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河北四庭柱”,張郃高覽怎麼不受袁紹待見?原因其實很簡單

熟讀《三國演義》的小夥伴都知道,袁紹手下四大名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並稱為“河北四庭柱”,可以說袁紹對這四人給予了厚望。顏良文丑固然厲害,勇冠三軍勢不可當,不過張郃高覽也是世之名將。可惜張郃高覽在袁紹心裡位置不佳,沒有顏良文丑重要。袁紹為何重用顏良文丑而輕視張郃高覽呢?

同為“河北四庭柱”,張郃高覽怎麼不受袁紹待見?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實完全可以從《三國演義》中“四庭柱”的戰功看出來。

同為“河北四庭柱”,張郃高覽怎麼不受袁紹待見?原因其實很簡單

顏良文丑其實很厲害。當年十八路諸侯討打董卓,華雄獨自一人在汜水關關在抵擋了十八路諸侯的進攻,袁紹在那樣的形勢下說出:“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袁紹不是傻子,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說出這種話想必是有所把握的。二人初次出場是在袁紹打冀州的時候,顏良文丑立斬韓馥先鋒耿武,關純,使袁紹順利獲得冀州,威震冀州這可算得上大功一件。袁紹磬河戰公孫瓚,文丑一人便獨戰四人!甚至一回合便刺死一將,到後來趙雲登場兩人又大戰五六十回合,勝負不分。趙雲有多猛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文丑能戰平可見其厲害。

同為“河北四庭柱”,張郃高覽怎麼不受袁紹待見?原因其實很簡單

到了白馬之戰,顏良秒殺魏續,三個回合斬了宋憲,曹操驚呆了,趕忙問手下還有誰敢去和顏良挑戰,當時不算有名但是武藝不差的徐晃上陣,不到三十個回合敗下陣來,這才有了關羽斬顏良。而到了文丑,面對張遼、徐晃兩名虎將,竟還能連放兩箭,其中一箭射中馬之面頰。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失去了戰鬥力,要不是有徐晃相救估計就沒張遼了,這使得曹操不得不再次使出BUG道具——關羽,誅文丑!

同為“河北四庭柱”,張郃高覽怎麼不受袁紹待見?原因其實很簡單

那張郃高覽的戰力呢?在《三國演義》裡高覽就是個打醬油的,雖說能和許褚打幾個回合,但卻被趙雲一槍便挑於馬下。而張郃與趙雲戰不到三十回,撥馬敗走,怎麼看都有點慫慫的,也就怨不得袁紹不待見他們了。可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二人才投靠曹操,後期的張郃更是蜀漢軍隊的噩夢,連諸葛亮都非常頭痛。

同為“河北四庭柱”,張郃高覽怎麼不受袁紹待見?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實小編覺得還有個原因就是,顏良文丑這名字,一聽就那麼押韻,霸氣外露,沒任何違和感,張郃高覽?總有點雞鴨魚一類的鄉土氣息,對敵威懾力不夠。

各位看官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