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風情——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鎮。位於紹興市柯橋區境內西北端,與杭州的蕭山相接,南靠柯橋城區,北鄰杭甬高速公路。

始建於北宋時期,後因戰亂,多次焚燬,又於明清時期重建,其建築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衣帶水,古樸典雅,其特產安昌臘腸、扯白糖遠近聞名,具有水鄉風情的水上婚禮也是別具特色。是紹興師爺的故鄉。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橋。每年的臘月風情節吸引了大量遊人。

老街依河而建,全長1747米,河之南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兩岸之間古橋相連。河之南有帶著頂棚的長廊,遮陽擋雨,各種傳統特色的店鋪作坊,翻軒騎樓錯落有致。河對岸則是青石板小路,古樸舊貌的民宅,逼仄幽深的小弄 。始建於明朝成化、弘治年間。東起高橋,西至清墩橋,瀕河設街,街河相依,街面全由紹興當地的青石板鋪成。現保存有舊石板路、翻軒騎樓、店鋪作坊、拱橋石樑、臺門弄堂等,風貌古樸依舊。沿街各式傳統老店鱗次櫛比,千姿百態,銷售的當地土特產品琳琅滿目,尤其是百姓現場製作的傳統食品,如香腸、扯白糖等,風味獨到,頗有地方特色。分散在街上的深宅大院,尤其婚俗館、師爺館、錢幣館等,足可使入內的遊客沉浸在濃濃的水鄉風情之中。

安昌的小橋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態,古樸典雅,素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美譽。其中最著名的是名為福祿、萬安、如意這三座橋,古鎮人家嫁女兒時,都要走全三橋。


古鎮小橋

隨著根據師爺故居等古民居整修而成的“紹興師爺館”、“安昌民俗風情館”和“安昌文史館”等景點的開館迎客,給古鎮又平添一份濃濃的人文氣息,使古鎮真正成為“水鄉文化的長廊”、“市井習俗的長卷”、“特色商品的長街”。 紹興千百年來的民俗風情在古鎮大都得到保存延續,隆冬臘月,漫步安昌老街,更能體味到一幅幅喜慶祥和、古老淳樸的水鄉地方風情。 在安昌,你還可以看到濃濃的江南民俗風情,紹興幾千年的民俗風情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熱鬧的水鄉社戲、喜慶的船上迎親、傳統的手工釀酒、穿梭的烏篷小船......乃至祝福、裹粽子、串臘腸、扯白糖等等江南風俗一應俱全。紹興千百年來的民俗風情在古鎮大都得到保存延續,隆冬臘月,漫步安昌老街,更能體味到一幅幅喜慶祥和、古老淳樸的水鄉地方風情。

2000年開始,在每年的臘月都要舉行。

風情節期間,安昌鎮上將有豐富的民俗活動。

社戲

古鎮遊,遊人可以逛老街,坐烏篷船遊古鎮,看各式石橋、青石小弄、城隍殿、穗康錢莊、民俗風情館、師爺館等。老街東市段,是古鎮民俗風味最集中的地方,當地人將展示各種特色活動:箍桶、竹編、打鐵、納鞋、挑花邊、紡棉花等。風情節期間,遊人可以真實地看到古鎮人迎接新年的熱鬧景象:搡年糕、裹粽子、灌臘腸、扯白糖等。此外,社戲、蓮花落、腰鼓、猜謎、水鄉婚禮、水鄉壽宴……都透著醇厚的水鄉民俗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