國受融資約束的中小微企業總數達2300多萬,微型和中小企業中受融資約束的比例分別為41%和42%。

一邊是“支農支小”帶來的巨大市場,一邊是此類業務的潛在風險,如何在穩健經營的同時滿足此類主體的融資需求,是長期以來擺在農商行面前的主要難題。延邊農商行在這方面的探索很具有代表性。

為提升“支農支小”金融服務水平,延邊農商行整合信貸資源,於2016年12月成立了以滿足“三農”及小微企業需求為核心的金融服務中心。近三年,該中心共召開政銀企對接會11次,參會企業、部門431家,累計授信25億元。

針對小微客戶資金需求“短、小、頻、急”的特點,延邊農商行相繼推出“微捷貸”、“微速貸”、“土地收益保證貸”等十餘項信貸服務產品。

其中,“微捷貸”主要為小微客戶提供的抵押類經營性貸款,現已發放4979萬元。“微速貸”則是無抵押經營性貸款,已發放貸款1836萬元。

該行還以“公司+農戶”、“家庭農場+農戶”、“擔保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等形式,支持延邊特色農業做大做強,近三年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為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超過達4億元。

截止2017年末,延邊農商行總資產達到933.37億元,實現淨利潤12.01億元;資本充足率為13.32%,高出監管要求2.82%;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67%,高出監管要求2.17%;一級資本充足率達到10.0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對於在農村金融領跑者的農商行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此外,農土、農房等產權的確權、評估和流轉工作相繼推進,將為農商行推行“三權”抵押貸款奠定基礎,而這也將有助於農商行更好控制不良率。經過持續改善治理結構、不斷提升發展質效,預計農商行未來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也將會有更多的農商行加入IPO上市的大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